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清玉突然想起什么,问道,“余贤他们呢?回去了吗?”王嫣指了指门口,“还在外面,只要是庙观,他们都不进,也不知什么忌讳。”杨清玉说道,“听说信基督教的人都进不得寺庙。”王嫣想了想,“也是,怪不得从没有听白尔雅说起过仙佛鬼怪,她定是信基督的。”
鉴于杨家的客人还在外头吹冷风,杨家四人不敢久留,便匆匆与林婆道谢告辞。出了门,众人来不及寒暄慰问,忙赶下山去。他们都还未曾吃过晚饭,早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了。
虽然饥寒交迫,但每个人都像打了鸡血似的,匆忙赶路,一路飞奔。杨阳坐在杨清玉的肩头,一路开心地颠回了家。
一顿饭也吃得匆匆,饿极了吃什么都香,一桌菜很快被消灭干净。饭后,众人坐着消食聊天,提到了杨阳上了学。白尔雅送了杨阳一句话,“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边苦作舟。”王嫣让杨阳好好记着,杨阳口上应承了。
时间本已不早,余贤夫妇告辞。杨家人也收拾收拾,当夜将息。睡前,王嫣肃色问杨阳,“你在忠义堂做了什么?怎么去那儿的?”杨阳沉默不语,王嫣无奈。她便转而问杨清玉,“你让林婆怎么帮的忙?给了她多少益处?”杨清玉老实说道,“她说帮我们诵诵经,在佛主面前求一求,杨阳便回来了。我给了她五十块的润口费。”“咻,你个败家的,咋给那么多?”王嫣心疼的捏了捏杨清玉的胳膊。杨清玉疼得倒吸了一口冷气,“咱家女儿的安全要紧,我顾不得那么多。”见王嫣还是不高兴,杨清玉说了些好话哄着。
日期:2012-9-19 23:55:00
此时,杨阳没有睡着,心里想的全是晚上的非凡经历。她很兴奋,居然见到了杨忠的阴吏。在她跟金银花姐妹一起玩的时候,来了两个穿着盔甲的阴兵,对着她拱手道,“杨元帅有请。”她便丢下玩伴,拉着这两个阴兵的手,跟着他们一起走了。
他们的手有些冷,很干净,像握着一团冷空气,不是暮冬冷风过境时的霸气,而是初春时那种彻骨的阴冷。杨阳本就饿着肚子,身体少了能量,冷得打颤。阴兵们没有注意到,继续面无表情地牵着她走。一会儿,杨阳觉得冷气加强,冷风嗖嗖地从耳边啸过,她便到了忠义堂里。
她认得忠义堂,去年春节,和全家人一起到堂里上香祈祷过。而今,只有她一个人在堂里。门在她进去后,砰的一下被关上了。而那两个阴兵一左一右的立在离她一米开外的地方,像两尊雕像似的面朝着大门。
正在杨阳站立着不知所措的时候,有个声音在房间里响起,“吾乃杨忠,杨氏子孙有女杨阳,天赋异禀,顺天承命,恭候听言。”这声音听起来古老又沉闷,像是从一块大石头里发出来的。杨阳皱了皱眉,右手挠了挠后脑勺,他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她还不认得多少普通话,只学过几首简单的古诗而已。之前有个考人文化的尼姑子对她说过一些话,她都不理解,全靠妈妈来翻译。这次她单独听着,没有带翻译来,甚么意思?到底甚么意思?他如果问我该怎么回答?杨阳在心里纠结着这些问题,下面的话全没听见。即使听见了,也不全知道是在说什么。
虽然一直在开小差,又被这催眠似的语句搞得昏昏欲睡,但是她后来忽然来了精神,靠着蒙和猜,听到了比较关键的三件事。第一件,提防余贤夫妇。第二件,杨忠说有什么宝贝,埋在村里祠堂操场石板地面的中心。第三件,今晚的事情不能对外泄露,对任何人都不能说。
