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两段婚姻,楼主从包子变身女王,终于明白:男人分三种》
第46节作者:
杜绝玻璃心 日期:2013-07-15 23:18:31
琢磨这个词真的很可怕,有利有弊。
啥事情都经不住个琢磨,有时候想想之所以一个人爱上一个人,除了付出之外,另一个人原因就是经常琢磨一个人。
一般恋爱最初阶段,为啥就能喜欢上一个人呢,是因为总琢磨啊,这个人有什么优点,他笑的时候怎么样,他说话的时候怎么样,他对朋友怎么样,对我又怎么样,等等,渐渐的就发现自己爱上了,或者说认为是爱上了。
琢磨是心思上的一种付出,但是很多人结婚了,时间久了就往往不太重视这种心思了,把注意力关注到一些外在的东西。
比如楼主哄着骗着老公干家务付出,这只是外在的付出,若想让老公一直对楼主感兴趣,哦,能用感兴趣这个词吗?总之就是让老公对楼主做到精神层面的爱,且一直保持新鲜感不产生厌倦心理,那么多让老公琢磨楼主无疑是高级一点的办法。
怎么让勾引老公一直琢磨楼主呢?嗯,前面已经说过一个例子,就是老公出去应酬, 楼主不会对他说早点回来,楼主会说我在家等你哦,我会想你……
这是一种心理暗示,呵呵,估计老公吃饭的时候会琢磨楼主在家等会不会不高兴啊,会不会寂寞啊,楼主是怎么个想他啊……
心理暗示很重要很重要,很多话不必直接说出来。
总之楼主使用了类似手法暗示老公,老公不由自主会琢磨他不在的时候楼主在干什么心情好不好之类的,琢磨多了他在楼主身上的心思也付出多了,而且楼主不因为结婚时间久了就可以松懈,会一直坚持下去,因为精神层面的付出绝对比体力上的付出重要。
日期:2013-07-15 23:23:05
上面琢磨这个词有利有弊,楼主勾引老公琢磨楼主的同时,楼主也在琢磨老公啊,所以很不幸啊,楼主发现自己越来越在乎老公的感受,楼主大约大概可能……爱上老公了吧。
唉……
就酱紫吧,也没什么,婚姻中相互付出大家都高兴挺好的。
日期:2013-07-15 23:40:06
楼主在前面说自己经营婚姻三个重点,厚脸皮,装笨,心狠。
其中有两点都是为了鼓励老公的大男子主义。
大男子主义或许不是一个褒义词,但是引导的好,这个词利大于弊。
大多数男人都有一种我是强者的心理,那么女人不妨装装软弱,引发男人的保护欲。
说实话,老公很聪明,对楼主的小伎俩早就看穿了,经常说上楼主的当了,不过他很无奈啊,上当上的高兴,也就懒得追究楼主的险恶用心了。
人与人相处不久图个高兴吗,为什么有些人我们愿意和他做朋友,有些人见之就烦,无非是做事方式和说话方式的不同。
语言这个东西很玄妙。
日期:2013-07-16 00:00:52
说说节奏感在婚姻中的作用吧。
说实话,楼主写这个东西自己也莫名其妙,呵呵,但是真的很有用。
节奏感这个词一般都用在音乐中,楼主第一次知道它还能用在别的地方是开始写小说的那个时期。
楼主从没有学习过如何写作,至今也没有,全靠自己的领悟。
但是在和某家著名小说网站签约当了驻站作者后,编辑对楼主进行过一次突击培训,培训中提到了小说要有节奏感才能吸引人读下去。
从那以后楼主开始留意,先不说文笔如何,仅仅故事叙述而言,的确,好的小说都有节奏感,该舒缓的时候舒缓该紧凑的时候紧凑,并时不时的弄些小**大**出来,让读者欲罢不能。
如果一首乐曲总是一种强调平铺直叙,只会使人昏昏欲睡,适合当安眠曲。反之,如果总是紧张的节奏,时间长了容易产生疲惫。
婚姻中也需要节奏感。大多数人在恋爱时的节奏都比较紧凑充满激情,这种激情导致人心跳加速大脑充血出于兴奋状态,但是,这种状态不能持久,一般等到结婚时曲调就放慢了,算是松了一口气,大事办完,大家都歇下了。
日期:2013-07-16 00:32:21
但是婚姻是个长久活啊,几十年两人面对面大眼瞪小眼,每天做饭吃饭,买米买油,生孩子管孩子,买房子打扫卫生,夫妻关系婆媳关系亲戚关系再加上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带进婚姻里,时间长了不厌倦才怪。
太多的细节组成了平铺直叙的曲调,每天该干啥成了一种习惯,两个人在一起越来越缺乏激情,大多数夫妻在结婚五年左右就到了平淡期,两个人太了解对方了,各干各的事,配合也成了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有的夫妻连吵架也成了习惯。
如果一直这样过几十年其实也没什么不好的,但确实缺乏乐趣。
楼主在第一次婚姻失败后,变成了一个享乐主义者,不能忍受自己麻木不仁的度过余生。
在第二次婚姻中,楼主非常注意婚姻中的乐趣,也就是楼主希望自己的婚姻有质量,需要在平淡的曲调中增添些小**。
所谓的小**并不是人为的在婚姻中制造障碍,然后大家痛苦吵架沟通和好然后大团圆结局演绎电视连续剧中的狗血情节。楼主说的小**是享受,真正放松的享受,两个人共同的享受。
很多夫妻结婚时间长了,干什么都成了完成任务,夫妻两一起出去吃饭都成了完成任务,随便一人一碗面就打发了。
不不不,楼主不要这样的生活,每天做饭吃饭成了完成任务。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