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归虚空---与一位川藏318线相识妹纸的情感纠结》
第20节作者:
魂归川藏 日期:2014-04-05 13:59:08
六库原本只是峡谷深处的一个小镇,奔腾咆哮的怒江由上而下把小镇切为两块,怒江州政府驻使在这里后,小镇慢慢发展成为一座初具规模的城市,城内有座怒江大桥,是东西两岸居民往来的唯一通道,我和叮叮开车在城内转了一圈,找了家外观看上去还不错的酒店,入住后发现硬件条件真心不错,在怒江大峡谷深处能建有一座四星酒店,侧面也反应出政府对少数民族原住地的帮扶力度,搞活经济提升生活质量就是给少数民族最大的福利。
华灯初上时我和叮叮走出酒店,漫步在小城的街头,或许是大山深处的人们千百年来都遵循日落而息,日出而作的生活规律,街面上人不多,我们连着找了几家饭店,居然都是准确打烊下班,要知道这个点,在其它任何城市都还没到夜生活开始的时间。大山人民的纯朴生活可见一斑。不得已,找了家面馆,叮叮和我一人划拉了一碗。
由于 叮叮到的那晚我们基本一夜没睡,第二天又赶了六百公里山路,这一觉,直睡到日上三杆才醒来,今天的行程很安逸,目的地是贡山县城,丙中洛就是贡山县下辖的一个乡,距六库三百多公里。
日期:2014-04-05 14:46:00
离开六库后,道路比昨天的要窄了许多,一路弯弯曲曲沿着怒江溯江而上,时而上到山腰,向下俯视,怒江像一条闪着银光的玉带,时而下到谷底,平行向前,怒江像一头凶猛咆哮的恶虎。我专心的控制着车子,叮叮在副座上举着7D,不时的抓着窗外稍闪即逝的风景。
天气不错,风景不错,心情亦不错, 此时还未进入雨季,是我们此行得以成功的关键,否则在一片凄风惨雨中穿越大峡谷,风景不说,心情不说,危险,不能不说。
两岸的山上,住着不少的原住民,在经过一个小村落时,路边有个大娘坐在那卖草莓,大娘是独龙族人,一望便知。独龙族也称俅人,有自己的独龙语,但是没有自己民族的文字,独龙族很久以来一直奉行原始群婚,现在已经没有了,独龙族妇女有一个显著标志,纹面,刺青的文身密布在半边脸上,很是恐怖,据说,这个习俗是很久以前独龙族为了防范异族土司抢掠本族妇女而定下的规矩。现在除了上了年纪的还刺有这个文身,年轻一代已经不再刺了。可以说,见一眼少一眼,用不多久,以后就只能在文字记载中看到了,我很幸运。
叮叮对大娘的草莓赞不绝口,确实非常甜,纯绿色食物。我们想着,回程时再多买些,此时,我俩都不知道,最后会沿着这条路,我们一头扎到西藏318线上的邦达才停止前进。
日期:2014-04-06 04:49:10
在这个神秘大峡谷中,有很多天然温泉,傈僳族人每年都会举行一个盛大的<澡堂会>,男女共浴。每年春节,傈僳族男女老幼都要聚集到温泉塘,用圣洁的温泉水洗去污秽,迎来吉祥。人们通宵达旦赛歌,年轻人则交友订终生。只可惜我和叮叮来的时间不对。
穿过福贡县城不久,有一处景点,在高黎贡山山脉中段3300米的峰巅,有一巨大的大理岩溶蚀而成的穿洞,洞深百米,洞宽约40余米,高约60米,沿着怒江北上,百里之外,就可看到这个透着白云蓝天的石洞,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石月亮。它仿佛是开天辟地就耸立在那里,在傈僳族古老的大洪水神话中,它就已经存在了。傈僳语称它为“亚哈巴”,石月亮的意思。每一个看到它的人,都希望接近它,然而,它仿佛是留给勇敢者的去处,这里山峰陡峭,道路崎岖,气候变幻无常,没有勇气和毅力是无法到达峰顶的。我和叮叮时间有限,只能是远远眺望一下。
怒江上原本有许多连接两岸的溜索,溜索并非是笔直拉伸,而是两边高中段低,人们不论从哪一边过江,先把自己挂在铁索上,背对滔滔怒江,一下滑落到江中心,然后借助手脚的力量,一点一点把自己拉到对岸。我和叮叮很想尝试,但却一直没有找到,许多溜索已经被当地政府的索改桥项目取代了,小小的遗憾。
在到达贡山县城之前的那段路,几乎一直与怒江并行,我和叮叮边走边玩,拍了不少片片。
贡山县是滇藏交界地,也是云南省最偏僻的一个县,就像西藏大多数县城一样,说是县城,却不过三五条街道。整个县城处在一个山坡之上,在这峡谷深处,确实很难找到一块平坦之地。
我找了一家酒店,运气不错,叮叮打趣道:居然还是电梯房。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