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4-14 14:10:00
第四章 白板之谜
陈旗开的确不知道白板到底代表什么,他爹的爹的爹的爹的爹的多少次方留下来的那本书中,也没说到白板到底代表什么深意,这些年陈旗开闲暇时一直不停地思考这个问题,但从来没有一点线索。
郑和留下一块什么也不刻的麻将,到底有什么意义?
或者这张牌什么含义也没有,什么都不代表。
又或者这张牌很重要,其实有个大秘密藏在里面,所以一点也不能透露,所以才什么都不刻。
陈旗开相信后者,他相信这白板中就是藏着一个秘密,极大的秘密。
2012-4-14 14:24:00
书呆子有书呆子的好处,就是能看见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因为他们够简单,他们的兴趣只在书上,通常当一个人专心做一件事的时候,他往往会看到比常人多得多的东西。
一个人一旦只对一样东西感兴趣,这个人不是天才就是疯子。
我们的主角陈旗开绝对不是疯子。
所以我们的陈旗开先生终于找到了关于白板的一点线索。
这线索还是从那本他爹的爹的爹的爹的爹的弟弟留下来的古书上找到的。
这个线索很重要,但这仅仅是对于陈旗开而言,因为这个线索别人根本不感兴趣,因为这个线索并不能换来金钱。
2012-4-15 12:42:00
陈旗开的叔先祖留下来的其实不是一本书,或者说严格意义上不能算作一本书,只是一本日志,一本航海日志。
其实,这本日志上面只是零零散散地记录了一些海上的见闻和航行的路线,当然,这些琐碎事件全都是陈旗开这位叔先祖陪同郑和下西洋期间的所见所闻。
各位应该都还记得吧,前面说过,陈旗开的祖宗做过明成祖时期的御厨,而且还因郑和是云南人,爱吃云南菜,所以被郑和带到船上一起去先后几下西洋。
可是,这位御厨的弟弟怎么也会陪同郑和一起下过西洋并写下航海见闻呢?难道说他也是御厨不成?
错了。陈旗开这位留下航海日志的叔先祖不是御厨,而是一位太监,还是专门服侍郑和的心腹太监。
2012-4-15 12:54:00
太监是什么人大家都心知肚明,有个当太监的叔先祖,当然就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所以,陈旗开的上几代先人从来不提这位太监前辈,而是把御厨老祖宗时不时地挂在嘴边。
陈旗开也是如此,他也从没跟别人说起这位当太监的叔先祖,包括对九牛,他都没提。
尽管陈旗开觉得这个当太监的叔先祖没有任何荣誉感可言,然而,正因为这位叔先祖这个太监的特殊身份,尤其是给三宝太监郑和做过亲随太监的身份,则更让这位叔先祖留下来的这本亲笔所写的日志有了更多的真实性和可信性。
这本册子唯一让陈旗开觉得有价值的是下面这些记录。
2012-4-17 12:12:00
第一,就在第六次下西洋的时候,郑和所在的帅船在一次大风浪后,与其他船只失散了整整三天,三天之后帅船重新与船队会合,可是主帅回来后心情十分不好,接连三天只吃云南菜,而且手中总是玩弄着一张麻将牌,而这张麻将牌,就是一张“白板”。
第二,日志的最后两页记载的内容是这位御厨先祖的儿子续写的。他写道,帅船回朝后不久,他的父亲,也就是御厨就神秘失踪了,下落不明。家人寻找多年,始终音讯皆无。
2012-4-17 13:38:00
第三,日志中最后一页还是御厨先祖的儿子续写的,内容是,自己的叔叔也就是这本日志的作者——那位郑和身边的亲信太监突发重病,临终前,他匆忙派人将自己的侄子叫到病床边,将这本日志亲手交到他手中,并郑重其事地告诫他,这本日志只能为陈家后代子孙所见,决不可对外人提及。同时,他还挣扎着想告诉自己的侄子一件事,看他的表情似乎这件事非常重要,可是,也许是他气息将尽,已无力言说,又或许是他心有顾忌,不敢明言,总之,这位亲信太监离世前最后一刻强打精神从自己枕头底下抽出一张写着墨字的草纸,以手示意,让自己的侄子把草纸上的字转记到日志上面,并且无论如何一定要将上面的内容牢牢记住,之后便两手一伸,撒手人寰了。这侄子事后仔细看了看那张有字的草纸,发现上面只有一首诗,字迹凌乱,似乎仓促而就。这位太监的侄子没读过多少书,也就从小跟着自己父亲耳濡目染地会炒几个菜什么的,所以才气十分不足,看来看去,也始终搞不懂这首诗里面所讲的含意,因此,只得把该诗老老实实地记录在叔叔留下的日志最后。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