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川藏入西藏求法十年---带你进入一个真实的藏传佛教,西藏的西藏》
第15节

作者: tu124765919
收藏本书TXT下载

  ................
  世人皆知苋菹可以剖鳖,而不知硃草可以剖人。小人由是知神可以分,气可以泮,形可以散。散而为万,不谓之有馀;聚而为一,不谓之不足。若狂风飘发,魂魄梦飞;屐齿断蚓,首尾皆动。夫何故?太虚,一虚也;太神,一神也;太气,一气也;太形,一形也。命之则四,根之则一。守之不得,舍之不失,是谓正一。
  这不是化书嘛?这又和藏医有什么关系呢?
  看着文字边思考着,不知不觉从石壁上下来了.一只手在我肩膀上拍了拍,我猛的一惊,转头看,却见活佛微笑着看着我.
  “明白我带你来的目的了吗?”活佛笑着说.
  “有些明白,也有些不明白.”我点头又摇头.
  活佛点点头,并不说话.看了洛珠一眼,洛珠点燃一根火把,我们转身到了另一处洞窟里.
  这个石窟有些四方四棱,三面都是光滑整洁的石壁,上面所画的图形使我更是大开眼界.除了一些色彩很浓厚的极乐世界的坛城,六道与斯巴护,文成公主与金城公主进藏,莲花生大士降魔宏法,忽必烈接见巴思巴以及藏族历史上所发生的一些大事之外,其他都是涉及到医药卫生的图画.
  石壁好象以连环画的形式展示了古老藏医的形成,藏传文化与印度,中土文化的结合,汉族的方士与古代藏医交流的场景等等.其中莲师的故事,从海上降生到正式求法,游学.在游历的过程中,在震旦得遇一相貌奇古仙人,与其探讨仙道,仙人向其展示了导引,坐忘,吐纳等修行方式.仔细观察画中仙人的动作,与当今气功界所流传的五禽戏有很大的渊源.图画也把吐纳中的呼吸法,以图画的方式表明了.入息的箭头一直延伸到脚跟,出息却从意想不到的位置散出.

  第三个洞中,与前两个有所不同,石壁上所画全是各种草药的生长形状,采集炮制方法.而这些图画与注释,几乎在活佛的手稿中都有痕迹.
  日期:2013-08-19 17:21:00
  闭关的女孩
  回到洛珠的小屋里,总感觉一切如梦幻一般,侍者好象也是第一次进这个洞,渴求的眼色望着活佛.活佛笑了笑,”这个山洞一直是我们家族的一个秘密,从萨迦班智达时期一直到如今.据说最早这里是旧派宁玛祖师莲花生大士的修行金刚窟,后为萨迦后人发现,里面的石壁上刻画着莲师一生事迹与修行密典,包括一些印度与藏医的东西.

  后来,随着西藏与中土的交流,中医与道家的一些文化也随之传了进来,我们家族每一代族人,在完善自己的同时,临终都把自己一生所总结的精华部分,保留在这个洞里.中间的洞里与第二个洞中的东西,是萨迦班智达时期留下的古物,而第三个洞里所保留的大都是我们家族所遗留下的心血与结晶.
  接下来的几天里,活佛长时间呆在山洞里面,不知道在忙什么.活佛不许我和侍者进去,无奈我们只好缠着洛珠带我们去周围的山上去游玩.洛珠的年龄很大,脚步不慢.虽然这里风沙很大,山上却不荒凉,保留着原始森林与次生林.山很高,山顶长年堆积着雪,好象戴了顶白色的羊皮帽子.
  洛珠带着我们向一个小山头爬去,洛珠大概经常来这里,一切是那么自然.其实,如果不习惯这里的气候,在这样的海拔高度,每走一步都会气喘吁吁,我和侍者在后面跟着往前走,洛珠走一段就会停下来等我们一会,等我们气喘匀实了再往前走.
  待到上得山去,不由得眼前一亮!原来在这山的两边各有一面湖水。但令人称奇的是两面湖水的颜色竟然完全不同。一边是浓郁的,深沉的,蓝得仿佛化不开的颜色。另一边则是一种极罕见的浅蓝色,并且是那种接近天空颜色的纯净的浅蓝。这简直是个奇迹。我被震惊了。太美了!在绝美面前,语言再次显示了它的苍白无力。我不知该怎样形容这样旷世的奇美。远处的山仿佛是彩釉一般,竟有着很斑斓的颜色,看到几只牦牛的影子,然后就是云,就是风,就是天,就是我们。我笑着说,似乎多少万年前我应该是这里的牧羊人吧。或许在一场暴风雪中被埋葬在了。所以,现在才会有这种莫名的魂牵梦绕似的亲近与留恋。

