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风云》
第48节

作者: 茶炉
收藏本书TXT下载
  但李海飞绝非等闲之辈,凡事他都会多留心一点,多观察一点,毕竟,这位归国华侨所要参与的是决定共和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举足轻重一招棋的大计划,又是从海外归来,即使,有关部门已经经过了证实,但琢磨还是要认真的琢磨琢磨的。
  海飞真正惊讶的并不是对方的华侨身份,也不是对方作为一名华裔的报国决心,那个时期,参与“596工程”的绝大部分科学家都来自归国报效的留学生和华裔后代,许多人后来成为了“两弹一星”的元勋。
  那么,令海飞感到惊讶并如此困惑的到底是什么呢?

  见到苏云的那一瞬间,李海飞仿佛一下子跌落进了时间隧道,往事一幕幕的再现于眼前……
  眼前的苏云长的太像当年那个从德国归来的小雨了!无论从任意一角度观察,都和老侯的那位喝洋墨水的闺女形肖酷似,莫非真的是……
  一个情工人员最忌讳的就是猜忌,但往往就是因为某种直觉和猜忌心理,才是揭开秘密的正确钥匙。
  海飞确实不愿意把眼前的事物与历史烟海中的往事纠缠在一起,他也确实希望眼前的这位归国华侨科学家就是一心一意回来报效国家的。但出于职业的敏感和对国家的忠诚,李海飞不可能不去想。
  李海飞的猜忌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眼前的这位归国华侨正是当年投靠美国的那位前德国特工苏小雨。

  小雨被有计划的安排进了耶鲁,并且有计划的拿到了高能物理学的学位证书,后来,又是有计划的参与了“曼哈顿计划”,而这一切的幕后主使是她的新主子、一位有着远见卓识的军方人物。
  早在纳粹德国研究原子丨弹丨时期,这位军方人物就敏锐的觉察到了核裂变将在未来的时代导致世界的新格局。
  当拥有百万雄兵的蒋委员长被迫退到孤岛上的时候,那个神秘人物便很有见地的告诉他的上司,把蒋先生逼的走投无路的那个人将来一定会发展核武器,对于这个人,自由世界绝不可以小窥之。于是,一项旨在破坏和颠覆新生中国的险恶计划悄然出笼。
  该计划的第一步,就是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高等学识与胆略的特工人才,渗透到对方的某一领域中,寻找机会下手实施破坏行动。
  作为首批受训学员,苏小雨在各门功课的成绩方面都优于同行们,作为一个文科生,对理工科一知半解的小雨着实让上司们吃了一惊。

  第二步,小雨改头换面,用了新的身份和新的名字,苏云随之应运而生。而真正的华裔科学家苏云已经被美国司法部门以莫须有的罪名送进了集中营,从那时起,苏小雨消失了,苏云堂而皇之的走到了铁幕的正面。
  俗话说,兵行险招。
  苏云的上司们没有让她做整容手术,因为,他们认为,作为一个孤儿,苏云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亲友,而所有了解和认识她的人都已经人间蒸发,即使回到中国,也不会有人把她当成另外的什么人。
  西方人的习惯逆向思维倒是帮了海飞的忙。从见到苏云的那一天起,李海飞便暗下决心,一定要搞清楚苏云与苏小雨之间的关联。
  因着这个缘故,在苏云要求为她配两名助手的要求后,宁甜和许多多便正式登场。
  宁甜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专业,是个不喜欢多说话的女孩子,而许多多却是个喜欢在异性面前表现的青年。这两位的到来,让苏云很快的开始了回国后的研究工作。
  另一边,李海飞向上级有关领导请示汇报后,专程从北京回到了久别的重庆。是时,重庆市公丨安丨局年轻干练的孙铭局长和情工处长潘晓热情的接待了老首长。

