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尘录-- 70岁老人口述亲身经历,无私公开真实道术秘法》
第6节作者:
墨籬
例3 :十月初六10 点55分,求测朋友还钱否?推算结果为“留连”。断:目前无法拿回,不过,不久既可全部归还。几次去催讨均无功而返,过了将近一个月全部拿回。从这个例子分析,“留连”应为拖延时间很长。但从时间上分析10 点55 分很快进入午时11 点,留连下一位是速喜。虽然目前暂时无法拿回,但不会拖延很久,且全部拿回。因速喜表时间快且喜庆。
例4 :朋友九月初四未时求测明日上午找人在否?根据月、日、时推算结果为“大安”,断;明日七点左右能碰到,且在家未走动。九日初五晚上,朋友上我家谈起经过:因其所要找的人屡次碰不到(这几天约好见面的),且时常在丈母娘家,遂决定早上五点钟坐车以防晚了碰不到,后坐车到其丈母娘家,无人,问之亦不知在何外。遂急坐车到其本人家里,下车一看时间差几分钟就七点钟,赶到其人家里,那人正坐在家里等朋友来,时间刚好在七点多二分,正合“大安”,谋事主一、五、七,其人在家正合大安身未动之意神验。
例5 :朋友介绍某人求测开饭店吉利否?随机抽扑克牌为十,推算结果为“赤口”。正在这时,其人不小心手臂碰到沏好茶的杯子,茶杯落地,碎了,不吉之象。水为财,流走有破财之象,破财事小,弄不好还会有是非灾祸,‘赤口”加茶杯玻碎,其意自明,劝其不要开饭店,其人并未有所表示。过了半年左右,朋友谈起这件事,说起其人未听劝告,饭店开张后生意冷清,各种资用投入不少。后在某天因与客人结帐之事引起争端,被人报复,几人围攻殴打致伤,事情至今未了结。
日期:2014-11-27 20:47:00
第三章 秘闻
时光飞逝,日月如梭,一转眼间,五年过去了。这些年,全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国人民在***人的带领下成立了新中国,社会阶层被重新调整,自古未有之。当年的一个嗷嗷待哺的小婴儿现在也长大了,平平安安的度过了人生最初的美好岁月。低矮的土屋门前,时常可以看到一个老人脚边摆着一个古香古色的木盒,手捧着一本发黄陈旧的书籍对着一个孩子指指点点。孩子乖巧的坐在小板凳上,耐心的看着自己的爷爷,偶尔也调皮的到处跑来跑去。
“文成啊,你天资聪慧,命有善缘,注定是我道家传人,只是命途多坎坷,凡事要三思。现在我教你的这个东西你慢慢学,一定要记下来,我的时间不多了,陪不了你几年。祖辈传下来的东西,殊为不易,我们要好好继承下去才是。我手上这本书已经有好多代了,你要好好记住知道吗?”老人轻轻抚摸着孙子的头,语重心长的嘱咐啊。“哦,知道了爷爷。”孩子抬头看着老人斑白的胡须,调皮的伸手去拔。“老人讲孩子抱起坐在自己的腿上,手拿着书籍对孙子说道“以后的社会上有劫难,时势多艰,你要好好照顾好这个才是。你爸爸一直不同意你学这个,他还在计较当年的事,只是你命中注定了,躲也躲不掉。以后长大了,要好好的把它藏起来知道吗?家族曾经为了它家破人亡,付出了多少性命,千万不能让传承断送在我们手上。”孩子望着老人的脸,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老人轻轻的笑了笑。顺手把书包在红布里,从地上抄起一个旱烟袋,支在手上啪啪的抽着。夕阳照在他们的身上,背影远远的托在地上,不分彼此。威风轻轻的摇动着,风儿带动着门口梧桐树的树枝,树叶被摇晃下来,慢慢的往大地坠落。几只大公鸡欢快的追逐的树叶,寻找着叶子背面那一年丰收的果实,咯咯的叫着。
