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09-29 00:55:32
他朋友听没听出你们的关系跟你有什么关系?
他这么暗示你就非得这么理解吗?
为什么你觉得有必要回他的电话?
为什么你觉得需要接他的电话?你将来或现在还对他有事相求还是如何?
说了不联系,单方面努力是联系不起来的。除非你回应。一个月不理他,最终就慢慢淡了。
日期:2012-09-29 04:46:30
上午听了个讲座,大概是研究中国高校心理健康建设的,不过楼主听来就像是一个美国白人心理医生眼中的中国。
有些楼主觉得很夸张。比方这个医生说,有三个中国女生在南京闹市街头看到他,都想跟他合照(20年前或者可能,现在?南京?他觉得国人有多没见过世面啊。肯定是把听来的故事安在自己身上,演说效果吧)。
最后一个女生和他拍完照之后,对他说,你长得很肯塔基。这个医生把肯塔基当美国州名来理解的,他就很不理解为啥人家是说他长得像个有牧场马厩的农民。后来才知道人家说他长得像肯德基的那个白头发老爷爷。老外一般都叫这个老头的真名(Colonel Sanders),如果跟老外说KFC,他们是不太懂的。
后来还有中国人说他像爱因斯坦。这个更扯。
楼主觉得这个医生长得不像是那种正统盎克鲁萨克逊人,貌似混了南美人或印度安人的的血统,五官没有那么那么立体。
印象最深的是他讲述他带他老婆女儿参观南京大学的校园。他说这是中国排名第三的大学。他把学生宿舍楼指给他老婆和女儿看。男生8人一间,女生6人一间。床很窄,有的还分上下铺。有的床下挤着一张很小的书桌供学习用。宿舍里没热水没空调,没洗澡的地方。要洗澡必须穿过校园,到公共浴室洗澡。每次热水都有时间限制,而且大家都能看到彼此的裸体。。。
他老婆听了,看了,快震撼昏了。甩出一句话,we treat prisoners better than this.
全场就楼主一个中国人。楼主就在他们眼中监狱都不如的宿舍条件下生活了很多年。可以想象什么感觉吗?狂汗啊。
日期:2012-09-29 08:01:07
那个医生报了一个统计数据。世界范围内的自杀率都是男性远高于女性。中国除外,女性远高于男性。而且他还提到中国女性使用最多自杀的方法,和别国也不一样:喝农药。不过据说农药配方更改加上假农药越来越多,这种方法的使用率正逐年下降。
中国女性不容易啊。怀在娘肚子里的时候被愚昧父母杀一批,出世之后再自杀一批。等到男女比例达到150:100的时候,适婚年龄男女超过二比一的时候,会不会返回母系社会?
如果有朝一日,女人可以娶两个老公,还可以在外面偷腥,还可以用正牌老公挣的钱养小老公,那将是多么XX的社会啊。
哎呀,楼主赶不上了。
日期:2012-09-29 19:17:09
晚上看郑二的耽美小说。父子,兄弟,师徒,恋童,虽然重口,楼主经过多位耽美大师的熏陶洗礼,表示无压力。
明明是美满的结局,还是觉得心里堵,不舒服。
大概是小说名引起的唏嘘,第十年。虽然在第十年的尾声中两颗人完全交会了,然而整整十年的悲喜离合,误解闪躲,物是人非,很沉重。幸福的代价太大了。
楼主的上一个十年,大概是人生中最好的年华了吧。磕磕绊绊的走到这一刻,好像灰头土脸的时候比较多。似乎眉头未能真正舒展多久,就被各种虽然琐碎却难以消除新愁旧恨锁上。
有时会幻想鲜衣怒马纵横驰骋得志腾达是个什么感觉。更多时候,还是更向往恬静淡然的时光。想象总比现实美好,有可能已然置身于静好的岁月中而不自知,始终叫嚷着要得到天边的月亮。也许永远得不到,也许得到了和现在也没有什么不同,总之,在当下,看不透。等到后知后觉地领悟了,已经错过了。
以十年为单位计数自己的人生,数不了几下就没了。更可怕的是,也许最好的十年,都已经过去了。
日期:2012-09-29 21:13:55
