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思翰只念到一半,嘎然而止,圆圆说:“张思翰,你念得一塌糊涂。”
张思翰说:“我没念错,纸上就是这样写的。”
林善明说:“我也看了过一遍,字迹之间留有明显空白,如此的胡乱断句,这是谁在开玩笑吧。”
“不错。”张思翰说,“现在不论此字是否出于刘梦得之手,但是这样的《桃花源记》,确是别有一番滋味。”
圆圆问:“刘梦得究竟是什么人?”
张思翰说:“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字梦得,他的诗文极有可能使用薛涛笺,他们是同时代的人,互有往来。”
圆圆说:“有没有可能是仿冒刘禹锡的赝品?”
张思翰说:“这还有待研究,这张纸笺你们是从哪里得到的?”
林善明故弄玄虚地说:“现在不能告诉你,而且你必须替警方保守秘密。”说完他将纸笺小心地收起,这可急坏了张思翰,他像一只咬钩的鱼,急于研究纸笺内蕴藏的秘密,他心里基本认定了那张纸笺的真伪,如果可以仔细地研究一下,他可以宣布,一件国宝将在他的手中震惊世界,震惊所有对字画感兴趣的博物馆,是惊世的发现!
留下联系方式,张思翰从警局里走出来,呼吸着鲜润的空气,仿佛这个城市的诗情画意渗透着无边美丽,夏天的雨滴变得温柔而多情。他来到这个城市有三四个月了,尽情地穿梭于小巷之间,处处留意与欣赏江南的残垣古迹,放松身心寻幽揽胜,别有心灵的收获。
日期:2011-3-18 15:48:00
还是不能超过四千字,郁闷,今天先发到这里,明天再来发,小弟多多拜谢各位,没事,给力地顶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张思翰没有回家,乘上一只小舟,顺着城市水路,前往这个城市最古老的图书馆,一个人的知识是有限的,他要到图书馆查阅一些资料,确定一下他的推测是否有文字记载的佐证,回想起风姿绰约的女警,她一定还会来找自己,因为书画是他的渊源家学,而且也是最快捷的方式,那张疑似刘禹锡手迹的薛涛笺,好像牵扯到一件重要案件,他离开的时候,圆圆正和林队窃窃私语了,不排除他们另请高明的可能,所以要在别人找到那些资料之前,必须研究个通透。
乌蓬小舟荡漾着美丽的涟漪,张思翰想起了威尼斯,他去过那个享誉世界的水城,那的小船叫贡多拉,但那种狭长的船没有这种乌蓬船的亲切味道,威尼斯水城也没印染东方古韵的斑斓,那里的美女没有这里的女子白皙,羞涩,带着梨花落雨的美。
付了船费,张思翰下船,走上一段小桥杨柳的路程,三谭书院座落在一片小山坡上,面对一座美丽精雅的湖畔。三谭书院是这里最古老的图书馆,建于南宋,由理学家朱熹的弟子创建,传说门前石匾上篆刻的“三谭书院”四个金色大字,就是朱熹的手迹。
张思翰揣摩过朱熹的字迹,端正之中不乏灵秀,神采内蕴劲力厚重,想来那些评介朱老夫子是个老古板与刻薄之人的学者,要好好琢磨一下朱老夫子的字迹才好,字如其人,可能朱老夫子的真性情并不只有温文而雅的一面,还隐藏着如火如荼的激情?
张思翰走到青白石阶前,迎面是一座纤秀的青石牌楼,翘檐飞角,双龙斗宝。沿着石阶向上,穿过一道朱红色大门,沿着中轴线石路穿过一间大成殿,后面即是藏书阁。藏书阁两旁的偏殿,从前是供学子们的休息之地,大成殿是讲学之用,来这里借阅古籍的人可是花费不小,有些书是世家孤本极为珍贵,面向大众开放的,只是影印版。
雨后的天色阴晴不变,张思翰走过最后一道门槛“中涵”之门的时候,对面走过来一个阴暗人影,穿着一件灰色雨披,连头裹住,显得异常神秘。错身而过的时候,张思翰的心中泛起一股迷茫的失落感。他快步走进藏书阁,向图书管理员出示了他的证件——一张会员贵宾卡。
图书管理员是一个梳着水辫的小姑娘,模样俊俏,她露出惊讶的表情,不仅因为张思翰是一位最年轻的贵宾,而且也是最落魄的,黑黑柔柔的头发挂着雨丝,眼光里闪着亲切的微笑,和那些前呼后拥脑满肠肥的家伙根本是两种精神状态,他们不是来借书的,而是炫耀,这个男人是真正来看书的,贵宾会员卡的价值不菲,甚至屈指可数,这个看起来很不错的小子会不会是喜欢流浪与低调的富二代?
