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风云》
第37节

作者: 茶炉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回润之先生总算听明白了,一旁的卫士长赶紧给铺好宣纸笔砚,润之先生沉吟片刻,奋力挥毫,“天下一家”四个苍劲挺拔的草书跃然纸上!  素闻润之先生书法了得,老侯激动的不知说啥子才好,只是一个劲的向润之先生鞠躬……
  末了,润之先生还特意从自己的稿费里支出几百块钱送给老侯,要老侯给堂客置办些像样子的物件,并一再叮嘱回去要好好工作,和人民打成一片,结婚时不要忘记给他捎个信儿……
  就这么着,润之亲笔题写的招牌一直高挂在茗香居的门头上,就是后来的历次运动中,也没人敢去动那招牌一指头。

  这一年,美帝国主义终于扛不住,乖乖地坐在了板门店的长条桌子后面,在停战协议上签了字,卷铺盖滚回了三八线以南,从此划地为牢。虽然亡我之心不死,但终究是无可奈何花落去……
  这一年里,还有件大喜事,那就是厨子侯与老板娘从琰同志终于把手携在了一起,有情人终成家属。
  婚礼这天,重庆的天空少有的万里无云,长期笼罩在雾气中的山城也晓得今天是大喜快乐的好日子!
  茗香居张灯结彩,西南各界工商及民间艺术家们纷纷前来庆贺,西公首长特意吩咐孙铭和乌鸦作为政府代表也来到了这里……
  远在万里之遥的润之先生百忙当中居然也没忘了发来贺电……
  厨子侯由衷地感到世道真的是变了!他一个普通的劳动者,经历了从旧时代转向新生活的曲折,终于拨开云雾见了青天!  当然,大喜的日子里,人民卫士也没有丝毫的放松警惕。
  根据法医对刀客等被歼灭匪徒的鉴定,意外地发现,被击毙的竟然不是刀客,而是另一匪徒改扮的。而向假刀客开枪的也不是黄亮。当时,黄亮正在西公主持一个紧急会议,根本不在现场……

  公私合营后,茗香居根据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及时调整了经营战略,以朝天门为中心向全国各省市辐射出去,先后在长江一线的几大城市开设了分店,并且,应中央办公厅的要求,派出精干的川厨进驻了丰泽园饭庄……
  茗香居在整理发掘四川民间传统名菜的同时,又广为汲取各地菜肴之所长,虚心听取来自全国各地的意见和建议,与兄弟省市自治区的厨房高手们交流经验,切磋厨艺,使茗香居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大展鸿图。
  1953年,在莫斯科举行的世界青年联欢节上,来自中国的青年杰出代表们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当代青年的风貌,作为其中一员,茗香居创始人之一、中原分店的岚舞参加了这一界盛会。
  1953年,新中国在各条战线上捷报频传,在以***同志为首的中央政府的英明领导下,全国各民族人民正以崭新的风貌与积极的工作迎接红色十月的到来。
  这一年里,茗香居的面貌也有了很大的改进,由单一的菜肴变成了菜、食、水酒相结合的经营路数。厨子侯从民间招募了一批年富力强、身怀绝活的高手加盟,一批失传已久的传统菜式纷纷浮出,同广大人民群众见了面。
  现如今,北爷也改换了门庭,成了新中国的一名公丨安丨战士。这位得空就往茗香居里钻,战争年代落下的毛病,路过就进来,从来不拉空。

  梁五元被派去南京参加刘伯承将军任院长的军事学院干部进修班;李海飞由部队转入地方。
  这一年,李海飞和从琰一道去北京党校学习……这意味着五元、海飞和从琰都要高升了~~  厨子侯也积极的参加到民主人士的活动中,重庆乃至全国食界都晓得四川有个厨子侯……
  这正是:旧人新生展欢颜,云开雾散现青天,民族佳肴百花放,大家跟着沾点光~~~~
  日期:2012-4-17 6:00:00
  话说厨子侯的菜馆红火兴旺,转眼就到了一九五四年。