孩子怔怔的望着地上的木盒,调皮的伸着小胳膊去够。老人扶着他,微微变形的右手抓着孙子的手臂,让他把地上的木盒拿在手里。小孩来回翻动的,抬头看着自己的爷爷,低声的问道,“爷爷,这是怎么来的呀?”老人望着孙子幼稚的脸,微微地叹了口气。
老人抬头看着即将落下的夕阳,空气中的威风也渐渐的变得寒冷。旱烟袋被孙子碰翻到地上。烟筒掉落出来,未燃尽的烟丝挣扎着发出最后一点火星在一闪一闪。老人轻轻的把孙子放到地上,站起身来,一手牵着孙子,一手提着椅子往屋里走去。屋里简陋的没有多余的家具,一张桌子,几把椅子,一个炭火盆,一把蒲扇构成的全部。孩子跑出来,伸手捡起地上的烟袋,快步跑回屋放到老人手里。老人往火盆里添加着漆黑的木炭,手上扇子轻轻的摇动着,火光渐渐的从盆里升起。
老人回头望着孙子抱在怀中的木盒,伸手送兜里掏出烟丝塞进烟筒伸到炭火里点上。深深的吸了一口。看见孙子搬着自己的小板凳坐在自己腿边。老人笑了笑,开口对孙子说道。“这本书的来历说来话就长了,要从第一代的祖师说起了。”
日期:2014-11-27 20:51:00
“那还是明朝的事,明永乐年间,我们祖上有个叫赵广诚的人,住在邵阳府,就是现今的十堰一代。他自幼便父母双亡,吃百家饭长大的。喜好读书,十几岁便上京赶考,中了秀才,回到家里被举荐到县衙任职做师爷。只是他的性子为人正直,见不得不平事,百姓有冤屈他都会伸张,常常跟县里官员闹矛盾。
有一次县里要往上面送贡品。县里乘机把这个差事给了他,想把他调出去。于是他便领着十几个人带着贡品便去武汉府。途中在路上遇到一个老道倒在路边上,饿的奄奄一息的。广诚心善,招手让队伍停了下来。自己拿着水壶跟干粮走到老道跟前,广诚把老道士扶起来靠在松树上,递上水壶喂了些水,老道清醒了过来,接过干粮就吃了起来,广诚看老道过的也不容易,就把水壶放到老道身边,从兜里拿出一下碎银子送到老道手上,转身就往队伍走去。
老道站起身,从后面叫住了他。广诚回过头,对着老道作揖。道士渡着布,来到一众挑夫面前,沉声对其说道;“贫道看你们面色劳顿,想来长途跋涉,实在辛苦。不知其内所乘之物为何?”广诚走上前,开口对老道说道,“师傅,框中只是县伊大人上供所乘的俗物罢了。不敢劳师傅费心。”道士沉吟片刻,抬头对广诚说道,“大人不必多虑,贫道只想尽点心意,让大人略微轻松一把而已,而且看他们面色,似乎有小人与你为难,或许贫道能帮上一二。”广诚闻言大喜,上前一步开口对老道说,“道长有所不知,我原是县府一师爷,被人排挤担任此行,眼见交期渐到,出发时也被误了时间,所配人员不足一半,一路十分难行,众兄弟皆是有苦难言。如若道长不弃,还望能够帮衬一二,在下感激不尽。
老道哈哈一笑,伸手把胡须一捋,“这有何难,大人不必忧心,此事包在贫道身上。”于是道士上前,在挑夫肩担之上每人轻抚一把。渡步而回,转过身对广诚做一辑。“大人尽管前行,保管你能按时抵达武昌府,绝不会误了交期。只是大人将这批东西送达之后可要注意。”说完从怀里取出一块黄玉,伸手交到广诚手中。“大人这东西送达后,你可将此玉当场摔碎,口呼贫道名号,否则恐有大祸,贫道名唤长平,切记切记。”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