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1-11-10 23:33:00
深夜时分,静海和尚的精神恢复了一些,开始和我说话。也许看出了我对刀疗术的向往,有学习的意思,于是对我说,不是他不想教我,是因为此术非常人所能习得。要有一种救赎的自我牺牲的思想才可。自有一种“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人生是苦的,他们这种刀疗僧不仅在苦海中救度别人,也在救赎自己。刀疗术,是一种救赎之术。并且静海和尚还告诉我了一个令我感到十分吃惊的事实,他的外貌看似有七八十岁的高龄,而实际的年龄只有46岁。常施以刀疗术救治于人,而令自己的身体耗损于此。静海和尚是在19岁时遇到了一位游方的僧人(刀疗僧),而得承此术延以刀疗僧一脉。虽是在救人,但是他们知道此术有折寿的反作用,却仍然勇敢的继承下来,实是令人无法来理解,或是除了救赎之外,还有其他的原因,这就不是我们常人所能理解的了
日期:2011-11-11 16:03:00
静海和尚和我聊了一会,接着要为我施“正骨术”,我不忍再耗他的体力,他却说没关系,盛情难却,我只好应了。
静海和尚令我平躺床上,开始从头部为我若按摩一般的施起了正骨术。他的两只手先是从头部的两侧按揉起,一股绵柔之力渗透至脑中,缓缓似水灌入体内,从上至下,涤荡周身……随之而来的是一种不可言状的美妙……
静海和尚的两只手好象充满了磁性的南北两极,互相运转着一股巨大的磁场。力透筋骨,舒理着四肢百骸……。若将关节卸开,再重新组合。感觉最强烈的就是静海和尚在捏拿我的脊椎骨时,我竟然可以听到一节节的脊椎骨被拿捏开时发出的“喀嚓”的声响。
这双施以刀疗神技的手,发出的这股神奇的力量,当是与那刀疗术有异曲同工之妙。这种奇妙的力量,当是来自他的内心深处。
一时间我但觉,骨肉酥麻,百孔吸张;气机鼓涨,凌空欲飞。
这种正骨术,莫不如说是一种修正人体之术,竟将滞涩了多年的骨脉经筋全部舒缓开来,复归婴儿之状,一种充满了无限生机的活脱脱的状态。
我神思恍惚,在享受着这种美妙无比的感觉。隐听静海和尚说,至此以后,要经七七四十九日,我的身体才能自我调理完毕。
我竟在这种状态中睡去了……
当我醒来的时候,已在两天之后了,似乎做了一场梦。静海和尚在施刀疗术的第二天早上便走了。那个病人李才在清晨醒来后,意外发现自己已是大病若失,身体舒畅之极。后来再行去医院检查,所谓的肝癌,已消失得无影无踪。那盆浸刀的水还在地上,只不过显得混浊了。
从这一天起,我的身体每一天都在起着异样的变化。被梳理过的头脑异常的清醒。在第三天的时候,我排出了一种五色之便,正骨术竟也有清理肠胃之能。
日期:2011-11-12 10:06:00
从此,我再也没有见过静海和尚,好似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他这个人。但是我知道,医林中的江湖,如他这般的刀疗僧还会继续。他还会找到刀疗术的传人,能牺牲自我的传人。民间这些隐藏的医者,在以他们自己的独特方式来救赎这个世界。
日期:2011-11-12 22:55:00
第七难 医道
在黄河岸边的一座小镇上,我拜会了一个叫刘志安的人,这是临别师父之时,他老人家特别吩咐我的一件事,说是一定要拜访此人。
见到他时,他正在家中诊治病人,约有十几位病人等待院落中。此人是位全能医者,内、外、妇、儿,无不精通。且诊病速度很快,诊脉开方,平均五六分钟一位。他的脉法果是令人叫绝。每诊一位病人,并不先说话,手一搭脉,便知病家所苦,症状所在,一一说出,尤令病人惊讶和信服。信者为医,没有这一手夺人气势的本事。就别干中医这一行。
待病人散尽,我这才上前自我介绍。听了我报出师父的名号,刘志安倒是高兴地接待了我。他以前也是一位行走江湖的游医。
刘志安先是招待了我一顿丰盛的晚餐,当是知我来意,便自说起了他的传奇。
刘志安十八岁时还是一个普通人家的儿子,还不知医为何物。那一年,父亲患病,花光了家底没有医好,反倒加重了些。责问医生,反遭讥讽,说是信不着医院,回家自己治。刘志安一气之下,自学起了中医,才知这医林中另有世界。后来慢慢给父亲试着用药,竟然给治好了。
刘志安是个好学的人,知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意义。数年之后,离家远游,拜师访贤。辗转七八年,虽有所得,却未能如意。而后归家独修自悟,却令他从诸般经典中获取了医道奥秘,且别有感悟,医道大成。成为了我医林中自学成才的典范。中医一道,家传师承固然重要,但也要是那种有心之人才可,否则也是枉费了一番机缘。
“学好中医,一定要先熟悉中国古代文化的内涵,没有中国古代的哲学思维,你悟不进去,也不明白医道的意义。”刘志安语重心长地对我说道。
刘志安后来成了家,有了一个儿子,自然想令子承父业。可是他的儿子小学毕业后刘志安便不让儿子上学了。上学的目的是考取个医学院校。
“中医大学的教材我看过,那些东西根本教不出好的中医来。”刘志安摇头道:“一个中医,本业都学不明白,学什么英语啊!还有那些西医课程,比中医的都多,能乱了孩子的脑子。那些人,学得越多,越不相信中医。”
刘志安很有魄力,令儿子在家随他学中医。以传统的方法来教他。
“若是三年之内,他不往这里悟,也不能勉强,说明他不是这块料,另改它行就是。好在孩子和我当年一样,喜欢中国的文化,自然对医道也有深层的感悟。”刘志安欣慰地笑道。
“中医治病,一定要有自己独特的思维!”刘志安反复强调。
日期:2011-11-13 9:04:00
“还有中药啊!”刘志安摇了摇头道:“中药是讲究四气五味的,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以草木之性,纠人体之偏。而现在的药物研究是在做什么,在试验室里研究它的分子结构,这是偏离了主要方向的。医者意也!中医在医理和用药上,那是和西医根本不同的。当年我在广西,遇到一个刚从北方来的人,因水土不服,病倒不起。后来当地的一老人,背着他在他的鞋底取了点泥土,冲水与他喝了。第二天便基本上没什么事了。平淡之极,乃为神奇,中医药每每在平凡中见神效。这是那些西医教授专家们一辈子也搞不明白的事。几年前我还遇到一件奇特的事。一个患了严重消渴症的病人,也就是糖尿病。跑遍了全国大医院,都没有什么好法子。你猜最后怎么着,一个农村老太太,给他出了个偏方,吃了一车的大白菜,竟然神奇的好了。”
“万物为药!”我想起了《难经》中的话,鞋底土,大白菜,这正是三才方药之法。当然,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宜,辨证施治才可。
“明阴阳之达变,解五行之妙用,医之道也易尔!”刘志安最后说道。
“对了,小陈,刚见你时,就感觉你的气色和常人不一样,精神焕发得很,可是食了什么奇药?”刘志安随后诧异道。
我笑道:“那请刘先生为我把一下脉罢。”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