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
第34节

作者: 百步
收藏本书TXT下载
  肖伟兴致盎然,和高阳大侃了半宿,不过无论如何,谁也猜不透老爷子究竟在红木盒子的后面两层放了什么,不过好在明天下午,这一切的谜题就可以揭开。回想这几个月以来的艰辛,两人均感慨万千,直聊到天光大亮,才困极而睡。

  这一觉直睡到中午,两人起来后,叫上赵颖,一起吃了午饭。赵颖似乎并不愿意再陪着两人去开锁,在肖伟死拉活拽之下,只得一起前往李朴奂老人家里。
  日期:2006-8-15 18:06:00
  老人的开锁工具早已准备完毕,寒暄了几句,老人把三人带到工作室。工作台上,摆着四件形状极为奇特的工具,这是四根极有韧度的钢条,两侧伸出无数小爪。老人告诉三人,对顶梅花芯难在两点,第一,锁芯一共三个,而常人只有两只手。若是两人配合,三个锁芯间有互动关系,同时找到两个开锁高手已是不易,两人又要有极强的感应配合能力,更不是一天两天能练成的。

  而第二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一般锁芯结构均是以锁簧与锁柱形式构成,只要分别上下推动锁柱,机关就会破解,而对顶梅花芯实则已经抛弃了这种结构,虽然表面看来似乎还是锁住结构,实则已改为机关上下推动再加旋转力量才能打开,所以一般锁匠遇到这种锁,就会一筹莫展了。
  肖伟看了看赵颖,恍然大悟,难怪这两月来自己几乎毫无进展。想到这里,肖伟突然道:“对了老爷子,您上会不是说,需要一个开锁高手跟您配合么?”
  老人点了点头。肖伟很兴奋,道:“老爷子,我给您带来了一个!”说完话,肖伟将赵颖拉到前面。赵颖脸上微微一红,说道:“我不是什么开锁高手。”
  老人满脸狐疑地看着眼前这个文文静静的小女孩。肖伟道:“老爷子,她,她可是中国公安部的开锁专家,肯定没问题。”
  老人点了点头,随即问了赵颖几个问题,赵颖一一回答。老人点了点头,微微一笑,表示满意。肖伟神色兴奋,推着赵颖坐到老人旁边。

  老人拿起桌上的工具,开始给赵颖讲述两人配合的要点,赵颖边听边缓缓点头,一旁的肖伟更是喜形于色。
  半小时以后,老人传授完毕。赵颖又向老人询问了几个问题,老人一一回答,赵颖的眉头逐渐舒展,点了点头。老人微微一笑,拿起桌上的四根开锁工具,挑选了其中两根,递给赵颖。赵颖定了定神儿,再次点头。
  四根工具同时插入盒子第二层锁芯中,赵颖双手工具进入最上面锁孔,而老人的两根工具分别进入下面两个锁孔。工具到位,停顿了片刻,老人微微颔首,两人手上的工具开始做细微的运动。先是老人的左手,再是赵颖的右手,然后是赵颖的左手,随后又是老人的右手,此起彼伏,像舞蹈一般煞是好看。
  整整一小时过去了,两人还在重复这个动作,连高阳已经有些烦了,肖伟似乎还看得津津有味儿。
  突然两人的动作停止了,赵颖眉头紧锁。肖伟问道:“怎么样?”赵颖呼了口气,道:“已经到最后一步,不过里面太复杂了,我突然一点感觉也没有了!”肖伟一愣:“我靠,不会前功尽弃吧?”赵颖眉头紧锁,摇了摇头。
  肖伟又问:“里面怎么回事儿?”赵颖将锁芯内部情形描述了一遍。肖伟沉思了片刻,若有所悟,突然道:“对了,我在苏州张老头儿那儿学会了一套‘乱簧决’,不知道有没有用?”肖伟说罢,马上将“乱簧决”背给赵颖。