杨阳对第二件事情比较感兴趣,宝贝,是什么宝贝呢?是璀璨的宝石,温润的翡翠玉石,豆大的珍珠,黄橙橙的金子,白花花的银子?自从在学校听过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杨阳对寻宝充满了向往。她寻思找到宝藏后,一定要给家里买个大房子,再给自己买很多漂亮裙子,爸爸也不用辛苦在外面工作,一家人永永远远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一起。如果还有剩余,就分给其他穷人,让他们也永远快乐幸福。
她想着操场石板地面的中心,得好好计划,找些工具,研究研究,寻个时机,单独行动,千万不能让别人知道。
不知不觉,她便带着一脸笑意入了睡。
日期:2012-9-21 21:29:00
次日,在杨家村祠堂的操场上,杨阳蹲在中心点,低头看着粗糙的石板纹路发呆。她在思考,用什么工具可以揭开这块石板,在什么时候比较合适做这见不得光的事情。于是,上课铃声响起,她都没有听见。直到,程老师来到她身后。
程老师看着这个瓷娃娃般的孩子,略微有些晃神,暂时忘记了最初的目的。今天的杨阳穿着红黑格纹的呢布短裙,白色的手织毛衣,外面一件配套的红黑格纹小马甲,下面是白底黑蝴蝶结纹的棉裤,脚上是一双黑色的小皮鞋。在他人眼中天使一般的她却有着魔鬼一样的能力,甚至还有着一颗尚在魔鬼的摇篮里成长的心。
程老师的脸颊上有些湿润,她抬头仰望天空,见苍白的四方天空飘落下几片微薄的雪花。她说道,“下雪了,快回去上课吧。”杨阳转过身,看到了一个高大的身影,她笑道,“哦,就回了。”便抓住女人伸来的手,借力站起来。
一前一后回到教室,杨阳回到自己的位置坐下。程老师对着一室的孩子说道,“小朋友们,外面下雪了,大家知道什么是雪吗?”
惠州市地处浙江南部,气候温暖湿润,冬天很少下雪,此时是这些孩子生平中第一次见到雪。所以,当程老师这么一说,一个个都很激动,兴奋得像鸟雀般叽叽喳喳,完全不管课堂纪律。程老师拿起戒尺敲了敲讲台桌,教室瞬间安静下来。“现在上课,来,大家跟我念,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这首诗讲得是梅花的节气,梅花。。。”程老师在讲台上播撒知识的种子,学生们却一直透过狭小的门口看着点点雪花飘落。
挨到下课铃声响起,外面的雪还飘着,地上还没有积起,学生们全部从教室冲了出去,操场上乱成一片。杨阳却单独留在教室里,因为她在课前就想到了寻宝的大致计划,而现在她需要安静地构思,完善计划。
这一幕被程老师看在眼里,她虽然喜欢这个孩子,但觉得这孩子不同寻常,尤其是她的眼神,有时天真烂漫,有时却深不可测,对于一个仅四岁的孩子来说,实在是太不正常,有时候甚至会让人不寒而栗。
日期:2012-9-21 23:11:00
这一天的课上得甚是有趣,程老师为了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费劲了心思。可是这班孩子们都不领情,个个思想开小差。到了放学铃声响起,程老师的脸色终于暗下来,看着学生们一个个被家长接回去后,带着一身疲倦回了家。
因为祠堂在帝河边上,幼儿园的大部分孩子,尤其是小班的孩子上下学都是家长接送。如果家长有事不能来,孩子们便被程老师带去自己家中,再被迟来的家长接走。祠堂有个规矩,入了夜,孩子不能单独留在祠堂里。祠堂还有个规矩,为了方便杨忠的英魂进出,日夜不闭门。曾经的杨家村民风淳朴,夜不闭户也不用担心。
但是,这天夜里,杨阳要破百年来的规矩。她不曾知道孩子入夜不能单独留在祠堂,只是心心念着她的宝贝。再说,按照她平日的经历,还有什么不敢做的?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