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3-07-06 21:06:02
他继续埋头干活,却心不在焉,他仔细读观察着周围的形势,最早领会他的眼神的,是第一天报到时给他们讲话的副行长,可是此事一出,他马上走到了一位有些陌生的面孔前,煞有介事地说着些什么。章雨泽马上意识到,这个陌生的面孔 ,很可能就是陈经理。
他在心里暗暗地讥讽,不愧是90后的孩子,做事那么欠,想占便宜也不分时候,这样子,不就是捡了芝麻掉了西瓜吗?想着这些,那份不可名状的优越感油然而生,愈加欢畅了。
他提醒自己不要得意忘形,仔细观察着那位陌生的面孔,最用心的部位,却不是眼睛,而是耳朵。他想要用耳朵去分辨他是不是就是那位“陈经理”,奈何,离得太远,他听不到。
他只得和自己的顶头上司搭茬:“大哥,那位经理,看着如此年轻,却很面生,他是负责什么的?”
“人事科的。”说罢,他又有意压低了自己的声音说:“每年你们实习生的去留,都是他说了算。”
日期:2013-07-06 22:22:11
一句话,章雨泽醍醐灌顶,难怪师哥千叮咛万嘱咐,原来我们的去留权,就在他手里啊!想到这里,他简直有点欣喜若狂,对上号了,终于算是对上号了。接下来,就是自己创造机会把握机会了。
之后的日子,章雨泽起得更早,生怕一个不小心,错过了和陈经理“相视一笑”甚至于“擦肩而过”的机会。而对于易小薄,他已经开始,有意识地不回复她的信息了。他想:这也算是个预警,以免到时候太过于唐突,闹个不可开交,倒也不好。就这样,慢慢地淡漠,也许,就会退回到好朋友的位置,也许,自己技高一筹,又可以自导自演个故伎重演,小薄按耐不住提早提出分手,倘若如此,他就算是圆满了。
日期:2013-07-06 22:49:15
小薄留了言 ,没有回复,便也不好意思再去留言。只是,天气越来越热,自习室里的日子,也越来越难熬,再加上心事重重,她实在没有心思再安心坐在自习室里。只得随意在教学楼的走道里乱逛。
她站在607教室的门口,向里张望。了无一人,探进头去,才发现后门的角落里,坐着一个人,头压得很低地,不知道在看什么,但她确定,他一定是打酱油的游客,而不是准备考研的学生。否则,桌上怎么可能只有一本书呢?再仔细一看,才回过神来,那不就是那天领稿费的时候见到的陈树清吗?她闲得无聊,也对他近三年的报社工作经历很感兴趣,于是,就上去跟他搭讪。
日期:2013-07-06 23:13:20
“学长。”一脸恬静的笑容,声音很低,很怕打扰学长半梦半醒的状态。
他这才从半梦半醒的状态里复苏,合上书,有些害羞,回应了一句“是的,学长”。
小薄有些尴尬,还是自我做起了介绍,“我叫易小薄,是学通社的成员,也是校报的文学编辑。”
还没等他说完,他就一副欣喜若狂的样子,“你就是易小薄啊,才女啊,我经常看到你发表的文章。”
小薄的一块石头这才落了地,“还好,没有了,学长过奖。”
“我们找个地方好好聊聊吧。”
日期:2013-07-06 23:37:43
“我觉得在这里说就好。”
“那边有个皇家咖啡厅,去那儿吧。”
见学长执意的眼神,小薄不好再去推辞,只是,他深深知道,学长从三线城市来到济南,近来又是考研失利,工作有没有着落,经济一定不富裕,就又说“还是去肯德基吧。就是远了点,不过二十分钟就能走到。”学长满腹欢喜,欣然接纳。
她点了一杯圣代,学长不懂,跟着点了一杯。
“我从来没有来过,没想到,你会喜欢吃这个。”
日期:2013-07-07 00:03:18
她摇摇头 ,“两个月之前,我还从没经过这种地方,可是这短短三个月,是我第三次来这里了。”
“为什么?”
“在这里,有先生的背影。”
“朱自清?”
“不,是我的先生。他曾为了我,也为了他自己,在寒冬的一个夜晚,把背影,留在了这里。”
他看着她,几分倾慕。
日期:2013-07-07 00:25:23
“先生很喜欢圣代,我就点了。很少见喜欢吃冰激凌的男子,先生是个例外。”
“你是学文学的?”
“是啊,中国文学。”
“难怪。”
“怎么了?”小薄有些诧异。
“你总是说先生,很有民国时期的味道。而且,你的打扮,也和别人不一样。”
“我听说学长很久了,以前在食堂就见过,不过那时候觉得学长准备考研,压力很大,就不敢冒昧打扰。”
日期:2013-07-07 00:56:03
“哪有?其实,你应该早让我认识,那样,得逞的就不一定是你的那位先生了。”
她的表情不自然,开始转换话题。
“听口音,有点偏东的。您是哪里人?”
“龙口。”
“啊?是吗?张炜先生也是。今天我看《山东文学》,卷首语还是先生写的呢。他的改革文学,写的真好,难怪《你在高原》会问鼎茅盾文学奖,名副其实啊。”
“你也会有那一天的。”
日期:2013-07-07 01:39:55
她摇摇头。
“改革文学,都是讲什么啊?”
“最初的时候,是有一个叫蒋子龙的人,写了《乔厂长上任记》,在当时喊出的口号就是只要生产搞上去 ,一切就会有希望。其实,现在想来,一切是那么的可笑。之后,有一个叫高晓声的作家,写了陈焕生系列,真正开始让改革文学打破了简单的二元对峙的模式。而真正将改革文学推向巅峰的,是路遥的《人生》与《平凡的世界》。他不再只是对于这场改革一面之词叫好,而是真正开始反思体制变革背后,人性的挣扎、矛盾,甚至于堕落。再往后的张炜先生,也是改革文学的翘楚。虽说先生常说的穷人就是世界上最美丽的人有些偏颇,但多少反映了体质下现实社会对于当下之人的扭曲。”
日期:2013-07-07 01:59:42
陈树清听着小薄的一言一语,渐渐入了神。他偶尔会回应,却也不再插话。好像,害怕打断她的思路。
“先生也是学经济学出身的,是这场体制改革下的首当其冲者,也不知道,将来的他,会是什么样。”
“你肯定是被他的某种气质迷住了。”
小薄不言语。其实,到现在为止,她没有告诉过任何人,她只是,迷恋着章雨泽的那双眼睛。
能说的越来越少,她便想要回去了,宿舍十一点关门, 时间已经差不多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