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涛岳奇航——如果够自信,夜半孤灯时打开这书》
第49节作者:
寒江孤舟一 日期:2013-07-15 15:18:00
71
“幸好没伤着骨头,你守住船尾!”道长将阿太伤口包扎后,赶紧冲入舱中。
前舱大乱,两个倭人已经攻入舱门。水根几个拿着竹镐使劲捅刺,刺在裹着佛郎机胸甲的倭人身上,却也伤不了他。倭人身手甚是灵活,腋下夹住水根竹镐,挥刀劈砍,竹镐顿时半断,水根一退,那倭人欺身逼近,举刀欲劈。
朝鲜人朴佑田站在铺位上,见势不妙,猛扔过去一个圆凳,砸在那倭人头上,虽然他脸上戴着铁面罩,还是砸得他捂住了脸,退去了。后面那个倭人赶紧挥刀攻上。
一时竹篙碎屑横飞,锐利的倭刀不时从竹竿间漏过,锋刃带着股冷风掠过水根几个脸上,让人发悸了。航生拿了块压舱石干着急,前面挤着一大堆人,个子够不着的他根本砸不了倭人,只有把石头递给了铺位上老朴,这朝鲜人接过石头,举起又砸去,却给那倭人一扭身躲过了。
“闪开!”此时,道长从后面顶了上来。
倭人抡刀当头劈下,道长举起那支乌沉的旧剑一挡,“咣!”火星四溅,倭人手中锋利的刀——竟然断成两截!
以倭刀之利,竟然瞬间断在道长的乌剑之下,众人都愣了下。
那倭人一愣,挥着一尺来长的断刀朝道长砍去,心灯身躯一闪让过刀,贴近倭人胸膛,运肩一顶,倭人整个儿飞出去,撞在舱门口的那倭人身上,两个都跌出舱门,倒在船头舱板上。
又一个倭寇挥刀攻入舱门,道长对着那倭刀一挥,“噹!”火星一闪,两刃相交在一起,乌剑竟然深深切进了倭刀之中。道长一扭剑柄,那半戳倭刀“噼”得崩掉了。
道长又一剑劈下,这倭人举了断刀一挡,乌剑“噹”劈断倭刀,余劲砍在倭人遮挡在脸前的左手上,从指缝间斩入手掌,两根手指歪着耷拉了下来。
这倭人一颤,转身逃出了舱门。
刚刚还削得竹镐碎屑横飞的倭刀,转眼被这乌剑削得碎屑横飞,水手们都惊呼不已,“道长!你这宝物这么厉害!……”
心灯虽然一直带着这把其貌不扬的旧剑,但从未在水手面前试过其锋芒,平时练剑时,也从不出鞘。
倭人受挫退出舱门,侯在狭窄的舱门两边。冲出去极易遭攻击,道长就据守在了舱门内。
几个出舱的倭人转头看到,那口大黑锅悄悄向船头左舷移去,不等它移到左舷,一个倭人走到大黑锅前,狠踢一脚,却没能踢碎黑锅。这倭人抽出腰间胁差,朝锅子边缘刺了进,正想撬起锅,胁差刀身被锅中一只脚踩住了,突然这口黑锅向上一顶,撞翻了这猝不及防的倭人。
另外两个倭人赶紧堵住左舷,围了上来,这口大黑锅露出两条粗短的腿,转身跑了两步,一跃跳上右边船舷,“噗通!”跳下了海。
这口黑锅在碧浪中冒着气泡,朝船后飘浮去,倭船上一片弓弦声,射在铁锅上火星四溅,却伤不了锅下的驼子。快浮到船尾时,那刺青巨汉高举起一根长长的篙杆,
“呼——”劈下,镐头打在铁锅上,“啪”得锅子四碎,露出被这锅破响震懵的驼子。
就这瞬间,几支箭飞来,一支箭钉在老刘左腮帮上,一支箭射在他的驼背上,老刘正疼得双眼发黑,从船尾处伸出条竹篙来,他一把抱住。阿太一臂举了个锅盖挡箭,一臂拿了竹篙把老刘拉到箭射不到的左舷,把这呻*不止的驼子拉了上来。
那倭将不再笃定,大声吼叫舵手靠近道士船,倭船舷上站满了倭人,跃跃欲试着想跳到道士船上来。
但在海胜更灵活的操舵下,道士船一直和倭船变换着方向,就是不让倭船靠近。速度虽然比丕上倭船,但调头便利,道士船在海上几乎在绕着圈行驶。海浪起伏中,倭人的增兵一时也跳不过来。
在那倭将喝令下,三个倭人向船篷爬了上去,留了两个倭人守在舱门外。
“吱嘎…吱嘎……”头顶篷上响起了吃重的脚步声,舱内的人抬头看到,顶篷向下一鼓一鼓的向后舱过去。
“倭人从上面走过了!”水根嚷了。
海胜看到篷上倭人朝船尾走来,立即感觉不妙——倭人企图从船篷跳到船尾,攻击舵手,这船就能随意摆布了。情急之下,他有了个念头,大喊:
“下帆!下后帆!下后帆就行了!”
下帆,就需要解开系在桅上的帆绳。水根刚掀开方形的船篷盖,一把长刀突然刺下,水根一闪,避开了长刀,关上篷盖夹住了那刀。
“快下帆啊!”船老大的公鸭嗓响亮而沙哑,传遍了整个船舱。但上面有倭人,上不去,这急煞了大伙。
航生抬头向上看,船篷上那个倭人跌下的洞就连着后桅,他向上一跳,抱着桅杆,爬了上去。脑袋悄悄地探出那个破洞,他头皮一麻,差点掉下船舱。
光线一暗,从他双耳朵两侧,迈过两对大脚,两个倭寇背对着航生,提刀向船尾走去,显然,他俩并没看见咫尺处冒上的航生。航生定下狂突的胸口,看到桅杆上的绳结就在一人多高的位置上。
快速爬上,拉开绳结,在这两个倭人反应过来前滑下舱底,自己能做到的。
但航生没看到,在他背面四五步处还蹲着一个倭人,拿了把刀正在撬篷盖,看到航生的头从篷顶冒上,他悄悄站了起来。
航生快速爬上桅杆,抓住那帆绳结。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