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有女初长成》
第17节

作者: 伊薇妮
收藏本书TXT下载
  屋内剩下王嫣母女,和弥漫在空气中余贤带来的味道和水汽。杨阳指着余贤坐过的地方,“妈妈,这里要擦干净。”王嫣拿了一块抹布来,边擦边教育,“杨阳不可以没礼貌,来了客人要叫叔叔阿姨。”杨阳幽幽地说道,“可他不是人。”王嫣将抹布包裹着余贤用过的毛巾,“那是什么?”“杨阳不知道,他后面还跟着他自己。”王嫣手里的抹布差点掉了地上。她很果断地将毛巾和余贤带来的礼物都扔得远远的。

  日期:2012-8-6 18:29:00
  有一处小错误,修改后如下。
  ------------------------------
  次日,杨清玉收拾了行李,在村口登上了北上的长途汽车。王嫣抱着杨阳,和杨老母一齐挥着手。直到看不见汽车,杨老母转头朝王嫣狠狠地瞪了一眼,王嫣却装作没有看见。
  杨清玉走后,杨老母做得越来越过分,时不时地下脸色给王嫣。王嫣虽然默默地忍受,但平日里行事不像受气的小媳妇,倒像个当家的主母。杨清玉失踪的事情最 终还是暴露了,对于好意或者恶意来探听,窥觊的人,王嫣始终大方坦然地回应。村子里的人对她愈发地敬重,有个生产衣服的小老板给了她一份工作。
  从此,王嫣闲时用她陪嫁来的缝纫机加工一件件漂亮的儿童服装。杨阳则是帮她叠衣服,收拾碎布,剪线头。这笔薪资虽不多,但节省些能够应付日常花销。
  有一日,天下着大雨,王嫣在给加工的服装缝扣子,杨阳在她身边数着扣子的个数。忽然听见有人在门口叫杨清玉的名字,王嫣带着杨阳下了楼来。前日杨老母回了娘家还未归,屋子里显得有些清肃昏暗。
  开了门,只见一个穿着雨衣的男子双手拎着一条大鲫鱼,一袋虾,一袋苹果,一个文旦,和一瓶烧酒。男子像是看见了久别的亲人,“嫂子,清玉在吗?”这男子身上散发的气味太熟悉了。男子见王嫣皱着眉头,便自我介绍道,“我是阿贤,咸鱼,在集市见过的。我花了好大力气才打听到这里。清玉呢?我来看看他,跟他喝喝 酒。”他提了提手上的酒瓶。王嫣有些踟蹰,杨阳躲在她身后发抖。

  两人就这么僵持了一会,余贤面上有些尴尬,他似乎感觉到了王嫣不太欢迎他的到来。“快进来吧,外面雨大。”他看见王嫣淡淡地笑着,怪自己多心,落落大方地进了来。
  余贤将东西放在桌子上,“一点小意思,大嫂尝尝鲜。”王嫣笑道,“阿贤客气了。”余贤脱了雨衣,扫视了一下屋内的摆设,坐在桌前的凳子上。他看见杨阳一 直躲在王嫣身后,便说道,“清玉的孩子都这么大了。”王嫣让出身来,“杨阳,快叫叔叔。”杨阳却又躲了回去。王嫣道,“孩子怕生。”她给余贤递了一块毛 巾,“可不巧,清玉外出打工去了。”余贤接了毛巾,擦了擦脸,“他啥时候回来?”王嫣道,“年底。”余贤站起来,“我还是算错了时间,嫂子,我下次再来 吧。”他要告辞,王嫣没有挽留。

  屋内剩下王嫣母女,和弥漫在空气中余贤带来的味道和水汽。杨阳指着余贤坐过的地方,“妈妈,这里要擦干净。” 王嫣拿了一块抹布来,边擦边教育,“杨阳不可以没礼貌,来了客人要叫叔叔阿姨。”杨阳幽幽地说道,“可他不是人。”王嫣将抹布包裹着余贤用过的毛巾,“那 是什么?”“杨阳不知道,他后面还跟着他自己。”王嫣手里的抹布差点掉了地上。她很果断地将毛巾和余贤带来的礼物都扔得远远的。