小姑娘的心情格外欢喜,开始笑眯眯地为张思翰服务了。张思翰连说两遍,需要寻找一些有关《桃花源记》方面的资料,可是小姑娘还是温情脉脉地看着自己,难道是个花痴?
张思翰追问:“究竟有没有?”
“有。”小姑娘说,“可惜借出去,你能不能留下电话号码,等一有消息,我立刻通知你,因为在你的贵宾卡上,什么资料都没有留下。”
张思翰心想,可不是什么资料都没有嘛,这是巴老送给他的,他还没有用过呢,于是认真地问:“那些资料什么时候借出去的,什么时候能归还?”
小姑娘的声音柔情似水,缓缓流淌,“就在刚才,你只晚了一点点,借阅期限是一个月,至于什么时候归还,她没说。”
张思翰心中一动,淡淡地说:“是什么样的人,能告诉我吗?”
小姑娘的眼波流转,她的警觉性很高,爱情来得如此突然,波涛汹涌——张思翰像浮在波涛上的鸭子,煮熟了等着她吃,绝不能让这只煮熟的鸭子飞了,她笑咪咪地反问:“你是丨警丨察吗?”
“不是。”
“那你还问那么多,要是你真想看,可以天天来这里等。”
张思翰心想,我可没那个时间与兴致,他用心回忆了一下刚才与他擦肩而过的身影,不过没有留下更多的印象,朦胧中的身影好像是一个女子,他的思维集中在寻找《桃花源记》的资料上,竟然没想到会有人会捷足先登?他有些沮丧地向外面走去,会不会是巧合,或许与案件有关?
“等一下。”小姑娘怎肯轻易放过这只爱情的鸭子,她柔情地说,“虽然我没有影印版,但是如果你想看典藏真本,我很乐意帮助你。”
张思翰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微笑着说:“我当然要看,而且要和刚才的借书人,一模一样的资料。”
小姑娘说:“行,但是你只能在这里阅览,不能带走。”
她很热情地把张思翰带进一间古香古色的小阁楼。阁楼里陈设着古老的红木家俱,当然都是高仿品,一排书架森然肃立,线装书,影印版,拓本,记载着密密麻麻的历史风韵。张思翰把脚步放轻,似乎这里的每一缕空气,每一叶书扉都厚重得令人无法承受,而文化韵味却又令人无比愉悦。不知何处传来幽幽檀香,这是特制的香料,那些喜欢咬噬书页的小虫一闻到这种味道,便会头晕目眩,溜之大吉。
他坐在一张长案前,小姑娘动作轻柔地捧来几本古卷,其中之一是清代唐开韶与胡焯编纂的《桃花源志略》。雨后的阳光如同微尘穿过细格窗棂照射进来,地板上沙沙地响着小姑娘的脚步,她忙前忙后,帮助张思翰查找资料,张思翰轻轻地翻了翻几本古卷,全是记载着一些歌咏桃花源,借题抒怀的诗文,唯有《桃花源志略》比较详细地记载了一些实地的游记,和历代文人书写桃花源情怀的资料。
世上真有桃花源吗?
张思翰一边攻读资料,一边暗暗沉思,或许有,或许没有,或许世外桃源只是代表芸芸众生的一种情结,渴望安定,渴望与世无争的生活。自陶渊明创造出这个精神世界的代名词之后,比西方的乌托邦要早一千多年,与其说中华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不如说是智慧古国之一,中华民族的智慧应该是西方人眼中的世外桃源!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