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3-07-05 19:17:00
渔家坝村北面有一条河道,河流自西向东。穿过一座石桥,再转向东侧,沿着农田埂行走约500米才到达这里。
发现尸体的位置,在河道北岸,渔家坝村东面200米。躺卧尸体的地方是一块种有蚕豆和长满青草的斜坡,斜度不大,高度约2米多。
现场将近4平方米范围的蚕豆和青草被踩踏过。
“你来看看,你弟弟是在哪个位置被发现的?”
现场原貌基本被破坏,陈卫国想尽量搞清楚现场的原始情况。
“就在这下面,这个树桩旁边。”死者大哥指了下一段枯萎的树桩东面。
“发现的时候,尸体是什么个姿势。你比划下看看。”这是叶剑锋第二次询问尸体姿势,因为这点对法医来说很重要。
“仰面朝天,上半身在这个岸上,小腿基本都在水里。两只手都是在身体两边,两只腿稍微岔开,膝盖是弯曲的。”死者大哥边比划动作边介绍。
“当时嘴巴和鼻子外面有白色泡沫吗?”
“没有,脸上都是水,全身都是湿的。”
“还有,你们来的时候,有没有发现尸体上面,也就是河岸上面的蚕豆和青草有没有被踩过的痕迹?”陈卫国询问在场其他帮助抬尸体的村民。
“没注意。”“没有踩过。”“都是好好的。”……大家七嘴八舌。
“你们抬尸体的尸体时候没有没拖拉过尸体?”
“没有,我们直接把陆林国抬到床单上。”
“那按照你们所说,当时除了尸体周围,其他地方都应该没被踩过了。后来的,是你们抬尸体造成的。”
听见陈卫国这么一说,村民都不在说话了,他们现在才知道好心办了坏事,把现场给破坏掉了。
再次向几个其他村民确定了尸体的位置,陈卫国和叶剑锋才开始勘察现场。
除了那些凌乱的踩踏痕,尸体所在地还能看得出原始状态,这片青草原来被压在陆林国身体之下,明显向上倒伏,草上还有很多湿漉漉的河泥。这里的确就是尸体所在之处。
“这样看来,死者是从水里被拖上岸的。”叶剑锋轻声在陈卫国身边说,“倒伏的青草、河里的淤泥,还有陆林国背部衣物和皮肤上的擦痕都能印证这一点。”
“嗯。而且当时陆林国很可能已经死亡。看得出没有挣扎的迹象。”
“那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落水前已经死亡,被人抛进河里;还一种就是落水后死亡。那谁把他从河里捞上岸的呢?这又是什么意思?”叶剑锋百思不得其解。
“是啊,天晓得!尸体损伤如何?”现场也看不其他有价值的东西,陈卫国想听听叶剑锋的意见。
“背部不用多说,肯定是在现场的拖痕。最为可疑的就是左小腿后外侧,有一处3.5x2.5厘米大小的皮瓣创,近似三角形。这处皮肤明显是某类物体作用后撕裂开来,整个作用力的方向肯定是自后向前。”
“你的意思是不是怀疑车祸?”叶剑锋还没说完,陈卫国就立刻想到了损伤原因。
“厉害!”叶剑锋向陈卫国翘起大拇指说,“这个皮瓣创距离足跟25.3厘米。将撕裂口合拢后,可以看出还有一处1x1厘米大小的表皮剥脱,这个小小的损伤就是这个物体接触皮肤时形成的。主任看是哪种车可能性最大?”
“摩托车,档位摩托车。”
“对,而且是摩托车的脚踏杆。因为这个高度只有档位摩托车的脚踏杆是最为突出的,车速还有点快,不然不会造成皮肤撕裂。”
“尸体还有其他损伤吗?”
“没有。”
“头皮呢?”
“肉眼看是肯定没有,除非解剖。”
“那溺水死亡的可能性最大了?”
“现在看是这样,至少外伤致死和机械性窒息致死的可能性不是很大。除非中毒或者死者本身还有什么疾病,比如心脏病、脑溢血之类的。”
陈卫国略微沉思了一下说,说:“走,再去其他地方看看。”
从现场到死者承包的牛蛙塘,再从牛蛙塘到死者家中,再返回到现场。这样来来回回、反反复复走了好几趟后,一路上既没发现摩托车的刹车痕、撞击痕,也没发现与死者落水处有关的痕迹。
没发现车祸的痕迹,并不奇怪,因为叶剑锋和陈卫国分析,死者陆林国最符合二轮档位摩托车的脚踏杆撞击形成,尸体其他部位并未撞击痕,这说明摩托车在高速行驶时,比车身更为突出的脚踏杆撞击到陆林国的左小腿外侧,摩托车车身并未撞击到死者,那么车辆没有掉落碎片,没有摔倒也很正常。
按照这里思路,进而深入再分析下去,两人一致认为,陆林国是被摩托车撞击后,严格来说是擦蹭后直接掉入河中,因为陆林国全身几乎没有摔伤的痕迹。
哪里撞击?哪里入水?
在排除了其他所有可能的地方后,陈卫国将目光锁定在渔家坝村北侧河道的那座石桥上。
村北的这座石桥,南北向横跨河道,长40余米,宽不过就5米,这是座石桥是陆林国去往牛蛙塘的必经之路。
石桥两侧为栏板式的水泥栏杆,高有1米2,每个立柱之间间隔均为1米5,建有预制栏板,足以保护一般的行人失足坠入河中。但是,桥西侧河道正上方却有一个立柱和相邻的两块栏板缺失,这样一来,这个位置足有3米的距离没有任何防护。据村民所说这是在4天前被辆货车撞断,还没来得及维修。
3米的缺口,没有任何的防护,这里是最符合陆林国被摩托车撞击后落水的地方。
考虑这很可能是一起交通事故,叶剑锋向交警大队分管事故的副大队长郭远征汇报了此事。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