  海飞和小孙、潘晓简单的碰了个头,把事情说了一下。
  随后,小孙派潘晓协同海飞前往某研究所,去访问老朋友厨子侯。
  书说简段,这一阵子,重庆公丨安丨局的电讯侦听部门多次收到一个来自东南亚地区的神秘的信号,对方发报很没有规律,使破译专家们大伤脑筋。而这个神秘的信号的波长与抗战时期那个著名的仰光组的波长竟然有着某种奇特的关联,这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信息呢,小孙陷入了苦苦的思索中……
  欲知后事如何,咱们下回接着说。
  日期:2012-4-21 5:44:00
  今天中午,职工食堂来就餐的人群当中多了几张陌生的面孔。
  负责给专家们制作营养汤粥的岚舞一边照往常那样同老专家们打着招呼,一边把调制好的营养汁按比例配到小米粥里。
  三年自然灾害的余波还没有过去,全国人民勒紧了裤腰带省出口粮支持着部队,尽管如此,部队的粮食供应仍非常的紧张。罗布泊试验基地那边据说已经断炊了……
  部队正动员官兵们以打黄羊等野味来补充战斗力。而在这大山之中,可以捕猎的野兽也还算不少,野生的浆果和山菜都可以用来做应急补充,然而,主要的食物链却日趋减少……

  老侯和大伙每天都在想方设法的东凑西挪找粮食,专家们不能饿肚子,这是职工食堂的大前提。
  食堂位于9号洞的中间部分,洞顶垂下来很多怪摸怪样的钟乳石,洁净的水顺着石柱流淌到地上的小沟里,显得格外的凉爽。初春季节,凉爽就成了冻人。平时,为节省能源,只开几盏昏黄的小灯,好在大家都已经轻车熟路,摸着黑也能走到这里。
  住山洞有一大好处诸多不便,好处就是盛夏酷暑呆在洞里绝对舒服,不便显然还是比好处要多……呆的时间久了,风湿病关节炎等等就都找上门来……这些山洞居民一旦走到阳光下时,冷不丁被别人看到会吓一大跳,人人的脸色都是惨白惨白的……人们离开洞穴前都要站在洞口不远处慢慢适应一阵子……因为,曾经有人因为突然出洞而被眼光灼伤了眼睛……

  让人喜忧参半的三线……
  职工食堂专家餐厅出现的最陌生又是最让大家感到惊奇的面孔莫过于归国华侨科学家苏云女士了。
  如果说,阔别多年的亲人相对却不能相认,着实是件很痛苦的事。苏云与老侯对面碰头了多次,老侯几次都差点喊出来女儿的名字,但苏云却很大度的告诉老侯,他认错人了,也许自己长的确实与老侯的某位亲人有些像,但老侯同志确实是认错人了。
  要做到这一点,对于一个普通人而言,实在是为难,但对一名经历过刀光剑影的特工来说,做到这一点倒是很容易。
  苏云成功的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在两名助手的帮助下,为研究所完成了一个很重要的课题,赢得了同行们的赞誉和钦佩。同时,也不负“众望”的在596工程中站稳了阵脚。

  苏云很细心,但却对周围的事物显得漠不关心,作息时间很不规律,经常在实验室一呆就是一天,这种敬业的态度深得研究所领导的嘉许。暗中监视的侦察员们并没有在顾云的举止中发现任何蛛丝马迹,尽管如此,对这位关键时刻突然出现的爱国华侨,李海飞他们一刻也没有放松警觉。
  老侯很伤心。
  老特工出身的他很相信自己的直觉。这个叫苏云的女性来头不小,尽管在公共场合下多次否认老侯的“错认”,而血终归浓于水,亲情之间割舍不断的那种特殊的感觉渐渐的开始侵蚀苏云。
  两位助手也开始发现,他们的教授有了些许微妙的变化……
  宁甜来到研究所时候不长,就发现许多多总是借着查资料或者请教课题的名义往自己身边凑和。

  起初,宁甜对这个城市里的青年人还有那么点戒备,随着时间的推移,宁甜发现自己居然开始喜欢上这个相貌俊朗的家伙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