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女大学生的出路在哪里?》
第17节

作者: 兰花小指歪歪翘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8-26 10:38:08
  (七十六)
  唐家岭的这座公寓是为出租而专门建的,长长扁扁的六层楼,全都设计成一个个小小的单间,每间大约十平米左右,入住的大多是在海淀上班的大学毕业生。侯小燕和史文波租住了五楼的一间,旁边的屋子也住着一对小情侣,到了夜晚,女孩高亢的叫声总是响彻整个楼道,侯小燕每每都羞的捂住耳朵。虽然她每晚都很留神控制自己的动静,但她仍然怀疑自己在亢奋时的声音是不是也被周围的邻居听了个一清二楚。这种感觉让她很羞耻,就好像自己一丝不挂地出现在男女混合的公众澡堂一样。

  毕业后的生活远不如想象中丰富多彩,发工资就成为侯小燕生活中最大的一抹亮色。她之前曾经偷偷计算过,自己一个月两千五百块,史文波一个月三千块。俩人这就挣了五千五百块,加上年终奖,一年下来怎么也有七万块了。七万啊,这是她这辈子没见过的一大笔钱,不但可以买自己喜欢的东西,也终于可以报答母亲,这样算来,生活越来越好,简直指日可待。
  但事实远不如她想象的那般乐观。史文波大学申请了助学贷款,每个月都拿出几百块去还贷款。除此之外,他要从自己每月的工资中,抽出一千块钱寄回老家,因为他早和几个姐姐说好,他毕业之后,母亲的医药费由他来负担。加上每月的房租五百。水电煤气吃饭钱。偶尔添置衣物鞋子的钱。还有侯小燕每月给万秀芬寄的五百元。这样下来,一个月最多也就两千块钱盈余。如果哪个月摊上几遭同事结婚随份子,那这个月肯定是月光无疑。因此她的日子仍然过的小心翼翼,紧紧巴巴。

  日期:2013-08-26 10:43:26
  (七十七)
  428寝室的四个人就像四处飘零的几只风筝,各自散落。肖静自从去了国外后便杳无消息。杨珍珠就职的公司在国贸,她在附近租了房子,活动区域基本框定,从此绝少回到海淀。因为工作忙,离的距离又不算近,半年来只有一次在回学校取个人档案时顺路约了侯小燕吃了饭。李维算是最活跃的一个,她保持了如大学期间的消息灵通,工作的空闲懒散又让她有了大把的时间,她像一只灵巧的传声筒,让侯小燕足不出户便知道了各路同学的最新消息。

  上班后的日子过的无聊可过的也快。一转眼又到了毕业后的第一个春节。侯小燕计划的是,她和史文波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她和史文波一直没向各自的家里提自己谈朋友的事,自然也就谈不上去对方家里过年。没想到的是,万秀芬喜滋滋地打来电话,说今年你弟过年不回家了,妈在家里也是孤单一个人,既然你在北京有了住处,那我今年就去北京过年吧。
  侯小燕就犯了嘀咕。她犹豫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不想让母亲知道自己和史文波同居。二来是她觉得自己过的并不好,最起码不像之前想象的那么好。她不想让母亲失望。她的犹豫让万秀芬感到伤心,她于是大声问道,“别刚毕业就不认妈了,不管你走到哪里,你不终归是我的闺女?”
  母亲把话说到这份儿上,侯小燕就不敢再反驳。她在史文波回老家后,把他的东西通通归置起来,确认屋子里没有男人生活过的痕迹后,就通知母亲来了北京。
  日期:2013-08-26 10:44:39
  (七十八)
  第一次来北京的万秀芬很兴奋。街上川流不息的行人和车流让她目不暇接,大脑眩晕。她一边揉着太阳穴,一边笑着说,“你看妈,真是没这享福的命。看见这么多车,心就突突的慌。你要是不搀着我,我都不知道该迈哪条腿,走起路来小腿肚子都哆嗦。”
  侯小燕笑笑,“我刚来的时候也一样,时间长了就习惯了。咱们村人少,乍一看见这么多人,肯定不习惯。”
  万秀芬点头,骄傲地说,“是呢。你知道我这趟来,村里有多少人羡慕我?村里这些人,又有几个能在北京过年的?人家都说了,咱们村这十年,就出了仨能人。一个是老李家李苹果,在保定开了几家饭店,赚了大钱。可她终归就是个初中生,文化水平不够。一个是老卢家卢伟,靠自己的本事留在北京当了官。还有一个就是你,考上了名牌大学,现在又在大公司上班,前途无量,以后的日子不知要多么好过。”

  侯小燕就沉默了,这些年,母亲曾无数次说过这样憧憬的话。而这是她第一次选择沉默。这半年时间下来,她第一次对自己的未来产生了怀疑。
  万秀芬到了侯小燕租住的房子时,就有些意外。“燕儿啊,这屋子可不大啊。这还没咱家一间屋子大。北京人都住这么小的地方?也不嫌憋屈?”
  侯小燕很想说北京人住的地方并不小。只是自己住的地方小。但她很怕见到母亲失望的眼神,于是说道,是啊,北京这地方寸土寸金,家家都住鸽子笼一样大的地方。
  万秀芬表示理解,点点头说,大城市的人也真是的,有钱不住大房子,自己真是闹不懂。
  日期:2013-08-26 17:12:22
  (七十九)
  侯大宝之所以没回家过年,是因为去了女朋友家。万秀芬喜滋滋地说,看样子俩孩子感情挺稳定,等见过那闺女之后,争取明后年就让他们把婚事办了。那闺女是保定市区的,看样子他俩以后就得在保定买房,咱娘俩得加把劲挣钱,等他俩买房的时候记得出把力。
  侯小燕点点头,心里便愈发沉重。她感受到了沉甸甸的压力。她打开窗户往外看,虽然只是五楼,但路上密密麻麻行人,看着就显得特别渺小。她忽然觉得这些匆行色匆匆的人就像一只只蚂蚁。他们和她一样,寄居在人来人往的大北京的一隅。他们心比天高,他们微不足道。他们就是如蚂蚁一般渺小的存在。
  万秀芬这个年过的还算满意。最让她满意的就是北京暖和和的楼房,周身全天都是热烘烘的,不像家里的冬天那样冻手冻脚,干起什么来都有精神。她的手一到冬天就会生冻疮,今年破天荒的没有长。她把这一切都归功于首都的好水土。“北京的水土就是养人啊,你看我这手也不烂了,腿也不疼了,人都感觉年轻了。北京人可真是享福,虽说住的地方小了点儿,可这日子哪是家里能比的?”
  听着母亲的话,侯小燕这半年来第一次有了自豪感。虽然她也知道是母亲太容易知足。在屋里上厕所,不用出门,不冻屁股,就能让她高兴半天。侯小燕又带她去了天安门和故宫,花五块钱拍了张数码照片,更是让她足足高兴了好几天。其实她所体验到的,无非是北京中下层人民的生活,和真正的享福还沾不上边。她真是太容易满足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