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男人的郁闷》
第24节

作者: 漫游者四月
收藏本书TXT下载
  他抬起头来,扫视了一下坐得满满当当的人群,有这样热衷洋快餐的人们,肯德基的生意想不好都难,不过他们店里的环境和服务的确是一流的,这一点也许是中国的快餐店没法比的。
  当他的目光无意中投向前面靠墙角的一个桌子边的一个女孩时,不禁吃惊地张大了嘴巴,是李小芸,天啊,天下不会有这么巧的事情吧,他还以为是自己的眼睛花了呢,再仔细一看,真的是她,正一边吃,一边眉飞色舞地说着什么,和她面对的是一个男人,从背影就可以看出,是梁剑无疑。
  他感觉一根锥子狠狠地刺进了自己的心里,立即把他的心刺得血淋淋的。

  李小芸并没有发现他,也许是人太多了。他垂下头,捂住了自己的脸。
  “爸爸,你怎么了?”女儿见他有点异样,停下来不吃了。
  “没什么,你吃吧,吃完了我们回家。”他没有抬头,朝女儿摆了摆手。
  日期:2005-3-6 9:21:54
  23
  雨,雪。雪,雨。阴冷的天,湿滑的路,鸡年春节就这样给糟蹋了。
  朱品打着雨伞,排在长长的队伍后面,心情烦躁不堪。每年春节回老家什么都不怕,就怕回去的时候坐火车。这一张火车票能让人发疯,有时即使你等得发了疯也不一定能弄到手。原因很简单,中国人很多,你要回来过春节,别人也一样。你回城,别人也不例外。说中国人喜欢扎堆,在春运这短短的一两周时间内你才真正能体验到什么叫扎堆,如果你在那肮脏不堪、汗腥味十足、连过道上都坐满人的火车上呆过,你就能体验到这扎堆的疯狂和无奈。多少人为了这一顿年夜饭在来回痛苦地颠簸啊,也许只有中国人才会这样吧。交通运输部门肯定在没事偷着乐了,每年这时候他们到底赚了多少钱,也许只有上帝知道了。

  前面的队伍好不容易动了一下,朱品下意识地将脚步向前移动了一下。他的心里却充满了绝望,前面黑压压的人头似乎就是一座座越不过去的小山,这样排下去恐怕还得三四个小时。他上午八点就撑着雨伞来排队了,老婆和女儿安顿在候车大厅的一个角落,位子根本就没有了,那样子也跟那些拖着大包小包的民工差不了多少。临来排队的时候,陈玉兰还狠狠地锥了他一眼,那意思是说,叫你不要回老家过年,你偏要回来,花掉几千块钱不说,这坐火车回去还不定要受多少洋罪呢。他只能装作没有看见的样子,这时候即使陈玉兰上来掐他两下,他也不会有任何反应,因为现实就是这样,即使他是一名甚至在精神上可以高蹈的大学教师,但在通向那个自己谋生的城市的路上,他与那些一脸疲倦和困厄的民工们一样,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必须排队买票,必须把老婆和女儿送上那肮脏的拥挤不堪的根本不可能有座位的火车,熬上令人窒息的十几个小时,才能到达C城,回到他们那个苦心经营的小窝里去。

  他只是中国此时众多在排队买票的男人中的一个,此时人生的愿望简单而强烈,就是能尽快买上火车票,早点回去,回到C城就一切都好了。最起码不必在这凄风苦雨中苦熬了,虽然到了那里,原先的生活烦恼还潮水般涌来。
  男人总是能时刻清醒地意识到他所面对的现实,特别是在面对残酷现实的时候。如果自己能像村里的二顺子那样神气地开着一辆奇瑞车回家,拜年方便、脸上有光不说,这回来就不用这么早早地来苦苦排队了,自己开车回去想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小车里的环境肯定比火车上的环境好上几百倍,还可以一路播放自己喜欢的音乐和歌曲,老婆女儿坐在后面也肯定悠哉游哉,这样做男人肯定就比较爽了。

