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动你神经的故事:募捐重建办主任》
第17节

作者: 正大光明佛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12-10 21:17:38

  大家一边看,一边指指点点、赞扬不已。一行领导中,似乎常务副市长蒋宗具有一些艺术功底,他不但分辨的出那些作品的特点和优势,而且还还能向大家介绍印象派和写实派的区别,岭南画派和吴门画派的不同。说完艺术作品之后,又夸枕墨先生老而不朽,关键时候舍得站出来,组织这次义展义卖,为灾后重建发挥了重要独特作用,给全市艺术家们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
  听常务副市长这么一赞扬,想起自己最初对枕墨先生及作品的态度,相比之下,裴常不禁有些自惭形秽。倒是“枕墨先生”显得很大方,他一边带领领导一行参观他的作品,一边笑呵呵地说:“哪里哪里,副市长过奖了。其实除了我的作品外,我画派那些弟子们的作品也是不错的,你们可不要冷落他们哦。“边说,他边把领导们领到展览厅的另一边,指着自己学生的画说,”你们看,这些作品虽然离我的作品水平还有一定差距但也代表了咱们临江中青年艺术家的水平,长江后浪推前浪,以后还你们多关照他们哦!“

日期:2011-12-10 21:18:50

  领导一行人打着哈哈。这里面只有裴常表现的较为平静,倒还别说,在“枕墨先生”这些弟子们的画中,裴常还终于看见了几副表现抗洪题材主题的作品,只可惜不知何故,竟然被工作人员挂在了一处不起眼的角落,好像生怕被人看见似的。但裴常看到这些真正“写实”的作品,心里顿时温暖和欣慰了几许。
  参观完毕,领导一行正准备离开画展,这时候突然传来一个惊人的消息:有位外地商人有购买“抗洪卷”《戏蝶图》的意向,而且愿意出价四百万!这个消息顿时如一针兴奋剂一样,注射到了在场的所有人身上。裴常对书画义卖收益的怀疑终于被打退了,他一回到办公室,就为自己当初支持枕墨先生搞画展义卖的明智举动而得意起来,现在他终于可以以四万元的种,收几百万、上千万的庄稼了。他甚至想好了,只等枕墨先生把捐款送上门来,就立即着手在锦阳宾馆为所有艺术家筹备一个答谢会。

日期:2011-12-10 21:20:47

  然而,那个惊人消息传播了几天后,却迟迟没有了下文。问枕墨先生什么原因,枕墨也支支吾吾说不清楚。而文化宫里展出的所有作品,除了那幅《戏蝶图》被一拨又一拨的记者反复拍摄,搞得声名浪起外,其余作品大都安静地挂在墙上,无人问津。至于原因,有人说是标价太高,有人说是作品曲高和寡、阳春白雪,等等。总之,临江的书画艺术市场还不成熟,真正愿意出手购买的人很少。但越是如此,画家们越是不肯给作品减价,宁愿让它高悬着或者束之高阁。经过几天折腾下来,义展义卖结束,结果成交的只有非书画协会成员的十来幅作品,总收益更是少得可怜,不到两万元。最令大家大跌眼镜的是,那个最早有购买意向、愿意出价四百万元的商人,自从放出风声之后,就一直没再露面。

日期:2011-12-11 10:51:58

  这次画展本是临江历史上规模最大、意义最深的一次画展,但没想到结局如此惨淡。大概是枕墨先生本人也觉得面子挂不住了,星期六,他安排门下这批“枕墨画派”的艺术家们,把他们标价很高、但一幅也没卖掉的作品全部打包送到指挥部来,就当时他们按先前承诺的,为灾建指挥部所捐赠的两千万元,弄的裴常是哭笑不得。他纵然把结果想得再差,也没差到如此份上、四万元的种子不但没有育出千万元的庄稼,反而颗粒无收。他实在接受不了这个现实,于是不顾自己的身份,主动给那位有意买《戏蝶图》画的富商打了电话,想尽力推销此话、促进这桩买卖。电话虽然接通了,对方的态度也很和善,但得到的结果却让人心灰意冷、绝望透顶:“不好意思啊,本公司最近遇到了经营上的一些困难,一时挪不出那么多资金,等以后再说吧,比如两年、三年后,五年后也说不定。”

