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失忆的这一年多,居然发现了人类文明起源的惊天大秘密》
第6节

作者: 尔果Ergo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低下头,慢慢地走到庭院最远端,回过身来检视教堂的右侧立面,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虽然视觉上看不太出来,但是能感觉到这里比刚刚的水平位置低了一些,就像走在一个小坡上。
  由于时间久远,教堂附近的地面发生了沉降,所以现在看起来,就像是先挖了个方坑,然后在坑里建了这座教堂。另外,由于地下水被过度开采,教堂的沉降现象愈演愈烈。如果连同方圆一百米的地形来看,教堂正好处在坡底的中心的位置。
  我突然想到拉利贝拉岩石教堂,建在一个大方坑中,教堂顶端与地面处于一个水平面。不知望海楼教堂会不会由于自然沉降,几百年后也有独石教堂那样的形态。现在看来,望海楼教堂仅仅沉降了十几公分,估计此生是无望得见了。
  教堂侧面这部分与教堂前壁的整修相比,明显糙了些。看得出来,教堂侧面在当初刚刚修建的时候,无论是立面的整体构造还是设计的精细程度、抑或施工的复杂程度都大不如教堂前壁的部分。从这里看去,就像个旧厂房或者大仓库。
  不过,这侧面的部分虽然看起来有些残破,但却保留了厚重的历史感。
  (历史上的教堂原貌)

  日期:2014-06-07 19:05:00
  【此时的我就像个来自异乡的游客,似乎快要忘了自己应该干些什么。】
  我围着院子走了一圈,仍一无所获,随手扒开那些碎木料烂砖瓦,也没发现任何有用的线索。虽然都是些旧砖旧木,但是整块的大青砖基本都碎成了小砖头,另外还有些不知是楠木还是榉木的木料,也都面目全非了。
  当我绕开那一堆未搭起的脚手架,准备进入教堂内部再做调查时,一不小心碰翻了脚手架旁边的水桶。地面太不平整,水桶轻轻一碰就翻倒了,整桶水哗的一声流了满地。只见水在地面上一直流,一部分渗入地面,另一部分则沿着斜坡继续流动,一直流向教堂。
  我沿着水迹走着,只听水轰隆隆地全部流到教堂角落的排水口里,就像无底洞。
  走到教堂角落的位置,扒开排水口的一大撮野草,排水口露了出来,看起来真是有些年头了。我从草堆里捡了块石头,顺着排水口丢了进去,过了十七八秒才隐约听到碰击排水井底水层的声音。
  这排水通道足有一百六七十米!
  刚要起身离开,我模模糊糊地看到了排水口旁边的青砖上好像刻着什么东西。然后我用手掌沾了些水,抹了上去,看到上面刻着一个老鼠的图形,但不甚清晰,老鼠的线条十分简单,几笔就勾勒出老鼠独有的特征,让人一眼就能看出。
  这种极为原始的图形勾勒,也许在北欧、中国西北、非洲、澳洲的某些史前岩画中可以寻得它们的身影。没错,它的确是与拉斯科洞窟[2]中的那些壁画的绘画风格相差无几的,只是没有色彩,如同中世纪版画一样,却不及丢勒[3]的作品那样繁复。
  【虽简约至纯,却暗藏玄机。】

  我当时用手推了推青砖,惊喜地发现青砖是可以挪动的,而这面墙上的砖,都抹得不太紧实,似乎这面砖墙可以被扒开。不料这时手腕上戴的一串白色砗磲佛珠,不知怎么的就一下就钩到了排水口,啪的一声,佛珠彻底断了,十余颗珠子哗啦啦滚到了排水井中。
  这是我当时身上的唯一值点钱的家当了,至于我为什么带着这串佛珠,我真的不清楚。但如果卖掉了,绝对是个好价钱,所以我懊恼得很。(不过在后续的调查中,我们也因此而因祸得福。)
  而就在此时,教堂后院拐角处传来了什么人正在交谈的声音。
  我立即起身,又穿上了“游客”的外衣,将自己的表情“梳妆”好。心在扑腾扑腾地跳,紧张得要命。我当时真的是没什么小偷小摸的经验。
  我故作镇定,用手掌轻轻地拍击着墙壁,学着游客们都常常会做的小动作。因为,游客们在游览的时候总是想带走点什么,或许只是建筑物身上的那点浮土。要不就是留下些什么,比如纵贯人类文明上千年历史的那句“到此一游”。

