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涛岳奇航——如果够自信,夜半孤灯时打开这书》
第42节

作者: 寒江孤舟一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6-19 23:18:00
  62  
  也就差了二十来步,朝鲜小孩跑不动了,瘫在地上,通使俯下身体,抱起就跑,身后那些狂叫的倭人就在十步之内了。
  航生几个气喘吁吁跑上船板,这通使抱了个人就慢了,他冲上船板时,后面两个追上的倭人举起长刀,劈下了。
  阿太那支长竹镐扫了过来,“呜…”铁镐头掠过通使头顶,打在倭人刀身上,“啪”那刀一歪差点飞了去。竹镐又扫回来,另一个倭人挥刀一击,劈断了竹镐头,他正想冲上,海胜那支竹镐又刺下了。
  就靠着海胜父子竹镐的狙击,通使抱着孩子被属下拉了上船。
  此时,更多的倭人和佛朗机人追到水边,但水根和老刘拉上了船板,船后的几个水手使劲撑镐,把船撑出了浅水滩。这道士船是艘平底沙船,和凸底的福船和佛朗机船不同,在沙质的浅水滩来去最为适宜。四五个倭人踩着浅水冲上,嘴叼了长刀,举手抓住船舷要攀上来,刚冒上头,船上水手们的竹镐就“呼——”招呼过来,“噗通!噗通…”都打下水去。

  那七八个佛朗机军人端起鸟枪,沙滩上一字排开,歪着头点起了火绳。
  “小心弹丸!”心灯道长喊了声。
  船头的人都低伏了身子。但海滩上风大,火绳点燃不易,“呯!呯…”只放了三四枪,打在船篷上冒了股小烟,这船就驶离岸边七八丈远了。
  海胜喝令水手升扯起了帆篷,这船速度就快了。没多久,道士船就穿梭进众多逃离双屿的船只当中。远处的双屿海滩上,那些倭人和佛朗机人悻悻地站着,目送这船远去……
  “总算回来了…急煞为师的!哎!为师的要来寻你,道长不让,他自己下去寻了…回来就好回来就…”船舱内,施先生扶着航生肩膀念叨着,老眼亮晶晶的,转头看看舷窗外冒烟的双屿岛,又欣慰又后怕,又搂紧了航生。
  航生抱了施先生一臂,低着头偎坐在先生身边,身躯微颤着,脑里不断闪现在双屿海市上的一幕幕,…那巨象的皱皮,虎咆哮露出的牙,滴血的刀刃,雷霆般的炮击……昏头昏脑中,他听到,自己心脏啵得啵得一直跳着,久久恍不过来…
  海波起伏,道长船朝着明州方向驶去,此时,众多逃离的船都散开了,海面又空旷了。道士船前两三里处驶着艘三桅福船,也向着明州方向进发。
  半个时辰后,远处海面出现了一支长长的船队,朝着双屿方向驶去,船上飘着黄旗,似乎是队官船。前面两艘官船忽然转了向,朝着福船和道士船驶来。

  那艘三桅福船赶紧转了向,调头就跑。
  此时,海禁虽然早已松弛,但两桅以上的船没官家的朱印出海,就是重罪犯禁。但海贩利润丰厚,敢于冒险的私船屡禁不止,众多在海上行驶的船大都是犯禁的私船,见到官船,就像见了瘟神一般。
  福船逃跑的风向不利,后面追来的官船“咣咣”开了两炮,打在那福船右舷侧和船头的海面上,击起两朵白色的水柱。那福船顿时慢了下来,不敢再逃。
  另一艘官船朝着道士船迎面驶来。船头炮口旁边站了些官兵,打手令命令道士船停下。
  官船上搭上一条船板,一个军官带着五六个挎腰刀的士兵走到了道士船上。道士船有金陵官家的朱印,看了道长递上的朱印状后,这军官冷冷地对道长宣布:“官军正在攻打双屿,急需运输船只,此船被朝廷征用了。”心灯正要申辩,这军官说,“休要多说,请跟随本官船去双屿吧!”

  像是一个恶作剧,才逃过来,又要驶回那炮火连天的双屿,海胜几个都懵了。
  “军爷稍等。”道长对那军官说了声,钻进船舱。稍后,他带出了那位朝鲜通使。
  通使李松溪虽然一身平民衣衫,却遮不住官家的气度,他对着那军官拱了拱手,从胸口处拿出朝鲜国的委任书,递给了军官,而后和那军官交涉了一番。
  稍后,那军官转过身对心灯说:“道长,你们船继续前行,请务必将李大人一行安然送到明州使馆,下官只是例行公事,打搅了,请多包涵。”
  说罢,这军官对通使拱拱手,对几个挎刀的士兵一挥手,转身走回官船了。
  总算松了口气,道士船又向明州海岸驶去,那艘被逮住的倒霉的福船跟随在官船后面,被编进驶向双屿的大船队中……

  两个时辰不到,道士船前出现了漫长的海岸线,驶近后,岸上铺满了无数深灰色的房顶,后面的城墙像道蜿蜒的长蛇盘旋着,明州即在眼前了。
  海岸上布满了密集的百姓民居,道士船驶到了一条不大的巷河出海口,驶了进去。
  航生立在船舷后,河道两边稠密的明州民居徐徐展开。临河的楼道走廊上,除了凉晒着衣物、花盆、腌熏制品之类的,还到处晒着各种鱼干海货,有长而肥厚的海鳗干,有剖成两半的黄鱼鲞,有串在细绳上如小灯笼般的八爪鱼干,以及形状各异的贻贝扇贝文蛤等,在阳台上、瓦片上、房檐下、河岸石板上晒得到处都是。
  从那些雕刻精致的窗棂木格内,传来好闻的饭菜香味。在海上好多天了,这一切,让人感觉亲切,惬意。

  也就驶了一柱香功夫,河道前出现了座有着圆弧形桥洞的大石桥,桥右侧是一片墨绿色的松柏,松荫下映衬着的飞檐翘角。驶近了看,那是一座形状雅致的灰砖大宅院。
  宅院门楣上,有一排石刻的古朴秀雅的字:高丽国驻明大使馆。
  道士船就泊在馆前那座石桥下。
  前来接待的高丽使馆官员态度毕恭毕敬,道士船上的人才知道,他们救的的确是位重要人物。

  全体船员被接待到馆内,两人一间,歇息在摆设精致的客房里。施先生、航生又分到了一间。
  两位衣裙及地面容祥和的高丽侍女,端来了热水和毛巾。施先生和航生洗过后,两位高丽侍女又端来了朱红色的大托盘,上面摆满了煎明太鱼、人参鸡、牛肉汤和各种凉菜,白米饭,请他们慢用。
  这些菜肴和大明的做法不同,施先生吃了一番,说:“嗯,这朝鲜菜也没什么吃不惯的,不错…”航生觉得,那种白菜做成的泡菜非常爽口。
  饭后,全体船员因为连日辛劳,稍作漱洗,都躺下歇息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