整体来看,好多老美在中国人面前是超级有优越感的。只看他们善不善于隐藏。
昨天做讲座的医生就是代表。
他举了个例子说明中国的生活水平很低,尽管是事实,但是例子很夸张。
他说起一个国内来的访学,是全国排名第一的大学的心理学教研室主任,老公在帝都一个金融机构供职。孩子上高中了。这样的情况,明显是帝都中产家庭吧,还是薄有身家的那种。
他们来了这边后,被安排住在校工公寓里。
校工公寓的条件么,用那个医生的话说还行。但他说这话的时候,做了个勉强的咧嘴表情,言下之意,在他看来,公寓只是能住人而已,远谈不上好或行。
医生告诉听众,当他问起这家人的小孩,觉得这边怎么样时,那孩子一脸赞叹地感慨到,他这辈子也没住过这么好的房子。
反正楼主不信这是那孩子的原意。要么是语言问题,要么是医生理解太主观。那孩子的本意大概是感慨这样的条件,这么低的价格,总之是强调生活成本低。
因为校工公寓本来就算一种福利住房,两室一厅,租金600不到。
这个租金什么都包了。
水费,垃圾清运费,物业费。
网络(这个如果自己申请,一般一月50左右)
超过一百个台的有线电视(自己申请的话,每月60左右)
电费(好多住公寓的人,冬天开着窗开空调,把室温调到26,27,赤膊喝冰啤,因为电费包在房租里,不用白不用)
停车费。。。
能想到的所有费用都在这不到600刀的房租里。
不考虑汇率,600人民币在帝都能租什么样的房子?
或者保持这个水准,同样条件的房子在帝都要多少开支?
访学那家人肯定可以在帝都维持这样的生活,但是开销会占去收入中比较大的比例。而这边,在沃尔玛或麦当劳打工,也就是这边俗称的垃圾工作。全职大概月入1300。这是绝对的低收入群体,可以享受各种政府补贴,包括以很便宜的价格租房。
其实也难怪老美有优越感。人家底层民众能过的生活,国内好多中产要很努力才过得上,有些费用还不得不斤斤计较一下,未必舍得。
杜甫那么多年前感慨,安得广厦千万间,现在仍适用。
没辙。叹息。
日期:2012-09-29 22:29:01
早上出去喂鸟比平时晚了半小时,他们来来回回在窗前的树上观望好多趟了。
周末呢,就多扔了两把米。回屋后时间尚早,就看了一会他们吃早餐。
明显是两个帮派的麻雀,吃之前要先吵打一番,划分地盘。好出头的就上蹿下跳地又叫又打,聪明的就找个边边角角埋头苦吃。
一旦有风吹草动,就赶紧飞回树枝上观望,没事再落在草地上,又有新一番争闹。
因为什么动静集体撤离的时候,几十双翅膀一起扑扇,声响还是比较大的。有一只慌不择路的飞错了方向,直直地朝楼主房间的窗户撞来,只听见“咚”的一声闷响。楼主脑中闪过四个字,头骨碎裂。还好没事,他又飞回树上去了。然后又跟着大部队回到草地上,可真忙碌啊。
楼主见过撞晕的麻雀。
暑假的时候,楼主买了只喂鸟器,想看看需要多长时间,老家的鸟能学会从喂鸟器中取食。
落寞地等了两周。然后就门庭若市了。
虽然麻雀还是怕人,但是可以很踊跃地站在喂鸟器的横杆上往外刨食。
奇怪的是,在门窗紧闭的情况下,居然有三只麻雀进到室内了。楼主赶紧把门窗打开,放他们出去。两只折腾良久,算是出去了。就剩下一只,几十分钟愣是找不到出口,四处碰壁。楼主想帮帮他,一靠近,他吓坏了,憋着全身力气就朝着光明的玻璃门冲去,咣当一声,他就直直坠地,不动了。
楼主觉得很罪过,为了自己一时的观鸟之乐,害他赔了性命。也不敢直接去捡,用衣服包了,放到阳台的地上,它就两爪朝天躺着。
先是没动静。大概几分钟之后,他的爪子开始抽搐,再过了一会儿可以看到他两爪蹬了几下,一翻身站起来了。然后就扑扇着翅膀飞走了。
还好是撞晕了,不是撞死了。
等他飞了楼主就想,会不会撞出后遗症什么的。比方说,找不到自己的窝了,或者不认识自己的老婆孩子了之类,又或者脑子撞坏了,公然挑衅一只猫去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