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莲——那一段纠结的情爱与利益》
第46节

作者: 清秋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11-26 08:29:04

  34、秋夜
  “这戏怎么还不开演?”人堆中老金东张西望,把脖颈都望酸了,也没瞄到马寡妇的影子,不禁失望,就连连喊起来。台上仍然幕布垂着,开演前的仪式果然很繁琐,几个大人物接连登台,说着口水话。待到霍队长上台讲话时,观众早已耐不住,都喧嚷起来。霍半见下面不稳,便也模仿镇书记的样子,用两手在空中向下压了压。但哪里压得住,众人反倒嚷得更凶了。霍半无奈,只好打个拱,笑着喊道:“开演,马上就开演。不过今天能看上戏,大家不要忘了,东北客商可是出了大力哦!”随后,锣鼓一起,帷幕终于缓慢拉开,满场喧哗才渐渐平息下来,只有小仔仍在吵闹。

  今晚的戏,是折子戏,一段一段的,文戏武戏都有。起头的是《穆桂英挂帅》,押后的是《秦香莲》。也是巧了,这两段戏,都和妇女有关。首先出场的那些杨门女将,铠甲鲜明,珠玉满头,冠子上两根雉尾摇摇晃晃。人一出来,全场立刻鸦雀无声了。这琼剧,若追起源头来,是比昆曲还要老,是宋朝的南戏留下来的一支,老辈子乡人把它叫做“斋”。戏中的旦角,擅长假嗓,曲调极为高亢,台上的女演员一开口,便是响遏行云。那尖细声,就像滑溜溜的丝绸,绝无瑕疵。乡人们虽文化水平不高,但却有他们一贯的口味,听到了这华美的高音,霎时就是一片叫好声。直到这时,吴老伯才挤进人丛里,找到了六莲。六莲连忙起身,扶他坐下。若川忙向老伯打个招呼,又伸过手去,两人很隆重地握了一握。

  旧戏的动作与唱腔,虽然都缓慢,但只要专注地看,渐渐便能看出精彩来,令人入迷。看了一阵儿,台上的女将便与辽兵接了仗,打斗得像车轮飞转一般。琼剧的武戏,承袭的是少林武功,招式着实是精湛。台上女将们战袍旋舞,如蝶似燕,却又刀枪错杂,铿然有声。乡人们平日哪有眼福欣赏到?见到这近在咫尺的五色斑斓,一时都痴了。
  若川、老伯和六莲,也都眼望着台上,各自不语。待到一折戏落幕,老伯才掉转头来,朝若川笑笑:“这乡村里演戏,也还有些看头。”若川说:“我都好多年没看戏了,更不要说在露天里看。”老伯就说:“这前半场,多是武戏,没甚看头,舞枪弄棒的,不过是博众人开心。后半场秦香莲的苦情戏,才是真精彩。”六莲插嘴道:“武戏也好看,女子里边也有英雄。”老伯就嗬嗬地笑:“你看,六莲这女仔,也有思想了。”六莲说:“我没说错嘛!你让白助理讲。”若川赶忙打圆场说:“女子当然也有英雄,不过英雄不一定非要打仗。”吴老伯接口道:“对,种田也可以是英雄。”六莲一甩手,说:“算了,你那是什么时候的黄历?”若川与老伯对视一下,就都笑起来。

  上半场演完,有片刻工夫的休息,既是让演员、乐师歇一下,也是再次给乡人提供一个交际机会。幕落下,满场又是人声鼎沸。下半场是文戏,有的人不喜欢看,搬了凳子走,也有人独爱文戏,搬了凳子往前面挤。若川与吴老伯聊了几句农事,忽然想起,要把朱老板征地的事,再告诉老伯一下,让老伯有足够的重视。老伯听了,点点头,神色稍显凝重,点燃了烟筒吃着烟,缓缓道:“这事,是叫人很意外,想不到开发商胃口这样大!不过,他想拆老屋,不是那么容易,我可以去告,若是告不成,我就是不走,除非我死了!”若川担心地说:“他们来征地,都有黑白两手,既能弄到红头文件,又能雇烂仔捣乱,左右开弓。”六莲也有些不安:“是呀,他们这些人,本事大。”老伯哼了一声:“任是什么红头文件,也要讲道理!且不说老屋是侨产,就算是个无主的百年老屋,也不能说拆就拆。老屋,不就是文化么?我们国家,可以不要文化了么?”若川说:“话是这么说,但道理这东西,挡不住‘利欲’二字。那朱老板征地,要占用耕地,一户给个三、五万,大家很可能就不做声了。现在又有霍队长做内应,来势怕是不小。”老伯猛喷了一口烟,说:“哼,他们要想拆老屋,给我个金山也不行,除非踏着我的尸首进门!”六莲惊叫道。“阿爸,你说什么呀!”

  (待续)
日期:2011-11-26 12:33:30

  想到老伯为保住既定的生活秩序,竟下了以死相拼的决心,若川的心不由一紧。在与老伯相交的这段日子里,若川感觉他并不是个守旧人物,改善生活,他也是想的。但高尔夫球场这东西,建上个十个八个,也就足矣,现在泛滥到了这僻静乡野,对乡村,对乡民,究竟有何益?正想着,忽见吴老伯一摆手:“这烦恼事,不去想它!人间正道,天下为公,他朱老板不可能一手遮天。我们今天就看戏,不要让他扫了我们的兴。”若川就笑:“好好!”六莲也高兴地说:“对,看戏!后面的文戏,我也爱看。”

  下半场的《秦香莲》,果真如老伯所说,是一个上品的戏。演秦香莲的那位旦角,身手甚是了得,把那哀怨的高腔,唱得如同细瓷,一声哀似一声地锯在人们心肉上。那戏文也甚是好,一波三折,既有笑料,也有悲情,乡人们先是笑得前仰后合,一路看下去,又渐渐被弱女子的遭遇所牵引,无论老幼,都唏嘘一片。
  待演到秦氏拖着小儿讨饭的光景,那女演员一声挖心挖肺的啼哭——“我的儿呀”,如同雪崩一般,让所有的人再也无法撑住,场内竟有忍不住放声号啕的。女人们纷纷拿出预备好的手帕、毛巾,拭着那拭也拭不尽的泪。如今还有多少人看戏痛哭的?真令人难以置信!乡下人确是纯朴,把自己的所爱所恨,都寄托在戏中人物上。戏中的悲欢离合,就是经过淬炼的理想世界,好人终得伸冤,坏人终得报应——这就是天道,无人可以颠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