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生觉得很奇怪,因为每次小月一出门就看不见身影了,又说是他的邻居,难道是芍药花变的仙子。张生想了会,觉得是花神也好,花妖也罢,古书上不是有很多人妖相知的故事么,就算小月是一只妖怪,他也不会怕的,因为小月是那么的懂他的心,和小月在一起他可以尽情畅谈自己的理想抱负,看到小月专心聆听的样子,他的心里是那么的幸福,他知道经过这两天的相处,他已经爱上小月了,不知道小月是怎么想的。
2012-11-17 20:47:12
小月有几夜没来,张生每夜都焦急的等待着,长出了深深的黑眼圈,终于在一个下着大雨的夜晚,小月来了,全身上下都湿淋淋的。张生赶忙用毛巾给小月擦了擦,又给小月点上了炉子。小月说:“还是把你的衣服给我换上吧。”张生拿来了一套干净的衣服,小月穿上张生的衣服后更显得娇俏,过了一会,小月打起了喷嚏,感觉像是着凉了的样子。张生赶忙握住了小月的手,那手冰凉凉的,没有一点温度。张生赶忙把小月的手放在了自己的怀中。感觉到张生的怜爱,小月把头轻轻放在了张生肩上。两人柔情蜜意,当下就立下了一生的盟誓。于是自然的,两人有了夫妻之实。
过了不久,窗外的芍药花开始凋落了,小月的身体也变得越来越差,脸上的红润也渐渐褪尽,变成了一片惨白。张生很担心,想给小月找个大夫,但是小月阻止了,说那些大夫是治不好的。
2012-11-17 20:47:40
看着小月虚弱的样子,张生也是干着急。有一天门外来了一个道人,高喊着张生。张生有些烦闷,但还是出去接见了。那道人说:“你内人身体不要紧吧。”张生听到这话也是一惊,因为小月每次都是晚上才来,白天都没有出现过,自然也没人见过小月,这道人是怎么知道的。张生回答道:“有些虚弱。”道人又说:“她的病我能治。”张生喜道:“当真?”那道士说:“哪里不真,你既然夜夜和那女子相伴,没发现她的奇怪之处么?”张生道:“不管她多奇怪,她都是我的妻子,她不会害我,我也不会怕她。”那道人说:“她是害不了你,可是你害了她。”
原来小月是管花圃的匠人老杜的女儿,老杜只有这么一个女儿,所以对女儿很好,还给女儿请了女先生教女儿认字,小月长到十六岁害了痨病,就那样香消玉殒了。老杜很爱女儿,也很爱那株芍药,于是便把女儿的骨灰埋在了芍药花下,过了不久,老杜也死了,花匠也换了一个。因张生来了这里,花匠就去了张生家的花园里管那些花草,偶尔才过来照料一下。
小月死后,因魂魄吸了些芍药的精气,所以逃过了阴差的追捕。那夜小月出来看花时,被张生看到了,于是两人开始了这样一段恋情。张生八字硬,阳气重,所以不受小月阴气的影响,而小月却被张生灼热的阳气伤到了,所以才变得那样虚弱。
2012-11-17 20:48:05
听到道人讲了这些,张生心里很是痛苦,原来是自己害了小月。道人看张生凄楚的样子也有些不忍便说道:“我可以治好她,十八年后,你再到五百里外云台山上的道观里找我吧。”张生也只有无奈的点点头,那道士走到芍药花下施起了法,在那芍药树上贴了符纸,嘴里不停的念叨,脚下也仿佛在走着什么阵型。不一会儿,那芍药树上冒出了一股精气,那精气慢慢的侵入了泥土里面,过了大约一个时辰,道士刨开了泥土,那泥土里竟躺着一个小小的女婴,女婴看到张生微笑了一下。张生有些发愣,那道人却抱着女婴走远了。
张生很痛苦,因为自己要和小月分离十八年,十八年是多么的长久啊!张生稳住了心神,又把自己投入了书山辞海之中。过了不久,张生就中了进士。中进士后,就做了这方的督察,看到张生做了官,张老爷夫妇也很是高兴,张生给老张家长脸了。张生家世代经商,十分富裕,但是没有出过一个读书人,所以张生算是老张家的骄傲。