  赵颖何等聪明,马上明白,立刻将肖伟所背翻译给老人,老人面露喜色,告诉赵颖,这就是李氏家族失传已久的一套口诀,正适合对付“对顶梅花芯”最后一道机关。
  老人又将口诀关键处向两人讲述了一遍,赵颖连连点头,肖伟更是喜形于色。一分钟以后,老人与赵颖开始开启“对顶梅花芯”最后一道机关。
  这已是整个开锁过程最关键阶段。只见两人同时动作,不过这一次远不如最开始那么快,而是极慢且轻。不大会儿工夫,赵颖的汗水已将头发打湿。又过了十分钟,两人同时停下。
  老人向赵颖缓缓点了点头。赵颖定了定神儿,然后点头。老人开始轻轻说出一个单词,这个词肖伟听懂了,是韩文一二三四的“一”,停顿一下,老人又轻轻数到“二”,再次停顿,老人口中的“三”字一出口,赵颖双手随着猛然往下一压,同时老人双手向上一抬,“喀”的一声轻响,接着是一连串机关启动的声音。肖伟的心脏已经提到了嗓子眼,抢上前去,但盒子似乎并没有打开。

  看了看老人与赵颖,只见两人的表情极为凝重。老人再一次向赵颖点头,而赵颖则闭了闭眼,睁开眼睛,眼是一种极为坚毅的神情。停顿了大约五秒钟,老人再次计数,不过这一次数得很快。老人的“三”字一出口,两人同时动作,不同的是这次方向正与刚才相反,赵颖双手向上猛的一抬,而老人则是猛然往下一压。只听七八声响动之后,“啪”的一声轻响,第二层盒盖猛然弹了起来!

  这个日夜困扰着肖伟与高阳,让两人在这半年多以来为之废寝忘食的神秘红木盒子第二层机关终于打开!
  作者留言:至此为止,《天眼》第一卷第一部分《生前身后迷》结束,休息两天,8月18号开始连载第二部分《奉天惊天大案》。
  百步
  日期:2006-8-21 16:55:00
  第一章 八大牌坊
  奉天地处浑河之北,自古即为关外重镇。相传远在三皇五帝之时,此地便已筑城屯兵。明朝末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将国都从辽阳迁至此地,史称盛京。公元一6四四年清兵入关,十三年后统一全国,即在盛京设奉天府,后遂有奉天之名。
  这一年已是民国二十三年,东三省早就沦陷,奉天城亦落入日本人手中。这一日正值暮春天气,华灯初上,位于奉天城北的八大牌坊内,依旧是阵阵丝竹欢笑之声。各家院子门口站满了卖笑揽客的姑娘,不停地向路人挥动帕子,抛着媚眼儿。各楼的茶壶们也里里外外忙碌着,大声地吆喝,其间夹杂着院内喝酒闹曲儿、猜拳行令之声,当真是笙歌处处,好不热闹。

  位于八大牌坊东首最大一家妓院,颐晴楼的一间包房内,两名青布短衫的汉子正每人怀搂一名妓女,坐在桌旁大吃大喝。左手一人三十岁上下年纪,瘦小枯干、獐头鼠眼,嘴边留着两撇髭须。右边一人大约二十七八岁,身材高瘦,干净利落,头上戴了一顶毡帽,帽沿儿压得很低,看不清面孔。只见两人你来我往,酒到杯干,都已有三分醉意。

  正喝到兴浓,房门突然被人撞开,一个青衣绿帽的大茶壶急匆匆冲进房间。
  屋内众人都是一愣,唱曲儿的歌妓也停下了手中的琵琶。那身材高瘦的汉子脸色微微一沉,大茶壶已径直冲到桌前,慌里慌张喊道:“七爷十爷,不…不好了,阎二爷来了!”
  两名作陪的妓女听见大茶壶这话,抬眼看了看桌旁的二人,顿时脸露惶恐之色。一边伺候的清官人也是一惊,一杯酒斟到一半儿,酒壶停在半空,一时间房内鸦雀无声、一片寂静。
  那被叫做“七爷”的瘦小汉子翻了翻白眼儿,显然不明所以,瞟了瞟屋内众人的神色,斜眼问道:“什么他妈阎二爷,关我屁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