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窥骨——拨开重重谜雾,道出乱世秘史》
第50节

作者: 茶弦2012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7-19 01:18:00
  “来人呐!”府尹大喝左右,“将这伙恶徒无论死活,皆除了鞋袜!本府要一一验看!”
  说一声验看,边上早有几名衙役涌近前来,连话也不搭,没出片刻工夫,便将活凶死犯的鞋袜,齐齐扒下。
  鞋袜一除,几人的右脚底板上,皆露出了那同样的烙印。
  “果真是些邪党余孽!”府尹鼻子里冷哼一声,拂袖回案,望着堂下人犯,一脸的怒气。
  说起这天理教,怕是这四九城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可要说到天理教,那又得先提白莲教。
  这白莲教,称得上是历史上最复杂、最神秘的一个教派。若要从根上寻,那能溯到南北朝。南宋绍兴三年,慈照和尚在淀山湖创立了白莲忏堂。承得是佛教净土宗一派,其下门人皆唤作是“白莲菜人”。白莲教徒不似禅宗僧人那般恪守三皈五戒,他们可娶妻生子、亦可男女双修。由于所宣教理半僧半俗、矫枉过正,曾被朝廷严禁镇压。
  日期:2013-07-19 01:18:00
  自元代起,白莲教为壮大势力,吸纳了不少弥勒教、明教、道教中的人士,并在民间结党营私,广植教众,势力迅速膨胀。
  到了明正德年间,白莲教又引了罗教教义,打出了“真空家乡、无生父母”的旗号,供奉“无生老母”,信众不下千万。
  由于根基牢固,白莲教历经几代,都屡禁不绝。乾隆后期,国运转衰、民生凋敝,许多百姓流离失所,难以度日。白莲教借着这个机会,大肆宣扬“入教渡灾厄、资财悉均分”,吸纳了不少贫苦百姓死心塌地的追随。
  至嘉庆元年,四川、湖北、陕西三省的白莲教徒,爆发了起义。教徒们勿论男女老幼,皆已白巾缠额为记,故也称作是“白巾军”。起义一爆发,便迅速的攻州破郡,历时九年,所占据的城池,两百有余。可最终,还是被清廷镇压下去。这段事,便是史上的“川楚白莲起义”。
  日期:2013-07-19 01:19:00
  起义失败后,残存的教众们,纷纷潜形匿迹。在民间,白莲教还是暗流汹涌,盘根错节。由于入教门槛太低,导致了三教九流,鱼龙混杂。其间,不乏有一些想借着教会名号,来谋取私利的恶徒。

  像天理教,便是典型的例证。这天理教,算是白莲教的分支,含并了白莲一脉中的八卦教、白阳教、龙华会等。天理教徒以“无生老母”为尊,崇奉太阳,信“无极、太极、皇极”说。教级高的信徒,皆研习九宫八卦、梅花易数以服众。他们的活动范围,主要在豫北、直隶一带。
  与其它教派不同,天理教行事十分邪异。那创教的首领,唤作林清。那林清,原是少年无赖,后因模样俊美,收入一王姓提督的府里,充当了“娈童”。提督是武职,因此林清耳濡目染,也习得了一些武技傍身。至长成后,林清由提督府转出,荐到了不少地方。做过书吏,也当过长随,可由于生性荒淫,终日的嫖赌,而屡被驱撵。走投无路之下,林清这才入了八卦教。
  日期:2013-07-19 01:19:00
  由于身怀武艺,林清入教后倍受器重。林清本是个泼皮,自然会些拉拢人的手段,没几年,竟借着教中变故,一举夺了掌教大权。掌教后,林清排除异己,按植亲信,又渐渐的吞并了几个教派,改原教为“天理”,势力发衍的如日中天。
  为了敛财,林清规定:但凡是入教者,都必须交纳“种福钱”,交的越多,“福基”便越厚。这样一来,白花花的银钱便大把大把缴入,皆肥了林清与其亲信的私囊。
  正所谓“上行下效”,有林清这般教首,下属于的教众也纷纷效仿。借着天理教里学来的一些邪法诡术,四处在各地贪敛钱财,行事之恶,无所不用其极。
  有了银钱,林清仍不满足。久而久之,竟想着黄袍加身,坐坐龙驹凤辇,过过当皇帝老儿的瘾。

  到了嘉庆十八年,林清再也按捺不住,当下便要张罗着发兵起事。起事前,他向教众许诺,凡是为起事出钱出力者,事成之后,皆给以田地,论功封官。
  日期:2013-07-19 01:20:00
  一队由太监刘得财引着,打算从东华门杀入。到了门前,因一个卖碳人,无意间用碳车蹭了一名天理教徒,其他的天理教徒便勃然大怒,纷纷亮出了兵刃。兵刃一出,守门的侍卫这才知道来了反贼,一面关城门,一面拔刀相拒。可这伙刺客一看行迹暴露,竟吓的慌忙逃窜,最后,仅有十余人进得宫禁之中。然进宫后,刘得财为泄私愤,便先带着几个刺客去杀与自己个结怨之人,结果被人生擒活捉。

  另一队由太监杨进忠引着,从西华门杀入。这伙刺客,倒是全进得了宫中。可他们进宫之后,却直奔了“尚衣监”。这“尚衣监”是皇宫中缝补、浆洗之地,所在之人,多是些宫女、老嬷嬷。只因之前杨进忠缝衣受拒,所以他怀恨在心,借着这个由头,带着天理教徒先来出气。那干天理教徒也没二话儿,抡起刀剑,逢人便砍。一时间,杀得尚衣监里血肉横飞。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