  自己苦苦地读了这么多年的书,甚至读到了研究生,可是连村里中学都没有读完的二顺子都比不上。二顺子在广东那儿先是打工,后来自己办了一个服装厂,现在已经是个不大不小的老板了,在广州买了房,又买了车,过年回来一副款哥派头,在麻将桌上更是财大气粗,那一张张粉红的百元大钞好像永远抽不完似的,就跟城里的那些提款机一样,把个刚刚脱离贫困温饱还没弄周正的乡亲们看得一个个都傻了眼。相比之下,他这个一肚子学问的大学教师就显得斯文有余但却穷酸十足了。现如今这世道,有钱就是硬道理,连曾经纯朴的乡邻们也变得很现实了,在他们的眼中开着白色轿车回来的二顺子就是有本事的人。那么泥泞的路,二顺子下了车,那皮鞋还是一个劲地贼亮,而他呢,就显得有点狼狈了,走进家门的时候,皮鞋已经差不多变成了雨靴,单就这一点,明眼人也不难看出,他混得的确是不如没念什么书的二顺子。

  暴发户,没什么了不起。尽管他在心里看不起二顺子,但此刻,撑着雨伞在F城车站广场排队买票的时候,他还是强烈地感受到了自己的失败。学院里也有好几个老师买私家车了,每天开车来学校的人正在悄悄增多。车子问题对很多生活在城里的人来说是仅次于房子的问题,现在的车价一降再降,十万块的车子也不错了。问题是房子问题没解决,车子问题就会遥遥无期,大家都知道,车子是买得起用不起的。他算是刚刚解决了房子问题,但那个房子还有一大半是人家银行的,按照常规发展,要解决车子问题没个十年八年是很难的,到那时自己也老了,即使开上车子恐怕连高速都不敢上了,回老家还得一样坐火车。

  自己也许就是挤火车的命,他想。但自己受点苦不要紧,一个男人让老婆孩子跟自己一块受苦就不对了。赵大海有什么才能,不就是单位好吗,可你一点脾气都没有,他就是每年开车回老家过年,那个潇洒劲头恐怕就是他再怎么在外沾花拈草,肖梅也只能忍着,哪个人不要脸呢,有钱有车回老家是最长脸的事情,傻子都知道一年在外不管挣没挣到前,回老家过年都一定要穿得光鲜一些。

  哎,这人活在世上,说白了就一个字,累。当然是指像他们这样没钱没车的男人来说的。这男人要是没本事,你到哪儿都得受气,回老家过年也不例外。朱品叹了口气,看了看灰暗阴冷的天空,感到浑身有点发冷。这眼下的环境,就是他人生现实的写照吗?
  他的前面有不少民工模样的人,他们的背影透着一股人生的寂寞和凄凉,但也有一种执着和坚定。他们有的千里迢迢赶回老家,甚至花了半年的血汗钱,只为跟老婆孩子、还有头发斑白的双亲吃上一顿团圆饭。现在,他们又抛妻别子踏上去异乡的征途了。他们没有任何关系,不认识任何人,只会老实地去昏天黑地地排队买票,一不小心还得被那些黄牛票贩子地痞流氓小偷扎上一刀,甚至掳掠一空。与他们相比,自己又有什么不满足的呢?圣经上说,有的还要加给你,没有的,连你原有的那点也要拿去。这就是残酷的马太效应,也是普遍的社会现实。中国有句俗话说得更形象,那就是锦上添花的人多,雪中送炭的人少。我们什么时候考虑过给那些在雪天里行将冻死的人送去火炭的呢?那些朱门里的人,那些豪宅的人,已经占有了这个世上很多的资源,但还有那么多的人源源不断地送去财物,你说这世上的人包括很多自认为知情达理的人,怎么就这么喜欢趋炎附势呢?

  “票买好了吗?”陈玉兰发来了一条短信。
  “恐怕还有两个小时,你和金金买点东西先垫垫肚子。”他立即回了一条。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