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世书:前世今生》
第37节

作者: 余新安
收藏本书TXT下载
2012-1-31 22:48:00
  第六十章 叠影儿
  看过佛教经典的人都知道,里面提到一个彼岸,那是修行的终极目的之所在。佛具六通不死不灭,指的就是这个。不管你是修行也好,还是修凡世福缘也好,到不了岸,那就得从头来过。
  对于亡魂来说,彼岸就是阴司路了,福缘不深,缺乏供奉,香火不够,或是没有后人送你,那就休想过去。在黄汤里泡着,跟不会游泳的人溺水似地,流离在世间成为孤魂野鬼的也不少见。
  老话常说做事要有门有路,什么样的门进什么样的家,什么样的路去什么样的地方,都得有一定的规矩。当然了,你要满山遍野乱跑也没人管你,那是自讨苦吃。

  阴贵人受人香火,保人平安,本身就是一种福,有取有舍,跟凡世夫妻是一个道理,只不过没有男女伦常罢了。死后成了孤魂,还有人找你当贵人,那得多大的福分。道理虽然在这里,也不是谁都明白,因为不管你是人是鬼,都得有个七情六欲,爱恨贪嗔痴,否则早就超脱到彼岸,享受极乐,或者成为陆地神仙,逍遥自在了。
  对于阴物,可不能以人世常情来揣摩,沈家这阴贵人凶恶难缠,也在预料之中。好在它也识趣,得了好处,便乖乖的去渡它的阴河了。
  沈四将阴贵人送到岔路口,就在土地神位一旁将冥帖、纸幡等一咕噜烧了,也算告个了结。人都死了那么多年了,还想要锣鼓开路,那就是妄想了,这年头可没人这么慷慨大方。
  送走了这个,家里还躺着一个,连魂都没有,还得去找回来。我们说鬼迷眼、叠影儿,那是鬼物本能的手段,乃是用阴间秽物所行的藏污纳垢的把戏,跟瞎眼老头的障眼法,以及木匠的上天梯都不一样,它们可不会术法一类的神通。
  那媳妇被阴贵人用秽物遮了亡魂灯,就如同走夜路丢了火把的人一样,懵懵懂懂的,分不清个东西南北,想回都回不来。
  这边尸骨没了亡魂的支撑,全身变得青紫一片,似是马上就要腐化一般。从来只听说过鬼回头,没听说过尸骨回头,已经葬下去的尸骨又摆在堂前,那可够瘆人的。

  舅舅对沈况说:“这姑娘的魂还不知道在哪飘着,得把她唤回来,不然这尸骨也拿不出去。”
  沈况早被地上的尸骨瘆得一身鸡皮疙瘩,忙问道:“该怎么办?”
  舅舅说:“活人引路,死人点灯。”说着写了那媳妇的冥帖,张手搓成一条,取了盏明灯,将灯芯拔掉,换成冥帖做灯芯,末了对沈四道:“伸左手来。”
  沈四不明所以,战战兢兢地把手伸到舅舅面前。
  舅舅用朱砂在他掌心画了道符,又把明灯递给他,转头对沈况说:“往西边走,三步一拜,逢三九之数就喊她的名字,灯亮了就回来。”

  沈况也明白招魂的套路,连忙取了香纸,带着沈四出了门,往西方走去。走了三步,沈况点一支香,燃一叠纸,后面的沈四拜了一拜,就喊:“刘金花,回来吧——”
  沈四不知从什么地方学来的鬼腔调,压着嗓子,声音拖得老长,嚎丧似的,听得人毛骨悚然。
  舅舅带着我在后面慢悠悠地跟着,旁边的人家见了,知道这是在做鬼事,关门的关门,回避的回避,一阵鸡飞狗跳。
  差不多拜到了斩龙坳口,那冥帖灯芯忽然微微一亮,亮光很暗,也不是明火,倒像是隔了纱布的萤火虫的光。沈况父子见明灯亮了,赶忙停了下来,用手捧着,生怕它熄了。
  舅舅笑了笑道:“这是魂灯,风吹不会熄的。”
  两人反应过来,发觉自己有些风声鹤唳,干笑了下,便带着明灯回了家。
2012-2-4 20:09:00

