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是我小气。这是一个失败者的不得志的黑暗心态。这我心里都很清楚。只是,也许因为从小到大一直被父母拿来跟人比,所以自己的心里也不知不觉地充满了比较意识。其实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那些表面看着风光幸福的人,也会有他们的种种无奈和烦恼,那些看着挣得多的,看着风光的人,他们付出的努力,不一定你就愿意拿你所失去的,去换他们得到的。并不用羡慕别人的生活,在别人的眼里,其实你的生活也是羡慕的对象。
大道理谁都明白,只是真的拥有这一份豁达的心态,却很难做到。记得有个朋友说过“年轻的时候要进取,年纪大了就要淡泊”,或许这才是人在不同阶段应该有的心态吧。那么这么说来,我的不豁达,我的所谓进取心,还是值得称道的了。
我想,我真的不用去羡慕他的生活。每个人真的际遇不一样,谁让我当初选了一个并不喜欢和不喜欢的专业?谁让我半途而废没有继续当初那个我虽然不喜欢但是毕竟坚持学习了四年的本科专业?落到现在这步田地,除了怪自己傻,怪自己不努力之外,还能怪谁?曾经的潇洒,曾经所没有付出的努力,总有一天,都要还的。我想,我已经开始为曾经的不努力而造成的现在的后果,开始了偿还的过程。
说到为曾经的不努力还债,就自然现在要付出加倍的努力了。
叫“@fhqpl168”的朋友留言说:“我跑步的计划在一念之间就没了,闹钟6点准时想起,心想在睡一分钟,一睡,七点多啦,唉,带着无奈和睡懒觉的喜悦上班去。昨天书也没有看了,明明有时间,就是不想看书,就在那上上网,累了接着玩手机。对于这种情况,LZMM怎么看。计划越来越远了。”
我想说,这种心态实在太正常了。非常羞愧地说,其实我本人现在也是这么懒散。经常正在做一件事,却因为各种原因而一直拖,拖到最后才完成。也明明定好了计划,却仅仅只是因为懒惰而没有执行。我经常被恨铁不成钢的老妈骂:说得比唱得好听。所以江湖里才有一句话“一流策划,三流执行,三流作品;三流策划,一流执行,一流作品;一流策划,一流执行,超级精品。”所以,成功的人才那么少,只因我们大多数都是“一流计划,三流执行”,甚至更差。
如果让我为之前自己的状态按上面的话对号入座的话,那么我就是典型的:一流计划,三流执行,所以,我才导致了如今三流的境遇。
说这些废话都没有用,更加没有意义。重要的,是要知道怎么去掉这个惰性。其实吧,现在的我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我也还在摸索。希望@fhqpl168不要对我这个答案失望。
那么现在就说说我是如何摸索的吧。希望大家能够提出自己宝贵的意见。
我知道自己是一个懒惰,计划一大堆,却很少执行的人。本来我不是这样的,但是四年的大学生活将我变成了这样,算了,那段并不辉煌的令人羞愧的混日子的宝贵时光不提也罢。那么我为什么我会有一大堆的计划呢?原因很简单,我对自己有太高的期待,总觉得可以很好的控制自己,一定会好好地执行计划表上的内容,将自己变成一个很牛逼的人。可是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每一次总是在我很积极地执行了一两天计划以后,我就停止了,计划流产。在无数次失败之后,我依然一事无成,不过我终于了解了自己。于是,我不在给自己那么高的期待。因为对于我这种人而言,不人道的高压政策压根就不管用。与其计划太多一个都不做,不如少点计划,做一个是一个,好歹能有点小进步。
我只是先从最简单的跑步开始。我从来不早上跑,因为我知道连上班都迟到的我,肯定不可能早起跑步,那么我晚上跑好了。一开始我也不跑多,只跑10几分钟,反正也不累,时间也不久。等可以跑30分钟了,我觉得每天跑30分钟好累人哦,一想起天天跑就觉得是一种负担,不想坚持。于是,我由每天跑变成跑二休一。后来发现连续跑两天对于我这种体力的人来说还是太累,于是改为隔天跑。这样跑完一天之后,好歹还能休息一天。休息了一天,劲头又足了,那么好嘛,正好可以跑一天。如果遇到社交原因不能跑,那就不跑,第二天补上就是了,还是按照隔天跑的政策。就这样,我由一开始跑10几分钟,变成了今天跑了50分钟。上海连续下雨两天,今天第三天,正好晚上放晴,地面雨水也干了,我劲头很足,一下子跑了50分钟,当然,速度像乌龟看齐。但那又怎样,这么冷的天气我出去跑步了,我不是因为心理负担去跑步,而是两天没跑了,很想念了。计算了一下,从计划跑步到今天,已经跑了三个月了。
听说,有个所谓的“21天习惯养成法”是这样说的: 坚持做一件事1—7天,这段时间你会很不自然,很刻意:第7—21天,你已经可以比较自然,不那么刻意地去做这件事情,但是坏习惯还是会很容易破坏你的习惯;第21—90天,是稳定期,在这一阶段,你可以不是很刻意,就很自然地坚持一件事情。所以,一个比较稳定的习惯养成,需要3个月的时间。所以三个月了,我将跑步变成了一个习惯。当然,我并不是真的每隔一天就跑步,还是会因为各种原因而不跑步,但基本上,如果几天没跑步了,我的确会开始不舒服,有一种一定要跑步的感觉。
我正在慢慢地用同样的方法,来对待我的学习。我先从“造价知识”的学习开始,语言是下一步。目前,我基本上每天都能看一个小时左右的书。虽然并不是严格的一个小时。我虽然并不满意自己这样的进度,但是也没有特别感到不安心。因为好歹还是有进步的。
我的理论是这样的:虽然说人一定要突破自己的舒适范围,挑战舒适区域,才能打破原本的坏习惯。但是既然我们都是凡人,都有着懒惰的劣根性。那么,只能一点一点地突破舒适区,如果一次太彻底了,那我们便会觉得苦不堪言,自觉负担中,反而退缩回舒适区,最终便会一次无成”
啰嗦了半天,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呢?好吧,我原本就是一个无比懒惰、只想不做的人,我的确不是很上进,的确很混啦!
周末到了,祝大家周末愉快!不晓得周末期间有没有时间来写日记,但愿我可以坚持!
晚安,上海!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