  随后,那两个交谈的人从我身边经过,没有发觉一丝异常。
  【我真是个好演员,也许就是北影毕业的。】
  我彻底松了口气,从侧门再次回到教堂,叫上艾德,一起离开了。
  也许神父看出了我那时表情上的局促,也只把那当做人们第一次进入教堂时,每个人脸上都会挂着的特殊神情而已。他一直微笑并注视着我们走出大门。
  注释:
  [1]. 一处位于埃塞俄比亚的世界文化遗产,建于12世纪。

  [2]. 位于法国西南部,一万五千年前的古人类壁画。
  [3]. 阿尔布雷特?丢勒(Albrecht Dürer):十五世纪德国著名版画大师。
  日期:2014-06-07 21:58:00
  先更新一部分,就不回复咯~
  ----------------------
  8.
  【当时获取到的线索,我们拼凑了一下,便逐渐清晰起来。】
  我们没有着急返回等在远处的车子,而是坐在河边,整理起那些凌乱的信息片段。

  当然,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和艾德都不愿就此离开阳光的沐浴与和风的吹拂。
  还有河中的鱼儿,河岸上的人们,那都是些不怎么常见的生命体。回到那个湿冷狭小的“鸽子窝”中将意味着在接下来未知的时间里,我们将不得不继续与微生物这种最微小的生命体共同生活,当我们想念蟑螂、臭虫那些小家伙的时候,那些在我看来已经非常完美的小生灵,可能将会出现在几百米之外的地方。
  画地为牢,一堵很难穿越的高墙隔绝了我们与外界。
  “你知不知道,这座教堂被烧后的重新设计和建造的成本是原来的将近三倍!”
  “三倍?他们疯了吗?”我的确有些惊讶,因为这是种很不合常理的事情。
  “当时我听后也是这样的反应。”艾德说道,“19世纪的时候,中国人反洋教的情绪高涨,所以法国人完全没有必要在老教堂被焚烧之后又花重金重新设计,并且原址重建一座新的大教堂,因为这个地点仍然在天津老城的附近,而非安全的租界内。”
  19世纪中后期,中国很多地方都发生了反洋教、反帝国主义势力的起义,比如太平天国这样的运动就不少,教堂被焚烧之后,的确没有必要冒着又被焚烧的危险原址重建,而且还要花重金重新设计。
  如果单单就宗教信仰而言,这可真是说不通的。
  “没错,火烧望海楼的灾难和轰动效应足够让他们引以为戒的了。”我当时的确开始怀疑教堂重建的秘密所在,而接下来艾德的话则将我的疑问升到了一个无以复加的高度。
  “如果说天津教案之后重建教堂是考虑不周的话,其实还有一件事没办法解释,甚至就更奇怪了。”艾德继续说道,“望海楼教堂重建后,在1900年又被义和团一把火烧了个精光,后来在原址又很快盖了起来。”

  “你是说,望海楼教堂被烧了两回?”我惊诧道。
  “是的,这是刚刚神父跟我讲的,他说这是信仰的伟大。但我看,这行为太难以理解了,绝对是脑子有问题。每次焚烧后都用比原造价高出数倍的资金重新建造,还要冒着下一次被焚烧的潜在危险。”艾德摇摇头,掠过河岸那一排梧桐树的风,此时吹抵他的刘海。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