  第六十一章 油泼鬼
  舅舅将魂灯放在那媳妇的手中,让她自己捧着。幽幽的微光映着惨白的尸身,显得分外恐怖瘆人。
  冤鬼请进门,来世再翻身。前面说了,年轻人横死枉死的,福祉微薄,鬼日子过得很是惨淡。当时普遍都很穷,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家里才煮点好吃的。吃饭之前,摆上碗筷,焚香燃纸,家里男主人叫声老人家请吃饭,让先祖们先吃过。
  拿这媳妇来说,不过二十年华,即便是死了,你也当不起沈况一句老人家。亡魂吃香火血食可不是随便吃的,请到谁就是谁的,这就是规矩。这媳妇被阴贵人偷了买路钱,最后一点阳世福都没了,不用说,做鬼都不得安稳,真正只有来世再翻身了。
  舅舅对沈况说:“这孩子今世福薄,阴司路难走,不过来世会有一场富贵,安置得好,对你们沈家后世还有照顾。”
  老太太比较笃信这个,听得一点安慰,喃喃道:“这孩子——”说着一阵哽咽,似乎就要掉下几滴老泪来。
  沈况两口子青着脸,垂眉丧眼的,不知道是被折腾得累了还是别的什么原因。想了想,沈况对舅舅说:“大表哥,你只管办吧,家里香纸都有富余,莫要委屈了她,日后还要回来生点是非。”

  舅舅叹了口气,鬼事做到这地步也是无奈。今日活生生,他日变阴魂,今世福享不成,只有去期待那渺茫未知的来生了,好歹也是一个念想。
  我们逢年过节请先祖吃饭,清明上坟扫墓祭祖,做鬼事的时候打斋祭鬼,都有一定的规矩。其中包含了一条神性的隐喻,那就是三世合一。
  道家先贤修行讲究个天人合一,对于普通人来说,那就是人鬼合一。前世福今生享,今生福来世享,不管做人做鬼,前世今生的福缘都不间断,由此构建出一条贯穿三世的命理观。自古以来,任何鬼神、命理思想都脱离不了三世合一这个根本,除非你不相信因果循环,不相信人有来生。
  我们将先祖送上神龛,整日里香火、斋果地供奉,也是希望先人在托化的时候能有个好去处,日后也好福荫子孙,保宗堂万代流芳。
  待沈况重新摆好了香案,舅舅拿出几本经书,坐在案前,叫我在一旁敲钹,自己便念起经来。
  一般送葬道场里不讲念经,讲的是打道场,打多少本书。经书都是往生经一类的,锣鼓一响就开始念,念完锣鼓就停。一本经书可以分几段来打,也可以一口气打完,打的过程中不能有停顿,碰上拗口的,或者有生僻字的地方,也要嗯啊咿呀地含混念过去。
  打道场是送葬中最讲究功夫的地方,但凡是学这一行的,没有个几十年的博闻强记,轻易是不敢替人送葬的。
  舅舅左手掐着印诀,右手翻书,眼角微微扫过经书,便流畅地念了下去。舅舅翻一页书,旁边的沈四便磕一个头,烧一叠纸钱,像捣蒜泥似的。
  待到一本经书打完,月头已经偏西了。舅舅停下口来,叫我活动活动手脚,喝了口茶水,便又接着打。这时老太太和沈况两口子都熬不住了,便自行先去歇息,只留下沈四在那机械般磕头烧纸钱。
  又打了一阵,舅舅忽然停了口,望着香案,哼了一声。

  我此时两条胳膊都麻了,眼皮直耷拉,听见舅舅停了下来,迷糊地问道:“舅舅,不打了么?”
  舅舅摇了摇头,将戒尺搁在经书上压着,抬手在水碗中沾了水,弹在我的眉心,喝道:“天目神将,阴阳无界,开!”
  我只觉得一个激灵,睁眼看去,顿时将我吓得够呛,铜钹都差点掉了下来。只见香案前不知何时蹲了个黑衣黑裤的老头子,那老头脸上皱巴巴的,也看不出什么表情,一双枯木似的手正伸向案上那只用来添香油的大碗。他捧起一捧桐油就浇在自己的脑瓜上,桐油顺着惨白的老皮流了下来,绿幽幽,湿淋淋的,分外骇人。
  老头泼了自己一身油,似是得了什么好处一般,咧嘴阴森森地笑了笑,冲着案前正在磕头的沈四望了一眼,又继续伸手到油碗里捧油。

  舅舅笑了笑,示意我不要惊扰他,低声道:“厉鬼泼油,免去千刀万剐,这个人是个杀猪的,死前要受阴神折磨个十天半个月,惨得很。”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