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怪录------------中国古代那些稀奇古怪的事儿》
第48节作者:
子规引月 日期:2013-09-26 08:58:00
四十三 大唐惊魂夜
大唐,一个瑰丽而又诡异的朝代。
宝历年间,僧人法长在河南龙门寺出家,这天,他接到了老家的书信,让他回去帮忙收割庄稼,于是,他告别了寺内的长老及师弟兄。策马往老家郑州原武驰去。
连日的劳累,终于收粮归仓,乡亲们的脸上涎着笑意。法长也很高兴。
这天晚上,月明星稀,万籁俱寂。明媚的月光如水,倾泻在苍茫的麦野上。法长骑着马,缓缓地走在小道上,心情格外舒畅。
突然,胯下的马立住不走了,无论法长怎么呵叱还是鞭笞,马丝毫不再没有移动半步。马的眼睛向东望着,似乎看见了什么东西,他顺着马的视线往东一看,在离自己几百步远的地方,赫然立着个不明物体,初看有着古树般的颜色,正以缓缓的速度,向这边移来。
法长吓得连念佛号,大惊之下,几近从马上摔下,他连忙牵引着马来到十几步之外的树荫处。近近的,那东西飘过来了,大约六七尺高,竟然是一团白气。法长连忙揉了揉眼睛,还以为自己眼花,可是一想,不对呀,马是不会骗他的,因为他感觉到了马的战栗麦子割完以后,田野里无限空旷,而原本古树色之物,到了近处之后变成白色,更是令他惊惧不已。那白色之物带来了一股让人忍受不了的气味,比市场上的鱼肆的气味还要腥脏,令人作呕,而且它又发出连绵不断的声音,又像在呻*,在寂静的夜里,森寒刺骨。
它向西望了望,然后却飘走了。
法长对它是又惊又怕又好奇,于是便跟着它。
他骑在马上,亦步亦趋,始终和那物保持十来步的距离,只见那物飘到了那村民王某门口,攸地一下不见了。他伫立在门口,想看看这东西想作什么。
不一会儿,他听到院内有人一人大叫:"快来人啦,快来人啦,牛快要死啦。"他听到了一阵喧哗声。正当大家忙乱的时候,后堂有人说驴突然倒地也救不活了。院内一片嘈杂,呐喊声,哭喊声,,不绝于耳。
突然传来了一阵嚎啕大哭的声音,还有众人来回奔跑的声音。法长正准备敲门前去问究竟发生什么事的时候,门突然开了,一个人打开了门,满面惊恐,法长于是假装上前问,那人说,老家的小少爷死了,正说着的时候,一阵更大的哭声传来。那人连忙撇下他,关了门。
此后,至夜深,不断的,有阵阵哭喊声传来,由强转弱,慢慢地,慢慢地。到了天明之后,声音才慢慢地消失不见。
天亮之后,法长敲开邻居的门,把昨晚至今晨遇到的事和邻居们一说,邻居们连忙纠集了几个胆大的伏在门口听了好长—阵,屋内是不寻常的安静,大家壮着胆子,撞开了门。
只见房内,横七竖八躺着十来个人,他们都以怪异的姿势躺着,众人前去一看,气息皆无。
所有的家禽以及走兽,也全部死光。
这是个怎样的夜晚呢?
僧人所见的东西到底是什么。为什么邻居没有听到喊叫声?
