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鼎玉碟一历代秘传,今世传奇》
第38节

作者: 紫燕羽2010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8-21 10:22:00
  191、
  姚宗源摇头道:“并非我改造出阴阳二气,那个地方的阴阳之气本来就十分祥和,那才是真正的人间盛地!可是有人先动了手脚,把它变为了阴地,并且已超出一般的极阴之地,成了玄阴之地。我也是因这样的变化引起注意,只怕为害甚大,才绞尽脑汁,勉强做了些修补。”
  高辛逸动容道:“那这人是谁?有这种能耐?”
  姚宗源还是没有正面回答,又问道:“你知道玄阴之地的作用吗?”
  高辛逸道:“如果比极阴之地还厉害,那就是阴灵做崇的地方吧?”
  姚宗源道:“没那么简单。阳间进入阴间的地方,通常的说法叫做‘鬼门关’。但往鬼门关的通道不止一处。凡玄阴之地,就可能存有通往鬼门关的通道。
  一般来说,自然形成的玄阴之地,要具备天、地、人、树四阴。阳光经年照射不到称为天阴;背山之处称为地阴;死人多称为人阴;草木繁茂、荒无人烟称为树阴。

  玄阴之地会不断的吸引冤魂鬼怪过来。而这种超自然形成的玄阴之地,煞气犹重,更让冤魂鬼怪趋之若鹜。”
  高辛逸心中吃惊:将此地化为玄阴之地的人,会不会就是当初把自己魂魄锁进封闭空间的人?他将此地化为玄阴之地是什么目的?”
  又听姚宗源说道:“化此地为玄阴之地的人,其实目的很简单,就是不想有人来到这里。所以此地化为玄阴之地后,冤魂野鬼误以为能从这里再入轮回,纷纷来此。对人类来说,老是撞见怪事,就会觉得此地阴森恐怖,自然不愿涉足了。”
  日期:2013-08-21 10:29:00
  192、

  高辛逸道:“可我记得你说过,几十年前,这里热闹非凡,是十里八乡赶集的中心?又为什么?”
  姚宗源道:“因为此地被人为化成玄阴之地已有几千年。但近一个世纪以来,这里的地脉悄悄发生了变化。加之本国的命运在上个世纪出现极大的异象,一些不可思议的人为运动,更将这里的河山改造得面目全非,致使此地在短时间内,变得热闹非凡。这也是阳极而阴、阴极而阳的道理。再狂妄到一手遮天的大人物,也无法完全阻断这种规律。不过,这种现象出现不久,就引起了那人的疑虑,所以他再次出手,将此地重新演化。导致这里又逐渐变得人迹罕至,阴魂出没。”

  高辛逸道:“所以你守在这里,专门与他作对?”
  姚宗源叹道:“并非如此,我守在这里,是遵祖训。但这事说来,可就话长了。”
  随后,姚宗源讲述了一段往事。
  原来,姚家世居此处,是当地望族,姚宗源这一支是本族长房。早年农村宗族势力强大,前清和民国政府正式设置的官僚机构,只到县一级。县以下基本依靠宗族自治。因此长房族长对家族事务就拥有极大的权力。可共和国成立后,乡村的权力结构发生变化,基层政权已经在乡村成立了党支部,农村的经济生活也经历了分田分地、合作化、人民公社、承包责任制等等模式,宗族制度的影响力几乎瓦解殆尽。

  日期:2013-08-21 10:30:00
  193、
  姚宗源出生之后,姚氏家族已经没有族长了。但他长到三、五岁时,他的祖父仍要他学习和记忆一些奇奇怪怪的口诀。姚宗源年龄虽小,对此却有天生的喜好,兴趣十足的跟着祖父学习。可他的父亲不乐意,说这都什么年代了,还学这些做什么?祖父说这是祖训。他父亲说当年他自己不也没学么,怎么现在倒要他儿子学。
  他祖父气得不行,说儿子这一辈,他可以不学,是因为他还有个大哥。但到了孙子这一辈人中,只有姚宗源一个男丁,所以必须要学。
  姚宗源的父亲当着村干部,当然不能公开搞迷信活动,但他拗不过自己父亲。只好任由姚宗源的祖父去教导他。可等姚宗源长到十余岁后,中国社会迎来了疯狂的“**”岁月,各个地方无论城乡都在大搞“破四旧”。姚的父亲说什么也不让儿子跟着祖父学这些神神叨叨的东西了,正好这一年有部队来本地招兵,他便给儿子报了名。
  当时的社会风气最为崇拜军人,农村青年有参军资格极不容易,也是跳出农门的唯一机会。姚宗源的父亲好不容易才给自己儿子弄到一个名额,没想到在体检时,差点儿被刷下来。
  日期:2013-08-21 10:30:00
  194、
  也不知是因为紧张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姚宗源因为血压过高,第一次体检没有过关,被通知第二天复查。如果复查还是不合格的话,就要被淘汰。这下姚宗源自己也急了,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血压会偏高?晚上回村后,想到在村里做赤脚医生的柳父。人家可是大城市来的,兴许会有办法,便急冲冲的向柳家走去。
  柳父那时还未成婚,独自一人居住。他听姚宗源说了来意后,哈哈大笑,说这事儿简单,只要不是身体真有问题,明天测量血压之前,先喝半瓶子醋,就没事了。
  姚宗源闻言大喜,第二天即按照柳父教他的方法做了,体检时果然顺利过关。他心头大石落地,急急回村向柳父报告好消息,并要请柳父吃饭,以表谢意。可当他兴冲冲的拖着柳父来到镇上的集市,从头到尾把小吃摊点都走了一遍,才发现自己囊中羞涩,根本请不起对方。
  柳父却浑不介意,自己掏钱买了两碗清汤抄手,反过来请姚宗源,算是祝贺他光荣参军。姚宗源非常不好意思,对柳父的感激之情更盛。他郑重其事的向柳父许愿道,等明年他回家探亲,一定要请柳父在镇上最好的“为民饭店”大吃一顿!
  日期:2013-08-21 10:34:00
  195、
  谁也没有料到,姚宗源的这一诺言,竟要在七八年后,才得以兑现。他临走时,村里给他带上大红花,敲锣打鼓的搞了欢送仪式。姚宗源的祖父什么也没讲,只是把一枚鸡蛋大小,雕刻成鬼头形状的玉牌交给他,要他贴身挂着。
  **之后,社会秩序逐渐恢复。姚宗源在部队服役期满,因表现优异,被选拔进军教导队学习。结业后提干,任职排长。他在排长的位置上干了不到半年,中越战争爆发了。