  裴常顿时气不打一处地,挂断了电话。
日期:2011-12-11 10:54:17

  一大堆书画作品堆在指挥部里也不是个事,一来指挥部没有那么大的空间专门存放;二来每天一进来看见这些没卖出去的字画,也让人闹心、影响心情。想了想后,裴常打算把它们送到市博物馆去,但没有想到此话刚出,市博物馆的同志竟然拒绝不收,说他们那里只收一些够级别的作品。没有办法,裴常然后想到了自己租住处的地下室,那里曾是个储尸间,现在堆着各种作废的机械仪器,把这些书画扔在那里总没有问题吧。想好之后,裴常和医学院院长简单打个招呼,就让司机老王将所有作品搬在车上,直接送往储尸间去埋葬。

日期:2011-12-11 10:55:58

  处理完书画家作品义展义卖的事,接下来又轮到作协出书义卖的事情了。也许因为文学和艺术是相通的,所以作家们的所作所为,和艺术家们应付这档子事如出一辙。因为时间短,不可能组织作家写出长篇巨著来,所以诗人出身的作协主席司马德文,选择了发挥自己的长处。他把作协所有的诗人们请来,奔赴灾区进行两天应急式采风;然后回到书桌前,静坐片刻即开始开炉生产,短短几天时间,一部关于抗洪救灾的诗集作品就很快完成了。由于时间仓促,新诗不要求押韵,所以大家的诗形如散文,有的干脆就将散文改成了诗的格式,然后交付即可;有的则是套用名家名篇格式,改写即可,

日期:2011-12-11 10:57:26

  例如一篇《沁园春.洪灾》:“青阳河水,千里滔滔,汹涌而来,望大河两岸……”。因为双河县国土局局长李益盟是作协会员,所以这其中也包括了他写的绝句:“众志成城抗大灾,万众一心度难关,四面八方来相助,临江人民定胜天”。与别人一般只写几首诗不同,司马主席大概认为这个时候,自己应该特别争挑重担,所以一人一口气竟然写了三十首诗,为了写这些诗,他甚至把自己十余年来不同时期创作的,因各种原因窝藏在柜未面世的诗都挖掘了出来,让它们起死回生地参与诗集出版和义卖。当然,这里面也有一些根本某些没应邀,却自告奋勇要作贡献的游兵散勇所寄来的作品,只是由于数量较少,因而可以忽略不计。

日期:2011-12-11 13:54:41

  星期三上午,裴常应邀再次去作协,参观桌上已经基本完成、即将用于出版的诗稿。令他感到惊异的是,这里面除了国土局局长李益盟的作品外,其他很多机关单位的领导和文案人员的大作也在这里面,而且双河县人大主任李一昂的作品也赫然在列。他不禁有所怀疑起来,问:“他们都是作协成员?”
  “不,不全都是。但他们虽然有的不是成员,却胜似成员!因为他们是目光高远的领导,其作品也有一种天然的磅礴大气。通过他们的参与,会使我们的作协运行起来更滋润。”
  听他这么一说,裴常忽然明白了大观园里女才子们硬拉王熙凤入伙的原因。见裴常沉吟不语,司马主席以为他也跃跃欲试,于是试着邀请他:“裴主任,要不你也来一篇?”
日期:2011-12-11 13:56:35

  裴常顿时被吓了一跳,“不,不,我对诗歌从来没有研究,对它的认识仅限于读书时语文课本上几篇可怜的作品,这怎么能成?”他边说边摆手,但是作协主席显然以为他是在自谦,于是忙摆出一副海纳百川的宽大胸襟邀请他:“别客气啊,来一篇就够了,我愿作你的作协介绍人。”
  “真的不行,我的水平我自己清楚,如果进入你们的圈子只会生木桶效应,让诗协的形象受损。”裴常坚决不干,作协主席坚持一番后只好算了。
  “那先就这样,出版经费的事,既然王市长已经有指意,那就包在我身上,我回去之后就安排把经费打给你,你们把诗集全部定稿之后,就送印刷厂吧。”裴常临走之前说,但心里已对这本诗集的义卖不抱什么希望。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