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一谈那些年我所知道的风水奇闻:风水异录》
第39节

作者: 祁连老鬼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10-14 14:20:00
  这下一个嘛,和尚光头娶媳妇。乃是临远一大怪, 我就为众位好好讲一讲, 小二,给我添杯茶, 好咧,先生,你稍等。一旁站在楼梯口听故事听的津津有味的小二赶忙提着茶壶往杯子里添, 快喝,快喝,喝了快讲, 众人催促不停。
  日期:2013-10-14 15:47:00
  话说这临远城外八十里有一法缘寺。寺中有一僧人,名曰悟道。 这悟道和尚生于光绪十九年。自幼家贫。这贫到什么程度,且听老夫说来
  日期:2013-10-14 15:59:00
  一般贫民之家那是无隔夜之粮,没暖身之被。可到了逢年过节还是能有口肉吃,这悟道和尚打小生下来没喝过他娘的奶。出生之时他娘就难产死了。他父亲为了躲避战乱,带着不满一岁的悟道就来了临远,可是这一没亲戚,而没朋友,人生地不熟的,虽有把子力气,可没人敢要他干活孩子小要喝奶。怎么办?这可就急坏了悟道和尚的父亲,于是逮着母狗母猪就挤奶,实在没办法的时候拿着地瓜掺着水打成糊放点树皮就喂给悟道喝,因为没有生计,一直也就在郊外搭个茅草棚子住着,逢着刮风下雨就往城里跑, 不为别的,就因为那棚子一刮就倒,还不如这城里人家的屋檐结实, 一晃时间就过了六年,人家孩子那是金锁银锁挂胸前, 最不济也有个铜钱压岁。 可这悟道是一天就吃一顿,还喝的是稀粥。连个名字都没有,父亲就是娃啊,娃的叫, 眼见实在活不下去了。这悟道和尚他父亲想了个法子,也是大多数贫困人家活命的法子。

  日期:2013-10-14 16:05:00
  那时候大清国还在。贫困人家活不下去啦,一般都是丢孩子。 可孩子也是命啊,自家的心头血,父母怎么舍得乱丢。一般也就是这样安排,生的男娃,要么进宫送去做太监。要么送去寺庙做沙弥。或者送去道观做道童,卖给大户人家做下人。 女娃送去当宫女。做尼姑,或者做个丫鬟,只要有人家要都能活下去。
  日期:2013-10-14 16:10:00
  按理来说这进宫当太监是最好的啦,你不看那魏忠贤,李莲英?这可都是一等一的大太监,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比当个宰相还风光,就是没后,可和尚道士不也是不能娶妻么,都是差不多, 可这临远离着京城远呀,饭都吃不饱,哪里还有盘缠去京城,思来想去还是送到庙里做和尚, 众位看官就要问了,怎么不送去做道士,当下人呢, 对呀,干嘛就是当了和尚,堂下众人一片叫喊声。
  日期:2013-10-14 16:16:00
  那说书老头停住喝了口茶, 这临远城没有大的道观,只有一个香火不错的法缘寺,这悟道和尚父亲,想着离得近,隔三茬五的还能去看看儿子,也算有个念想, 至于这给人当下人,就从来没考虑过,那大户人家的下人不好当,不光要做力气活,还会被任意打骂,要是失手打死了,那就是你命不好, 除了一些没有良心的人家卖儿卖女之外,是少有人愿意送给人家当下人的,所以这悟道就进了法缘寺。当了和尚。

  日期:2013-10-14 16:21:00
  当时正赶上法缘寺广收门徒,这悟道因为瘦小,看起来比较可怜,法缘寺的方丈心中慈悲,就收在座下,让他做了一个传令的沙弥。 因为排班论辈就到了悟字,所以赐了他一个道,希望他以后能够悟得法门,得菩提道, 这悟道和尚也争气,打小就苦读经书,研究武艺, 这和尚也学武啊?

