《那一年,我女朋友把我给甩了,我把她的艳照给发了》
第36节

作者: 拿卵击石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8-14 18:38:04
  在男发方面,我一直想要的大量练习的机会终于有了,还有不少是平头。平头,对于很多美发初、中级人员来说,那是相当于BOSS级的存在,剪一个是要有多少经验呀!是要爆多少装备呀!是有多少人渴望剪又害怕剪呀!而哥剪了很多。
  在温州有大量的平头是圆平头,很多人为了省事会使用套卡,贴肉推,晓得有几嗨皮!可使用套卡你练到了什么?傻子都会使套卡我会乱说!
  日期:2013-08-14 18:40:09
  出于珍惜每一个练手机会的考虑,我从不使用套卡,宁可慢宁可累,我都要用手一推一推把圆平头推出来,以锻炼手指控制梳子的感觉。事实上,我的进步是很明显的。在我很长的一段美发生涯里,我经常会听到别人说,“你比刚来时好多了!”。这种夸讲带给我的快乐远远大过物质上的得到,这种话让你感觉自己很有希望,未来就在前方。
  日期:2013-08-14 18:48:28
  而在女发方面,除了有很多练手机会之外,我对女发的理解终于有了质的变化,我终于隐稳约约的感觉到了纹理。
  说到这事其实是很偶然的事情引发的,甚至可以说是错误引发的。在那个美发业群雄逐鹿鱼龙混杂的年代,市面上会有各种美发老师出的各种美发教材及演示光盘。我没事就爱买来看。说真心话,那些教材和演示光盘有的真心是在骗钱,但你想本本都是《葵花宝典》怎么可能?就算是《葵花宝典》不还要割JJ吗?哥能想作的是沙土里淘出金粒来。
  日期:2013-08-14 19:01:26
  让哥淘出黄金的教学光盘,后来想想真的很滥,但这不是问题,关键是它让我终于摸到了碎发纹理的门边上。

  那么那光盘到底是张什么光盘呢,首先我必须承受那是张野路子光盘。所谓美发教学,其实结构、重量、程序啥的完全木有。那个老师只是简单的把头发分出区后,从下到上一大块一大块的抓起头发,然后在发束的表面,从上到下一点点的用向下的挑剪方式打薄。
  日期:2013-08-14 19:13:45
  我这个人没有太重的门户观念,不会因为教学老师长的挫,剪发程序显的不高档,就不去寻找老师教的东西的合理性。对这样整头挑剪的老师我也是这样。
  老师教的方法很简单,两下就看明白了,看明白就找人剪剪看效果吧。我用那种现在看上去很挫的方式修剪了一个女长碎,效果真心不错。我必须很勇敢的承认,这种很挫的修剪光时令我如获至宝!
  日期:2013-08-14 19:20:24
  一个很野鸡的方法,之所以能带给我巨大的惊喜,个人认为是它至少部分弥补了,当时的美发教学的缺陷。在前面我也提过,在我上美发教学课时,我的老师们是不大教纹理的雕琢的。但碎发的审美内核是轻、薄、动感、活泼,而这样效果的产生仅仅靠结构什么的是远远不够的。
  日期:2013-08-14 19:22:53