  “哈哈,听你的口气应该是大城市里来的吧?”洛珠爽朗地笑着.
  “是啊,大城市怎么了?”我有些不高兴.
  “没有什么.”洛珠接着说,”我们这里也经常来一些徒步旅行者,到了这里后大都象你一样感慨,我在这里生活了好多年,已经习惯了这里的山山水水,对我而言,这里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没有什么出奇的.只有你们大城市的人来到这里,才觉得这里是世外桃源,甚至还有人说想一辈子住在这里,不再走了.呵呵,不要说一辈子,最多半年也许就不想呆了.”
  我想反驳,却只是张张嘴,没有出声.只能的是不知道该说什么.这些年来藏地探险旅行徒步的人越来越多了,都想看看真正的蓝天白云,也都为西藏美丽迷人的风光所吸引,感叹造物之神奇,却只是来看看,一个匆匆过客,毕竟在内地,叶公好龙者占大多数.
  藏族人死后都喜欢天葬,他们相信把自己的肉身饲养鹰鹫,这些神山的使者会把自己的灵魂送去天堂.虽然进藏好久了,一直没有看到过真正的天葬台.洛珠在前面闷声走着,我们走下了这座小山,向着另一处更高的山上走去.洛珠介绍说,在那个耸立的山坡上,就是高山藏族的天葬台.

  山顶上到处挂着风马旗和经幡,旁边有大量的各种各样石头堆积起来的玛尼堆,随手拿起一块,轻声念着上面刻画的咒语:嗡嘛呢贝美轰.然后使劲把它抛向嘛尼堆的更高处.洛珠说,再往前走,下了这个坡就是天葬台.
  我们上山的时候,太阳挂在头顶上,虽然气候的温度低,却也不是难以忍受.远远看到天葬台的轮廓之后,忽然山风呼啸,居然夹杂着雪花.洛珠停住脚步,回头看着我们,侍者也没经验,就请洛珠带我们找地方躲避.巨大的嘛尼堆后面,邻近天葬台处,有几间用石头简单搭建的小屋,一个藏族老太太坐在门口,一边摇着手里的转经桶,一边拈动着数珠,口中喃喃自语,听到脚步声,抬起身子,看到洛珠的时候,眼睛忽然一亮,转身恭恭敬敬把手里的法器放在旁边的褡裢里,走了几步来迎接我们.

  洛珠快走几步来到老太太跟前,解下身上背着的布袋,又从怀里拿出个大布包,出门时我们都看到了,那是一大块酥油,递了过去.老太太伸手接过来,洛珠小声说着什么,老太太”呀呀”答应着.
  围坐在火塘边,喝着浓香的酥油茶,洛珠介绍说,老太太是他的妹妹,她的女儿在山上闭关修法,她来这里护关的.正说着,旁边的小屋里传出腿骨号尖锐的声音与手鼓的摇动声.低沉而清脆的颂经声夹杂着清脆的铃声传来.一种祥和安静自然的感觉由我们心头升起.
  慢慢声音慢了下来,终于号声鼓声铃声消失,里面发出弹指的声音.我问洛珠那女子修什么法,洛珠小声对我说:”施身法.”我又问能不能去看看,洛珠没有说话,看了我一眼,又用藏语征求了一下老太太的意见,老太太迟疑了一下,面有难色.在洛珠的坚持下,终于点头答应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