2012-11-17 20:48:26
因为张生年轻俊秀,家道殷实,又是个做官的人,所以方圆百里的人家都想把女儿嫁给他,所以媒婆天天都来找张生游说,张生都一一婉拒了,因为他还在等着小月。
就这样过了十八年,张生去了云台山上的道观,那道观里种满了芍药花,张生去时正看到在花丛中玩耍着的小月,两人相见,都是泪眼朦胧。道人看到两人的摸样,脸上泛起了微笑。经过十多年的抚育,道人已把小月视作了自己的女儿,看到自己的女儿有个好归宿,道人心中是高兴的。
张生向道人道了谢,便把小月带回了家中,张老爷夫妇看儿子终于愿意娶妻,心中也十分喜悦,立即就给他两办了婚事。
过了没几年,小月变给张生生下了几个孩子,那些孩子都长得粉妆玉琢的,十分可爱,张老爷夫妇对着这个媳妇也很是满意,于是他们过上了平静而幸福的生活。
2012-11-17 21:33:41
山魈
我们这有一个牛郎山,据说牛郎就是在这山里长大的。那山中有个小湖泊,湖水清澈透明,在阳光下湖边的沙石还会泛出七彩的光,有人说织女就是因为在这个湖里洗澡时遇到了牛郎,所以把这个湖叫做织女湖。
织女湖边有一棵巨大的榕树,榕树的树冠把湖遮了一小半,人们常到榕树下烧香祈福,还有些恋爱的男女把求姻缘的红丝带系了满树。人们通常认为大树里有神灵,人们在大树下祈福都会被神知,也有人认为人间的大树其实是月老所管,在上面挂着求姻缘的红丝带,月老就会感知到,然后给两人拉上不断的红线。所以年龄上了几百年的大树,都会有人信奉为神树。
2012-11-17 21:34:13
王启是山下的樵夫,经常上山砍柴,砍下的木柴都堆在湖边空地上晒干,等水分蒸发完了再挑回去。所以王启在湖边简单的搭了个草棚,在木柴快干时,王启都会去草棚里住着,免得其他的人捡了便宜。王启砍的都是上了百年的松木的枝干,那枝干烧起来有一股香味,适合于冬天放在炉子里烧炭取暖,烧起来满室生香,还可以驱除屋里的小虫,所以镇上和城里的人都很喜欢买这种木柴,王启靠卖木柴也赚了几个钱,所以他很喜欢这个营生。
一般情况下,湖边是没有人的,除了过节的时候会有些游人来榕树下烧香祈福,其他时刻湖边都是一片冷清。因为这湖位于半山腰的一个平台上,从山下爬到这最少也要有两个时辰,山上除了这处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景致,所以平常日子几乎没人会来。
2012-11-17 21:34:27
王启每天都烧着细小的松枝取着暖,天气已是深秋,所以会有些冷。王启只带了些米和榨菜还有盐,每天在湖边打水烧饭。白天会挑一两担柴下山,晚上都会在草棚里住着,并不回家。空地上的柴是王启一年的收成,有五六十担的样子,所以王启要在这山上住上一个月,直到把这些柴担完。
王启的日子是很悠闲的,每天担完柴后,就坐在湖边烤着小火,抽着旱烟,湖水倒映出他强壮的身影,不显得孤单。王启今年才二十五六,因家中是草房,自己又穷,所以没有姑娘愿意嫁给他。其他年纪和王启差不多的青年,早就出去打工了,有的回来就盖了洋房,还娶了外省的标致媳妇。王启看到这也不眼红,他不想走出大山,连打柴这个手艺也是继承他父亲的,也算是继承祖业了。
2012-11-17 21:35:02
在担柴的闲暇,王启会哼个小曲儿,都是从村里的广播里学的,王启的声音很浑厚,唱歌的声音在山间回荡,倒也有些动人。没事的时候,王启会在湖里抓几条湖鱼,用石片把鱼鳞刮了,抹上盐,用宽大的芭蕉叶裹了,放到松枝堆里烧着吃,烧鱼的味道很鲜美,有松香味,又有烧的焦味,吃起来很是美味。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