  在那个碎发横行的年代,沙宣自不必说,保持着它一贯的傲娇,别说碎发,怕是整个轻、薄的流行趋势,恐怕都嗤之以鼻。
  标榜什么的要好些,但可能是因为生搬硬套欧美的那一套,从而忽略了东方人的发质和发量,跟西方人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一基本常识。事实上欧美人的头发大多细软少,所以她们在剪碎发时,在作纹理方面是不用花什么力气的。而我们东方人就不一样了,我们的头发大多是粗硬多,并基本是纯黑色,这就使得头发的重量感更加突出。
  日期:2013-08-14 19:28:20
  通过简单对比,我们就会立刻发现,在碎发横行的年代,简单生硬的学习西方那一套是不科学的。而我个人感觉,那时走沙宣、标榜教学体系的老师们,根本就不关心这些。
  真正关心这些的是日式修剪,但日式修剪一直也没在世界美发教育界占住山头,这导致很多在中国推广日系美发理念的人,出于想尽快扬名立万的考虑,没有致力于传达日系温婉、甜美、自然的审美,而是更多的忙于哗众取宠。他们说白了,是商人,离美发艺术是越行越远。
  日期:2013-08-14 19:33:30
  发现了那挑剪老师方法的可行性后,哥开始全面反思了,为毛美发界都提倡纯剪碎发?为毛还是有很多顾客喜欢刀削碎发?为毛连我老师都说刀削碎发的感觉用剪刀很难作到?既然都提倡纯剪,那么怎才能用剪刀剪出刀削的感觉呢?刀削到底是什么感觉?
  日期:2013-08-14 19:37:29
  以上的问题有些我只想了一小下,因为以我当时的水平,根本就没达到寻找那问题答案的水准,比如“为毛我们要追求纯剪碎发?难道只是因为削刀伤发?”。
  有些问题的思考,则让我逐渐走出了不知碎发纹理为何物的阴霾。我终于隐隐意识到了碎发到底是什么。而这个认识来之不易,它带来的是对清新自然的美感,整体认知的提高
  日期:2013-08-14 19:42:20
  因为忙,也是因为有生意手上便有了钱,我们晚上打烊后,会时不时的出去吃点东西了。南白象是个村子,所有的一切都是新兴的,所有的一切都是乱糟糟的,夜宵大排档也是这样。
  那时的南白象连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排档也木有。只有几个搭了个简易棚子卖炒米粉、煲粉的摊子。
  日期:2013-08-14 19:46:07
  说起炒米粉,哥作为江西人,自认为还是有一定发言权的。每个地方都会有每个地方的风味小吃,如果说起什么是江西的风味小吃,南昌炒米粉、上饶汤粉绝对要排在前面。南昌炒米粉香、辣、油多,十分彰显江西菜粗野的风格,令人百吃不厌。
  反观南白象人炒出来的米粉,哥只能不地道的说,就是拿给猪吃,猪都会流泪。尼玛,为了省事,一口大铁锅里能堆下多少堆多少,堆到后来米粉多的铲都铲不动,只得用特制的大筷子去乱翻。是尼玛油也不放盐也不放,炒到后来就是白花花干巴巴的一坨摊在铁锅里,你要吃,他便在那一坨里挑出一盘,华丽丽的丢在你面前。
  日期:2013-08-14 19:49:25
  而煲粉,应该是温州的一个特色小吃吧。用小砂锅装些薯粉,放些干了的癞尿虾或别的
  便宜海产品,再来两片火腿肠,煨在火上慢慢煮,你要吃时他便夹起一锅,华丽丽的丢在你面前。
  至于那煲粉的味道,感觉真心没吃头。温州人不吃辣,我又是老表,体会不到海鲜的鲜,反正吃起来的感觉是聊胜于无。
  日期:2013-08-14 19:53:22
  吃了几次后,我们发现还不如自己作的好吃。于是每天快到打烊时,老四便会去煮一大锅汤粉来给大家宵夜。店搬来南白象后,老四所作的事还是烧饭和洗头,其它的碰都不敢碰,要用枪指着头才会去学着作。
  可能是一直活跃在灶台边,老四美发的技艺不咋地,却炒的一手的好菜。我们那店没有厨房,每次炒菜需从卧室里把灶、煤气罐什么的先抬出后门,放在小巷过道上,才能开始炒。
  日期:2013-08-14 19:54:14
  我们一个店都是江西人,酷爱吃辣,炒菜时放辣椒那是必须的,所以只要我们一炒菜,左邻右舍的阿姨大妈们便会象中了毒气那样,憋的面红脖子粗,扯着嗓子哀号,“你们就不能少放点辣椒吗?这会呛死人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