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一番感叹之后,于小阳又忽然呵呵一笑,拍拍王海的肩膀,“不过呢,兄弟,看在那个份上,你懂的,我会尽力帮忙,不过你也不要要求过高,能多弄点医疗费也不错。”
刚刚被推倒谷底,现在又有了点希望,王海激动地说:“于警官,我听你的,你说该怎么做?”
见到王海之前,于小阳曾经跟我有一段对话。他说:“华仔,你说刘大明为什么拒不到案?”
我说:“人家有背景呗,关系社会,没办法!”
照理说,于小阳比我更了解人情世故,但他却摇了摇头,“不对,现在是法治社会,这家伙之所以敢于拒不到案,是因为王海只断了一根肋骨。华仔你说,如果王海断了两根肋骨,他还敢不敢拒不到案?”
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根据伤情鉴定标准,一根肋骨骨折属于轻微伤,而两根肋骨骨折那可就是轻伤了,轻伤就属于刑事案件。如果这是一起刑事案件,我们就可以直接对刘大明实施强制手段了。即使暂时抓不到他,也可以把他列为网上逃犯。如果刘大明被列为网上逃犯,那就要被全国追逃,不管他躲到哪个省份,当地公安机关都会在第一时间将他缉捕归案。现代社会住旅馆、上网吧、坐飞机、办理存取款业务、甚至各种会员卡都免不了要登记身份信息,而一旦登记身份信息,公安机关的大情报系统就会发出报警,可以说天网恢恢,逃无可逃。除非你扔掉手机和身份证,断绝一切社会联系,一个人浪迹村野,过叫花子的生活。但犀利哥事件告诉我们,叫花子也是有人关注的。有一次,我们通过信息研判得知,有个网上逃犯的女儿在邻近区县一所中学读书,于是驱车前往,企图从他女儿嘴里套出逃犯下落。哪想,到了学校一打听,有三四个区县的公安机关都来摸排过了。你看,为了争业绩,公安机关也不是吃闲饭的。作为罪犯,逃跑始终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像刘大明这种有老婆、有孩子、有稳定工作的人,就更不可能敢于做网上逃犯了。
于小阳抓住了案件的突破口,而这个突破口必须从王海这儿打开。
于小阳跟王海说:“问题的关键就是你只断了一根肋骨,若你断了两根肋骨,事情就好办多了。”
王海噌地站起来说:“为了整死那个狗日的,俺愿意再弄断一根。”果然是个愣头青。
于小阳当然不可能干这种傻事,这可是制造伪证。他的策略只能是制造假象,打的是心理战术。古往今来不乏制造假象克敌制胜的例子,诸葛亮一曲空城计就是典范。我什么也不干,一样可以让你乖乖就范。
于小阳问王海:“现在有谁知道你断了一根肋骨?”
“除了陪我去医院那哥们,就只有我堂姐。”
“回去跟他们说,你不仅8号肋骨骨折了,9号肋骨也折了,明白不?也跟你同事透露下,我们肯定要查办刘大明。”
王海回去跟她堂姐说了一下,又跟他最要好的一个同事透漏了一下。你知道,越是小地方,人越八卦,消息传得越快。不出三天,王海断了两根肋骨的事情就传到总经理黄德学那儿去了。
黄德学跟他的律师一打听,不得了啊,断了两根肋骨那可是刑事案子,要被判刑的呀。
黄德学立即通过人情关系找到分局一位副局长。副局长一听是刑事案件,叹口气表示爱莫能助。要知道,制造冤假错案那可不仅是摘帽子的事情,很可能是掉脑袋的事情。而且公安局又不是只有你一个副局长,谁都不想给竞争对手留下把柄。事关自己生死,即便是亲儿子,也得掂量掂量,何况一个酒场朋友。所以,于小阳此招一出,乾坤扭转,局势立马从被动变为主动。
不出两天,刘大明主动给于小阳打来电话,“于警官,你好,先自我介绍下,我是刘大明,王海那个案子…”
于小阳打断他的话,“我不跟你电话里罗嗦,要说案子的事情就到所里来说。”
刘大明带着讨好的笑,“于警官,你看,当时费警官跟我说要调解此事的,我今天刚从外地赶回来…”
“这个不是哪个人能说了算的,要看法律允不允许调解。”说完于小阳就挂断了。
挂电话这动作很酷。这告诉刘大明:违法必究,执法必严!本警官要秉公办事。你惨了!跟我套近乎也没用。你不是不把派出所放在眼里吗?现在就让你知道什么是求助无门。
日期:2012-08-18 16:32:52
皆大欢喜:把你卖了还要让你帮忙数钱
刘大明感觉到了事态的严重性,这给他一个警告:别拿警官不当官员。他立马去找他妹夫黄德学求助,黄德学赶紧把电话打到所长李启华那儿。李启华又把于小阳叫到办公室,说:“能调解尽量调解,不能调解就依法查办。我这张老脸值不几个钱,关键是不能徇私枉法。”
刘大明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要知道,他可是有正规编制的人,根据国有企业管理规定,判过刑的人要被开除公职的。一个没文凭的人混到科长不容易,四十多岁了再去谋出路更不容易。他立即打电话给费逸山,求他引见于小阳。
费逸山接到电话,惊讶得不得了,看来年轻人不可小觑呀。
看在费逸山的面子上,于小阳在栖凤斋会见了刘大明。刘大明赶紧点菜、点酒、点烟,但于小阳摆摆手,“我已经吃过了,连水都不需要喝。”
十几年前找人办事必须请吃鸡,后来找人办事必须请嫖鸡。以至于没有鸡办不成事,没有鸡你说再多好话也是无稽(鸡)之谈,有了鸡自然要见机(鸡)行事。不过现在社会风气有所改变,虽然网上始终有人质疑警察队伍的纯洁性,但就本人所见所闻,吃拿卡要、徇私枉法的现象非常少见。既济派出所从所长到民警,基本上算是风清气正,身为知识青年的于小阳就更严于自律了。
于小阳的严于自律给了刘大明很大压力。不过有费逸山在,就冷不了场。“老油子”都是“润滑剂”啊!于小阳可以不买别人的面子,但是绝对不能不买费逸山的面子。师徒如父子,年轻人不能不知天高地厚啊。从另一个方面讲,费逸山其实是于小阳办案策略中的一枚棋子。毕竟于小阳摆的是“空城计”,用的是心理战术。该案毕竟不是刑事案件,于小阳最终还是得找个台阶给自己下。费逸山给他提供了这个台阶。
于小阳最终软下来,“刘大明,若不是看在费老师的面子上,我是绝对不会给你讲情面。”这句话一举三得,费逸山实现了自身价值,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刘大明见于小阳松动了,也感动得想流鼻涕,另外他自己也开始下台阶了。
于小阳继续说:“现在案件情况还不明确,原则上我们不依赖医院的病历,最终结果以司法鉴定为准。司法鉴定要在三个月之后由受害人主动申请,由分局法医室鉴定。所以啊,刘科长,你若想妥善解决此事,目前只有一个法子。”
于小阳说到这儿,故意顿了一顿。
刘大明焦急地问:“什么法子?”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