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一谈那些年我所知道的风水奇闻:风水异录》
第54节

作者: 祁连老鬼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10-18 19:21:00
  道长,还是让我们陪你一起吧,这山腹阴森,恐怕有鬼怪出莫,我们一起也有个照应。 指龙君看到那二狗子身后的一人闪烁其词。分明是怕山中有宝被指龙君一人得去,当下也不道破。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一起去吧。
  扑腾扑腾,扑腾, 一大群黑压压的蝙蝠从身后飞了出来,朝另一头飞去,遮住整个山洞。 众人连忙躲入洞口。这,道长,我还是上去吧,假若道长在里面找到原由告诉我便是,二狗子说完便顺着地道往山上钻去,其余人也是被吓破了胆,跟着二狗子连滚带爬就往来时的洞口钻去。 眨眼间就剩下指龙君一人独自躲在洞中,静静的等着蝙蝠群飞过。
  日期:2013-10-18 19:31:00
  等着蝙蝠全部飞了过去,指龙君才从洞中出来。看了看水的流向,于是便逆着阴河水往上走去。 越到里面河流越来越窄,而河岸也是越来越窄,走到后面只能从河中踏过,四周的石壁往外泛着水,一模上去滑不溜手。  嗯, 前面怎么有两个红点, 指龙君顿时警觉, , 嘶,嘶的声音飘荡在空气中,那两个红点越来越近。 指龙君连忙从身上掏出火折子,打了一下,火光闪过,指龙君定睛一看,一条红眼的白色大蟒,约有胳膊粗细,长有一丈多,正从岩壁上倒挂看着指龙君。

  日期:2013-10-18 19:40:00
  蛇嘴里还往下滴着蛇诞, 吧嗒,吧嗒的掉在水中,火光刺痛了眼睛,那大蛇伸着脖子就咬了过来。 指龙君镇定自若,左手一抄,用手做二指禅状,哧的一身响起,右手直接插入了蛇颈三寸,捅了一个对穿,那大蛇折腾了两下从岩壁上掉了下来,溅起的水花打湿一身, 指龙君将带血的右手往下一滑,抠出蛇胆送入口中, 摸索着岩壁往里面走去。
  日期:2013-10-18 22:08:00
  过了一个隘口,又开始变的宽阔起来,四周黑暗,只能时不时的靠火折子照亮一下。岩壁上的小洞里藏着黑蛇,不过似乎是因为温度低了下来,都没有什么动静。 远远的便看到了河流的尽头,从一片岩缝里流出来的水,血红血红。 指龙君用手摸了摸岩壁,发现是其上面的岩石有所冲刷,红色的岩粉被冲进了水里。染红了一片。 指龙君从水中跨到岸上,沿着一条一人宽的裂缝往里钻, 走了大约十余丈,发现一个石洞,洞里不过两丈,正中心有一个蒲团,上面一具骷髅结珈跌坐于上, 肉身已经腐烂。因为洞中干燥,并未有蚊虫滋生,。在侧面摆放有一书架, 放有春秋。  左传,之类的竹简, 而在其中间有一小盒。 指龙君将其打开,从里面拿出一张古旧的图谱, 并没有其他发现。 又行至那尸骨身旁,在其左手上取下一物。 一本破烂不堪的道德经。 也不知道是哪朝哪代的古人避世修道,坐化于此。  四下黑暗,指龙君索性用手中的火折子点燃旁边的一盏青铜油灯,整个洞穴变亮, 可惜火苗扑腾两下,因为灯油不足,只好作罢,拿着那卷图谱变顺着阴河一直走了下去,一直走到尽头,河水进入一个水潭。 指龙君从水潭游上了岸,才发现自己竟然穿过了整个山体,等再走回毛家村时已经是傍晚时分。 

  日期:2013-10-18 22:18:00
  村口戏耍的孩童见道长湿漉漉的回来连忙往村里跑去,一边跑一边喊,道长回来啦。村长爷爷。道长回来啦。 不多时,毛村长从村里走了出来, 道长,你这是从哪里钻了出来?我让二狗子他们来寻你,他们在洞里遇到大蛇。又退了出来。  哦。我顺着阴河走了出来的。 洞里确实有很多大蛇。因为蛇类好吃里面的蝙蝠。所以都汇聚在里面。 别的到没有大碍,只是你这毛家村的祖坟得挪一挪, 那山本是个青龙抬头的好穴,可以龙腹都被挖空了。所以你们聚不了财气,财气顺着阴河冲入了那水潭中。 建议你们将墓迁到附近不远的那座大山,那里云深雾绕,犹如孔雀开屏,以后定能长命富贵。 

  哎。多谢道长啦。 二狗子,快带道长去换身衣服, 待会把今早找回来的那只鸡杀了,给道长补一补。
  日期:2013-10-18 22:25:00
  当夜指龙君住在村长家里。掏出了那张图谱,仔细查看。发现上面画的是山川河岳, 并用小字做有标识, 指龙君心手疑惑,这地图是用来干嘛的?
  百思不得其解。想着想着便用手托着个腮帮子,慢慢的就睡着了。 这说来也巧,正睡的迷迷糊糊之际,手一歪打翻了旁边的茶碗,水都倒在桌上,也浸湿了地图, 惊的指龙君赶忙将地图放在灯火上烤,这烤着烤着竟然在背面出了一版小字。 指龙君惊讶不已,将地图放在桌上细细阅读,越看越是高兴,两条眉毛都笑成了月弯 
  老先生,那上面写的什么?怎么就让他那么高兴呢?我开口询问。
  日期:2013-10-18 22:37:00
  那地图背面用蝇头小字记载的正是那墓碑上肖文成的生平。  当汝看到此文字之时,我已驾鹤仙游。我姓肖,名文成,曾自刻墓碑于山顶龙穴处封堵入口。 我本是明朝永乐人士, 自幼跟随叔伯走南闯北, 祖籍江西,以盗墓为生,晚年顿悟,寻此地了却残生,但一生中因本领不济有二十四大墓未曾亲自开启,成我此生遗憾。 能寻得我墓者想必本领不差于我,所以若有兴趣,可以走上一遭,还有一事相托,倘若拿的此物,必要帮我把尸骨烧毁。以免被蛇钻虫咬。  看完文字,指龙君哈哈大笑,正是瞌睡有人送枕头,这本以为有个大墓却未曾想到是个同行, 索性按照这地图上的标志进山寻墓。 心里打定主意,指龙君便直接睡下。打算第二日一早就启程去最近的一个古墓地址。洛阳的北邙山。

  日期:2013-10-18 22:58:00
  俗话说生在苏杭,葬在北邙。  这话不假。自古邙山多陵墓,不见活人在建房,多是死人占地方。 邙山风水极好。占尽洛阳龙气。其山上多古墓,从汉到唐,数不胜数,而这指龙君所得到的地图上便标志的是一座汉墓, 指龙君一路风尘仆仆,在洛阳城外的客栈随意的吃了顿饭,换上道袍,做游方道士打扮,准备了一应物件。便开始往图上所记之处而去。一路上山高林密,毫无人烟,而唯独在一个个的拐角之处看到盗洞遍地。 心中不由紧张。希望那墓还未曾被人盗取吧。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