  要说起那个时候啊,那可真是好年景啊!大家伙劲朝一处使,汗洒建设,大家的心气就像喝了甘蔗蜜,那叫一个甜!  这一年,中央政府为着咱老百姓的健康推出了第二套广播操,茗香居在厨子侯的身体力行带动下,每天都要在门前的大空场上集体大操演。
  厨子侯精神抖擞,仿佛又回到了曾经意气风发的时候,站在队伍的头里,神气活现地像位指挥大兵团的将军。
  厨子侯和从琰的长子也在这一年诞生。
  为给这小子起名字可是热闹了好一阵儿。菜馆的上上下下都运动起来,最后,还是李海飞给取了中,叫新生,意思自然不言而喻。
  这倒好,后边陆陆续续跟着出来了好几个虎头虎脑的小家伙,只好按名字排辈分别叫川生、庆生和嘉生。李海飞半开玩笑的说“再出来一个叫啥子生?我看就叫炮声好了!”
  恁还别说,真就叫他给说着了。
  建国第四个红色十月前夕,老侯家又传喜报,伴着伟大祖国首都隆隆的礼炮声,厨子侯家最小的宝宝莅临人间。应了李海飞的那句玩笑,就取名叫了炮生。

  这一年里,茗香居的人事有了很大的变动。
  先前担任前堂经理的小跑堂被组织上派去新疆工作;从中原分店调来经验丰富的岚舞担任重庆总店的行政经理;茗香居当家花旦小鱼儿戴着光荣花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了茗香居自成立以来第一位参加新中国军队的餐饮界青年;恨天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也走上了前台,成了茗香居的中坚骨干。
  日期:2012-4-17 6:04:00
  厨子侯上了飞机,那个年代坐飞机是一种待遇哦。
  厨子侯身穿一套灰色毛式中山服,完全是当时的革命干部的装束。

  吸收前次晋京断了裤带的教训,这次厨子侯特别在裤带上动了心思,选了一条生牛皮的新皮带。为了保险,他在皮带背面又缝上一层帆布,估计这次再大的气势也断不了啦。
  厨子侯脚下一双三节头的皮鞋,这在当时是最时尚的。
  那个鞋尖皮子用的是牛颈皮,不搽油已经贼亮,搽了油就是镜子,看鞋尖就可以知道眼角的眼屎是不是揩了干净。
  祖国日新月异,茗香居欣欣向荣,作为老董事长、总经理、总厨师长的厨子侯穿着理所当然要有进步。
  屋头三开门大立柜里挂满了厨子侯这几年新置的服装。跳舞穿的西装、开会穿的中山装、冶游时穿的香罗绸褂、拜菩萨时穿的麻布长衫,一应俱全。

  厨子侯本来是准备穿西装上路的。
  在沧白路拐角一个小巷子里,他找到当年给委员长定制衣衫的王老板,用党旗肥肠换得王老板的赞赏,顺便就在王老板那里做了一套西装。但当厨子侯穿着新西装在茗香居里得意的时候,黄亮不阴不阳地给劈头盖脸泼了一瓢冷水。 “你那西装是21世纪穿的,你现在就穿,21世纪的人穿啥子呢?”黄亮说。
  厨子侯心里纳闷,我穿西装和21世纪的人有啥子关系嘛。那时的人说不定都打光胴胴,啥子都不穿。哼!龟儿子的嫉妒!  说归说,厨子侯还是认真想了哈。此番晋京是去见毛润之,听到别个说,毛润之一贯强调艰苦朴素,最不稀饭崇洋媚外,穿西装虽然时尚,但恐怕会惹老毛润之不高兴。
  厨子侯这些年的革命觉悟有了跨越式的提高。这种革命觉悟在衣着上也有表现。所以昨天晚上厨子侯临时换下了西装,穿上了中山服。
  全体员工都为厨子侯的晋京感到光荣和自豪。这天不用厨子侯敲打锅勺就早早起来为老经理送行。
  岚舞MM给厨子侯送来一瓶绍兴黄酒女儿红,让厨子侯路上解渴。粉团儿MM给厨子侯包了一块烧烤,权当下酒菜。乌鸦MM包的不是虾仁就是鱼干,一股子海腥味扑鼻而来,又拿油纸包了一个蜂蜜粽子塞到厨子侯手里,丫头知道厨子侯激动得没吃早饭。
  那时还不时兴塑料袋,厨子侯只好把员工的深情厚意分别放进中山装的四个衣兜。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