  堂下一人问到,
  日期:2013-10-14 16:27:00
  这位客官有所不知,这有些皇帝确实不喜欢僧道,因为这僧侣道士不事生产却坐拥香火。 可后来这寺院却自寻了出路,这法缘寺是附近有名的大寺,占地十余余亩,拥有良田佳地百余亩,鼎盛之时有僧侣两百余人,平日里念经种菜,练习武艺,赶上灾年还布道施粥,名声极好。
  日期:2013-10-14 16:38:00
  这悟道进了法缘寺也是祖上积德享了福,因为天资聪慧,根性了得,最是得方丈喜爱,跟随方丈左右 十余载,可这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夕旦福, 就在这悟道被方丈批准回临远探望老父的一天,来了一群军阀。这群军阀本是路过,但听闻法缘寺香火鼎盛,便心生歹意,将寺里香火钱,跟粮食抢了个一干二净,,甚至连大雄宝殿的如来金身上的金粉都给刮了去,这出家之人讲的是慈悲为怀,你要抢便抢吧,没来就是没有的,如今失去也不觉可惜,可见他们竟然将佛祖身上的金粉都刮了去。顿时是怒从心起,化身明王,眨眼之间便打死打伤多人,可如今这年代,功夫再好也抵不过洋枪洋炮,整个法缘寺一天变被炸成了平地,连条狗都没剩下。

  日期:2013-10-14 16:47:00
  得知这消息后,最高兴的莫过于悟道的父亲, 本来自己还在琢磨怎么让儿子还俗回来传宗接代,现在法缘寺没了,儿子也不用回去啦, 可这悟道却念及方丈旧恩,想恢复法缘寺的香火,奈何这锦上添花常常有,雪中送炭无一人,墙倒自然众人推,这官府欺法缘寺无人把地给收了,城里的员外老爷也没有一个愿意捐钱的, 可怜悟道一身武艺,精通百经却无英雄用武之地。只要听从父亲的安排还了俗,但却发誓终生不留发,以报法缘寺方丈抚养之恩。

  日期:2013-10-14 17:10:00

  这城北有一户书香门第,老爷姓申,本来在京当官,可洋鬼子进了京城,皇上老佛爷却跑了,气愤不过,当即辞了官。摘了那头上的五品花翎,可这官是辞了,去哪里安身立命?
  有话说的好,富贵不还乡,犹如锦衣夜行。这申老爷就带着一家老小回了这临远城,俗话天子脚下高一等, 宰相门前七品官,这申老爷虽然没有了官身,可毕竟还是个进士,容归故里的时候全城的老少爷们,员外地主,县令主薄那是夹道欢迎,排了一里路, 闹得附近城里都知道临远城回来一个大官。
  日期:2013-10-14 17:21:00
  话头就要打这说起,这申老爷有一幼女已经到了二九年华还未出阁,别家姑娘破瓜之年便当了娘,自己闺女却还未出阁,急得这申老爷是到处请人做媒,可是却没有一家成事, 为什么啊, 为什么,堂下众人追问, 啪的一声响, 就因为这申家小姐自幼读了圣贤书。上通天文下知地理,才气过人,这寻常男子他看不上眼。
  日期:2013-10-14 17:30:00
  可却急坏了申老爷。于是便想了一个法子, 说道关键处那说书老头又停住了,堂下众人都憋着一口气,连那添茶的小二都停了呦呵。只有茶水入杯的声音, 那就是抛绣球。 可这申家小姐如何肯依,抛个正常人还好说。万一要是抛了个瘸子,或者三寸矮树钉。那以后可如何过日子。可这申老爷却又告诉这女儿。抛绣球是第一关,讲究的是个缘字,有缘千里来相会,抛中了那就是命中注定。 第二关就是相。 这一关由申小姐的娘亲来把关。看中绣球的人相貌如何。倘若不中自打发他点银钱就好。而在后面,还有第三关,这一关申老爷让小姐自己把关。由申小姐自己问三个问题,假若都过了自然是一家满意。皆大欢喜。而且这大浪里面淘真龙。也是个好办法。听到父亲如此精细的计划。申小姐默然点头。这第二日申家就放出了话,下月十五抛绣球招亲,将这规矩讲了一道,便静等着日子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