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门棺》
第21节

作者: 木僮
收藏本书TXT下载
2012-1-8 22:10:00
  陈学文再也坐不住了,他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般急得团团乱转,现在马上就到酉时了,距离大肚子红衣女人要求的交货时间只剩下不到四个时辰了,然而,何六叔承诺的七口棺材在哪里啊?
  就在陈学文濒临绝望的时候,何六叔却迈着四方步胸有成竹地回来了。而且他不是一个人,他的身后还紧跟着七口匀速移动的黑漆棺材。
  当然,棺材是不能自己移动的,除非有人抬。此刻,每口棺材前后左右都有十六位面膛黝黑的精壮汉子抬着大扛。

  七口棺材,一百一十二名杠夫,一条长蛇般的队伍浩浩荡荡开到陈记棺材铺门前。
2012-1-9 20:37:00
  事先已经接到伙计通报消息的陈学文,早就一脸狂喜地奔出大门,欢天喜地地快步上前,伸出双手迎接何六叔:“六叔,六叔,可把您给盼回来了!”
  何六叔淡淡一笑道:“少东家,您要的七口棺材一口不差,全都在这儿了!”说完,他一回身,对后面的人打了个手势,拖着长腔高声喊道:“落……杠……!”
  七口黑棺齐唰唰放在地上。闪亮的黑棺、威武的壮汉,合成一幅颇为壮观肃穆的图画。
  何六叔不无得意地对陈学文说道:“少东家,我特意每棺请了十六杠,您看,不寒酸吧?”
2012-1-9 21:04:00
  陈学文的喜悦之情已经顺着额角溢满了整个脸庞,他连连点头道:“不寒酸,不寒酸。”
  原来,照当时老昆明的规矩,棺材铺做好的棺木送去死者家的时候,是一定要请杠夫来抬杠的,按照棺木的材质和重量,请的杠夫数目是有所不同的。一般的松木杨木这种便宜材质,通常是请四名或八名杠夫,而杉木之类稍稍质地好点儿的棺材,则请十六名杠夫,这八人抬和十六人抬都称为小杠,而扁柏木等重材则用二十四名杠夫,称为中杠,对于上品开化涂杉甚至是极品阴沉木的棺材,则要用三十二人抬的大杠,要的就是那宏大的场面和壮观的气派。

2012-1-9 21:39:00
  而这七口槐木棺材,按说不是啥稀罕木料,一般每棺八人抬就足够了,不过,既然这买家已经付了那么高的价钱了,他们做事的自然就要把场面做得好看点儿,何六叔每棺请十六人抬也是会做人的表现,陈学文看在眼里,心里头自然也跟着高兴。
  陈学文顾不得与管家寒喧,春风满面地走到第一口棺材跟前,拱手对抬杠的众杠夫道:“众位兄弟辛苦了,时间尚早,请大家先到店内喝杯淡茶休息休息再走不迟。”
  话音刚落,当先一位杠头模样的大个子便摆出一副不高兴的样子,瓮声瓮气地说道:“我说掌柜的,您这趟活儿可不好抬哟,您看看,我们兄弟们可都被大漆给‘咬’了。”
2012-1-10 14:45:00
  说着,大个子杠头和周围的几名扛夫不约而同地将裸露在外的胳膊伸到陈学文眼皮子底下,陈学文定睛一看,上面全都伏着一片醒目的红疹子。
  大漆怎么还会咬人呢?是这样的,被大漆“咬”了是句行话,说的是大漆过敏了。中国旧时候给木家俱上漆,上的都是大漆,棺材也不例外。何谓大漆呢?就是从一种天然漆树上割取的漆液,大漆属于天然漆,无毒,可是有些人接触到大漆会皮肤过敏,甚至闻到大漆的味道也能起疹子。过去“漆”字又写作“柒”,柒是指柒天,一般来说,大漆过敏的症状期就是七天,七天后,过敏现象大都能够自然痊愈,无需进行特别治疗。

  不过,大漆“咬”人,是来源于未干的大漆,而完全干固后的大漆,是绝对不会“咬”人的。
2012-1-10 16:15:00
  陈学文伸出手去轻轻拂拭了一下第一口黑棺的外皮,当他收手回来之后,脸上立刻显露出诧异的表情。
  陈学文觉得刚刚与棺皮的触手处湿湿的潮潮的,很显然上漆的时间不会超过两天。当然,短短三四天时间内能把这七口棺材赶制出来再赶得及上一道大漆,就已经相当不易了,完全在情理之中。
  然而,陈学文的诧异并非来源于未干的漆面,而是因为他觉得刚刚自己手指碰触棺面的感觉有些异样,究竟哪里不对,一时之间他又说不清楚。

2012-1-10 17:14:00
  陈学文面上的疑惑并未逃过管家何六叔的眼睛,他迅速来到陈学文身边,低低叫了声:“少东家。”
  陈学文慌忙答应着抬起头来,只见何六叔一边朝陈学文使眼色,一边向大个子杠头那边努了努嘴。陈学文立时会意,马上对着各位杠夫高声喊道:“众位兄弟们这趟活儿不容易,辛苦费我陈学文再加一倍。”
  杠夫们顿时齐声叫好,各个脸上都是喜形于色,就连刚刚满脸不悦的大个子杠头也率领众杠夫拱手过顶道:“谢掌柜的!”
  言毕,大个子杠头便带着十几个亲随簇拥着陈学文和何六叔二人走进陈记棺材铺,其余的杠夫们则在铺子门前席地休息。

  由于忙着和众人应酬,陈学文很快便把刚刚触摸棺材时那一闪而过的疑虑抛到脑后去了。
  事后想起,他一直追悔莫及,如果当时他能多想一想,也许后来的悲剧就不会发生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