很多时候,惊恐是无法用文字来描述的,你所看到的,可能是真的,也让你惊惧,最撇断怕是那亲眼目睹之后的心灵震撼。 对于村民王某家的惨案,仅仅通过一僧人的听觉来展示。可是听起来这个故事,却恍如让人心临其境,
让人无限遐想。(出《宣室志》)
僧法长河南龙门寺僧法长者,郑州原武人。宝历中,尝自龙门归原武。家有田数顷,稔则未刈。一夕,因乘马行田间。马忽屹不前,虽鞭抶,辄不动,唯瞪目东望,若有所见。时月明,随其望数百步外,有一物,如古木色,兀然而来。长惧,即回马走道左数十步,伺之。其物来渐近,乃白气,高六七尺,腥秽甚,愈于鲍肆。有声绵绵,如呻*,西望而去。长策马随其后,常远数十步。行一里余,至里民王氏家,遂突入焉,长驻马伺之。顷之,忽闻其家呼曰:“车宇下牛将死,可偕来视之!”又顷,闻呼:“后舍驴蹶仆地,不可救!”又顷。闻惊哭。有出者,长佯过讯之,曰:“主人有子十余岁,忽卒。”语未竟。又闻哭音,或惊叫,联联不已。夜分后,声渐少,迨明而绝。长骇异,即具告其邻,偕来王氏居侦之。其中悄然无闻,因开户,而其家十余人皆死,鸡犬无存焉。(出《宣室志》)
日期:2013-09-26 19:55:00
侄,本来是用作妻子的兄弟之女,古时候称诸侯之女,嫁给另一诸侯,则女家的姐姐则被夫家称为侄。《左传》说"侄其从姑"。现在我们称兄弟之子为侄,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以讹传讹的。
唐狄仁杰谏武后:姑侄与母子孰亲。 最早是见于这里。当然,称武氏的儿子为侄,是对姑姑来说的,这些个字,习惯成俗就好,如果写进文章,最好还是叫从子,族子一类来替代
-《菽园杂记》
日期:2013-09-27 00:07:00
四十四 鬼魅
后汉
汝南汝阳
西门亭馆舍
有个传说,住在这个馆舍的人,会被鬼以各种奇异的方式捉弄。有头发突然被剃光了头的,有被吓得精神失常的,各中种种,不一而足。
这天,有个在郡中作侍奉掾的宜禄人郑奇,因事要去西门亭。
夕阳西下,油纸碧车。
远远的,他看见了一个白衣袂袂的女子,明眸皓齿,远顾生辉,立于道旁。
"奴家家住西门亭,天黑路远,烦公子送一程,可好"清脆明快的关中女音,让郑奇很是不忍,本不愿意也变成一句:"小娘子快请上车,小可正好顺路"
女子连连称谢,郑奇只是笑笑,并不搭话。
此时,距西门亭约七里。
不多久,路便到了,郑奇下车,牵女子之手,正欲送到楼上,更卒将他牵至一旁说:"在不听闻此楼闹鬼,兄台还是不要去罢"郑说,我不怕。于是和女子一起上楼。
夜色如漆。
两人胼首抵脚,相拥而眠。
天还没亮,郑奇就起床走了,也没有注意身边
的女人。
吏卒上楼打扫,发现床上女人全身冰冷,似乎已死多时,吏卒大惊,连忙叫来亭长,亭长叫人敲鼓叫来附近的村民前来认尸,有人认出女人就是亭西北八里的吴家女子,死了还没埋,昨天晚上,正准备入殓却发现尸体前的长明灯灭掉了,等到再点上灯的时候才发现,尸体竟然不翼而飞。众人已惊吓了一个晚上,亭长于是让死者家属把尸体领回去。
。有个当郡是亭西北八里的吴家女子,刚刚死去还没埋。夜晚,女人尸体前的长明灯突然灭了,等再点上灯才发现’女尸不见了。于是女子他家把她的尸体领回去。
亭长狠眼训了顿郑奇就让他走了。郑奇上路之后,走了几里路突然感觉肚子疼,逐渐变得疼痛难忍,等到走到南顿的利阳亭时,已经痛得受不了了,终于死了。
从此以后,那楼就再也没有人,敢登上半步。
(出风俗通)
附上原文:
后汉时,汝南汝阳西门亭有鬼魅,宾客宿止多死亡。或亡发失精。郡侍奉掾宜禄郑奇休,去亭六七里,有美妇人乞寄载,奇初难之。然后上车。入亭,趋至楼下,吏卒白楼不可上。奇曰:“恶也。”亦昏冥,遂上楼。与人接宿,未明发去。亭卒上楼扫除,见死妇,大惊,走白亭长。击鼓会诸庐吏,共集诊之,乃享西北八里吴氏妇,新亡,夜临殡火灭,及火至失之。其家即持去。奇发,行数里,腹痛。到南顿利阳亭,加剧物故。楼遂无敢复上。(出《风俗通》)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