  这场战争的起因,作为低级军官的姚宗源并不了解。只是听军部首长在部队参战动员会上讲,越南小霸忘恩负义,在边境挑起事端,所以我们要好好教训对方一下。
  战端一开,中国几十万大军既分东西两线,分别从广西、云南攻入越南境内。姚宗源随西线部队连克越南境内的柑塘、老街等地,加之东线部队占领越北重镇谅山,越南北部山区的防守重地全部被中国军队占领。再往南,就是一马平川,攻下越南的首都河内也指日可待。
  自秦始皇一统华夏,将越南北部纳于郡县,到汉武帝时期设交趾郡,划归中央统一管理以来,凡碰上越南自立或叛乱,中原王朝的军队南下打到这里,越南政权无险可守,就会自动请降,重新依附于中央政权。其中最典型最出名的例子,就是东汉时期的伏波将军马援。
  日期:2013-08-21 10:35:00
  196、
  马援是三国名将马超的祖上,曾以花甲之年南征交趾。功成后,在现今越南条形领土的中部细窄处清化市一带设立铜柱,为大汉王朝最南部边界的向征,世称“马援铜柱”。马援回军之时,曾传下一道将令,将其刻在铜柱之上。其文曰:铜柱折,交趾灭!意思是此铜柱之象征神圣不容侵犯。交趾之人若敢毁掉铜柱,他必将其诛灭。
  后来,当地人虽然对此怀恨在心,但终究不敢毁掉铜柱。每逢见到,也只是向铜柱投掷砖头瓦块泄愤罢了。久而久之,投掷的瓦砾之多,竟将铜柱掩埋。以至到了当代,人们想找出“马援铜柱”的具体位置,却难以考证了。
  二十世纪的这一战,中国军方亦曾有效仿先贤的打算,拟派出一支主力部队,从云南西双版纳长距离向越南中部腹地穿插,直插其国土最狭窄处,即当年马援封界的地方。锲入要害后,形成一堵国中之墙,死死抵住前运和后撤的越军,将长条形状的越南国土切成两半,对全部北方越军形成关门打狗的势态,予以全歼。姚宗源所在的部队,即肩负了这一使命。
  日期:2013-08-21 10:38:00
  197、
  说到这,他感叹道:“倘若这一战术真的施行,越南的野战力量只怕要灰飞烟灭。古希腊之时,极乐净土与冥界地狱之间有一堵墙,这堵墙是不可逾越的,所以被称为‘叹息之墙’。我们的部队,就是要成为这样一堵铜墙铁壁!让越军只能望墙止步,绝望叹息!只是这样一场大战,越南肯定会尽倾国之力来打掉这面堵在国家中心位置的人墙。战争结束后,可以活着回国的弟兄们,不知能剩几个?”

  高辛逸听他讲到这里,又回想起十余年前第一次在饭店碰到姚宗源时,他曾洋洋得意的说过曾在边境打过仗的事情。他心中不禁犯起嘀咕,不知道姚宗源将话题扯这么远有什么用意?果然,又听姚宗源说道,幸而后来中方考虑到国际因素,取消了这一作战命令,未对越南采取大动作。而是仅限于突入越南境内数十公里纵深后,便择机退兵。
  这样一来,这支部队的作战压力骤然减轻不少。进入越南境内后,姚宗源带领全排士兵接受了一个任务,即潜伏至某阵地前沿,监视一支奇怪的越军动向。没想到,却出事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