  日期:2012-8-7 0:03:00
  这场雨持续了好几天,天色越发的阴冷,远方的行人渐渐归家。杨老母也从娘家回来,她对王嫣的态度有了小改变。
  日子过得飞快,王嫣心急如焚,眼看年关将近,杨清玉一点消息都没有。他从来不寄信回家,也不拍电报,那个年代电话是稀有的奢侈品。王嫣担心他的安全,想写信给他,却不知他身在何处。服装老板给员工都放了假,王嫣每日闲在家中。眼看积蓄将耗尽,她还是置办了简单必要的年货。
  大年三十那天,在杨老母一直唠叨中,王嫣祭了神,贴了春联。在小卖部买鞭炮的时候,她眼眶有些湿润。然而,当她回家的时候,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抱着杨阳,她的眼泪却止不住了。杨阳叫了声妈妈,杨清玉转过身来。他看到的是一个手里提着火红鞭炮的泪流满面的女人,他的心像被山上的鸟雀抓伤后又被医生缝合了似的,痛,瞬间愈合,转而疼得厉害。

  杨清玉缓缓上前,将杨阳放在地上,他拉着王嫣的双手。杨阳扯着王嫣的裤腿,小声的说,“妈妈别哭,杨阳会很听话的。”王嫣抱起杨阳,她笑着说,“妈妈这是高兴,高兴。”杨阳腆腆地笑着,“爸爸回来了,杨阳也高兴。”
  王嫣看见杨老母不在屋里,便问道,“你阿妈呢?”杨清玉无奈,“大概去邻居那里说我回来了。”出现一些小状况有什么打紧,重要的是一家人能够团聚在一起。
  王嫣本来想问问他路上的行程以及进程,见杨清玉一脸疲倦和瘦削的肩膀,她从厨房拿来一盘糕点,递了一块给杨清玉。杨清玉接过,撕了一小块给杨阳,剩下的自己吃了。
  喝了热茶,杨清玉的脸色渐渐丰满起来,他诉说着在路上的各种状况。比如走错了路,比如碰上热心的老人递给他一杯热茶解渴,又比如碰上老乡,借他床铺住一个晚上。
  对于有关杨清云,他只淡淡地说道,“中国那么大,找个地方都不容易,何况找个人。等过了大年初六,我再出去找找。我不在的时候,家里发生什么事没?公丨安丨局那边怎么说,你去问过没有?”
  王嫣答道,“前不久又问过了,公丨安丨局那边说没有消息。你走后,家里也没发生什么大事,只有阿贤来过。”王嫣将那天的事情前前后后说了一遍,杨清玉说道,“他跟我投缘,曾经帮我不少,即使他不是个正常人,我也不能嫌隙他,远离他。你这做法不对,人家诚心来看咱们,俗话说,投之于桃报之于李,他带来的是心意,你不能这样扔了。况且上次他送的螃蟹我们吃了都没问题,就连手上的红印子,如今也没发生不好的事情。”

  王嫣点点头,心想自己做的的确欠缺了点,也不符合平日的作风。杨阳忽然问起,“爸爸,杨阳说的话,跟叔叔说了没有?”王嫣疑惑地看着杨清玉,杨清玉看着杨阳,“爸爸还没有找到叔叔呢。杨阳告诉爸爸,这话是谁教你的?”
  “太婆呀。”王嫣和杨清玉面面相觑,他们第一个想法是杨阳看到了祖先的神灵。“哪个太婆?”王嫣小心翼翼地问道。“老房子里的太婆。”杨阳有些不解,这个太婆很正常,不像她那些无息的朋友。王嫣这才想起,曾经带着杨阳经过老房子的时候,太婆在藤椅上晒太阳。看见杨阳过来,她很高兴,拉着杨阳在她身边坐着,跟杨阳亲密地说了许多话。

  太婆是个孤寡老人,因辈分很大,几乎所有人都称呼她太婆。没有人知道她确切的年龄。有人说她有百岁,又有人说她是村里光绪时代某个大户人家的太太,或是小姐。总之,她就像那所老房子一样,是一个让人欲罢不能的谜。
  对于她的存在,以及曾经的故事,吸引着一代又一代人。曾经有个写书的人拜访过她,自费出了民间话本,讲的都是爱恨情仇的故事。粗糙的纸张,模糊的印字,简单的封面,还有老掉牙的纠缠不清的故事。没有人购买,作者将本子都送了出去,免费发放给村民。杨阳家里的杂物箱子里就有一本,只是没有人看,布满了蛀虫,书角也被老鼠啃得面目全非。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