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3-09-07 22:56:00
正值改革开放,南下做买卖的如过江之鲫,凡是有些头脑的都趁机捞了一把。高长胜此时已经在南方工作了一年,从考古所出来的他本来对经商不太懂,但是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磨爬滚打以及一些朋友的帮助,生意虽说不算红红火火,也称得上风生水起。
高长胜的性格其实非常适合做生意,为人幽默仗义,头脑灵活,结交下了许多商场上的好朋友。大家也都互相往来称兄道弟。
一日,他的一个朋友从北京回来,来到了他的住处,说在北京的古玩市场上淘到了一个古董,让他鉴定一下真假,这个淘古玩人特别的相信高长胜,俗话说鉴定古董一靠看,二靠摸,二靠经验。高长胜考古多年,做的不仅是挖掘古墓,探访古遗迹,而且那个时代有时还担负着收古董的任务,所以与各种各样的古玩打了不少的交道,见多识广,虽然不是特别的古玩鉴定专家,但是靠着看看摸摸,一般来说真假都能判断个八九不离十,他拿着这个大浅红颜色的瓷碗。摸了摸,感觉到鼬质细腻光滑,胎子品相非常的好,看了看感觉应该是乾隆时期的胭脂红瓷碗,乾隆时期的瓷器工艺非常高超,无论是单色釉、混合彩瓷都足以令人叹为观止。胭脂红应算是此时期极具创新意义的代表性彩釉之一。胭脂红不同于以往御厂制瓷时所用的铜红和矾红,它是一种以金着色、带有紫色调的粉红色,由于釉中含金,因此也常被人称为“金红”。 色泽非常的漂亮。
观摩了一会,高长胜笑着对着朋友说道:“大哥,这应应该是件真货色。要是花钱不多的话,存几年你又赚了。”这个朋友乐呵呵的谢过了高长胜。
高长胜把他送出了大门口。
其实高长胜本人除了做生意,自己偶尔也溜溜卖古玩的地方,买一些古董收藏。也算是对以前工作的一些留恋。
日期:2013-09-07 23:20:00
正在这时,一个邮递员走了过来,说道:“你是高长胜先生吧,”“嗯,对,”这里有你的一封信。高长胜一边说着谢谢一边伸手接过了信件。他看了看信件上的地址湖北省某某地,凭信件上的苍劲有力的草书似的字迹,其实即使不看名,就知道了是何大壮的信件。
自从高长胜来到南方安顿下来以后,就写信逐一把地址告诉了以前的老朋友,当然也包括何大壮。不过他并没有跟无关人员说关于在新野考古的任何事情,那是属于保密的。他对何大壮说的是考古所调派到南方工作。也并未提过林颖的任何事情。
高长胜看到了这封信,就有如看到了几年前的何大壮,不知道何大壮现在的情况如何。
高长胜看了看这个黄色的信封,不知道何大壮这回邮来的又是什么。他走到屋里,看了看信件。信囊鼓鼓的,似乎装的纸还挺多的。
“不知道大壮写这么多信纸究竟又是什么事?”高长胜想着,就坐在书桌旁边,顺着一头慢慢的撕开了这封信。
信封里有两张纸,其中一张应该是非常大的一张纸叠在了一起,另一张纸上写着字迹。高长胜首先读了读这封信,
“大哥,你好,最近一切都好吧……”先是一番客气话,信中接着叙述道“不久前,在神农架的一个湖泊之中,有个猎人的一条猎犬被湖中的东西拽入了水中……之后大意就是叙述了一下他们抓湖怪的事情。
最后在信里接着说道:“大哥,我们没有打捞到水怪,但是打捞到一些碎石板,在石板上有一些图案,经过拼接之后发现这幅刻画的图案很奇特,我看着像一个人的头部,不过也不敢肯定,还有人说是山神的图案,说是古董的,大家看法都不一样,因为石板还应该有一些碎片在水里,所以这个图案不是全的,我估计也就是三分之一左右。我用纸把这个拼接好的图案拓了下来,想让大哥给鉴定一下到底是什么。
弟何大壮。”
高长胜看完这封信总算明白了,原来另一张厚纸是拓的那个石板上的图案。
日期:2013-09-07 23:32:00
高长胜打开了那张纸,在写字台上平铺了开来,这张纸约有半米见方,非常褶皱,高长胜展平了之后,用东西压住了四角,仔细的观看了起来。
粗粗的一看,这纸上拓下来的确实是一个人的模糊头像,不过高长胜端详了一会一下子愣住了,这怎么可能?!
他用急忙用双手压了压这张纸上的弯折之处,使它更加平整。
像,确实像!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