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归虚空---与一位川藏318线相识妹纸的情感纠结》
第23节

作者: 魂归川藏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5-19 15:13:27
  下山的路比上山时看着更为凶险,各种S型转弯一个接着一个,由于下雪,路面异常湿滑,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冲出路面坠入深渊,而出发前又没有准备充分,车子并没有装上防滑链,在这样的雪地悬崖路面,唯一能够做的除了小心再小心驾驶,然后就只能暗自祈祷……,叮叮对我的车技一如既往的信任,没有显现出任何的紧张与不安,手持DV,拍摄下了这一段珍贵的视频,在以后的日子里,在我们关系紧张,在冷战的那些日子,每当打开这些视频,看着我们一起走过的路,看着要么同生,要么共死的这些经历,所有的浮躁,一切的气愤都会随之淡然,是的,两个人一起经历过生死,还有什么坎不能够迈过,但事实上还是有一道坎无法迈过,那就是男人的自尊心,可怜的自尊。

  随着海拔下降,漫天的雪花终于散尽,路面也不再湿滑,但是却越来越窄,这是一条硬生生从大山脊梁上炸出来的通道,靠山体一侧巨石峥嵘,由于炸药炸出来的石体不会很平整,巨大的石块倒悬在上方,感觉随时都会坠落。而另一侧则是看不到底的深渊,路边没有任何防护措施,车轮碾过,不断地有小石块滾落悬崖,久久听不到回音,确实让人毛骨悚然,无法想象这样的路面如果对面有车怎样避让,有谁敢于在此倒车,幸运的是我们一辆车也未曾遇到。

  幸运不会永远眷顾同一个人,这句话没过多久我便亲自验证了,转过一道山梁后,眼前出现一左一右两条碎石路,四周没有任何标识,视线范围所及看不到任何人或有人居住的房子,唯一不同的是左边路的远方山上有一个高高的转经塔,下车用脚丈量,两条路一样的宽度,没有任何参考价值,只能二选一了,各有一半的机率,我选择了左边,结果,很不幸……
  日期:2014-05-19 16:52:41
  车子爬到山顶的转经塔后与叮叮下车走了一圈,此刻我的体力与精力已经快到极限,腿也开始发软,以前在长途驾驶疲倦时都会习惯性的抽烟解乏,今天是为了叮叮戒烟的第五天,此时此刻,叮叮或者也看出了我当时的状态,车上正好还有盒烟,破例批准了让我抽一根平复平复心态。
  站在山顶惊喜地发现山腰处有人,这一路上老半天都见不到人,实在是郁闷之极。

  问的结果只是证明了我的选择错误,这是一条通往村子的路,村子的尽头是绝壁,没有任何出路,只能调头返回,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藏民告诉我们,村子里没有地方调头,实在无法想象,一个村庄,居然连找个让车辆调头的空地都没有,是的,对于在内地生活的我们来说,确实无法相信,但是在生存环境极其恶劣的藏区,这一切很正常,所谓的村子,不会像内地那样家家都有宅基地,藏民们不过是在悬崖边用树桩托底,前半部在路面,后半部在桩上,沿着路排过去七八户人家,对面就是山体。

  面对这个结果实在是万分沮丧,因为自己的选择错误,现在陷入绝境,眼下唯一的选择就是强行调头,倒车回去与自杀的区别仅在于是车头向下或者车尾向下。
  我下车向前步行了一段路,选择了一个这段距离内感觉最宽的路面,就在此地吧,成败在此一举,我坚持让叮叮下车站在藏民那等我,实在没有必要两个人一起冒这个风险,我不知道当时叮叮看我调头时是怎样的感觉,我想叮叮一定是很紧张的,紧张的站在那忘了将我这辈子最勇敢最搏命最漫长的一次调头给录下来,真的真的很遗憾。
  记得我考驾照时路考项目里有个科目叫作八米调头,我当时考的是B照也就是货车执照,七米长的货车要求在八米的宽度內四进三退不压线完成180度调头。而此时,我已经不记得有多少进多少退了,每一次打死方向后前进与后退只能用厘米计算,我选择的是车头面向悬崖,车尾对着山体,虽然每一次前进都直面万丈悬崖,视觉上会很恐惧,但是向悬崖倒车,却是万万不敢,更加没有把握。
  到达碧土乡时间是下午六点多,这里是今晚的住宿地,自早晨七点从察瓦龙乡出发,整整十一个小时,察瓦龙至碧土乡两者间相距:五十二公里。平均时速、每小时不足五公里。
  不管过去多少年,这一天的所有经历,五十二公里的不离不弃生死相依都会深深烙印在记忆深处,我相信:叮叮亦会如此。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待续精品推荐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