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嫂说:“那就来我们家说吧!我们走。”
和表哥表嫂一样,我们四个年轻人也带着一脑子的疑问,与这个叫晓霞的大婶一同从祠堂这边回到了表侄女的家。
回到屋子里我们各自落座后,这位大婶便开始向我们讲述她的故事。
“是这样的。昨晚我看到耀荣叔你这位表弟……”大婶看了我一眼,“……敲锣打鼓的跟全村的人说,村里会有人出事。我担心真的会有事发生,所以回到家后我就立刻锁好门窗,觉得没问题了才安安稳稳地去睡觉,直到今天早上我才打开大门。但门一打开,我就看到我家门前竟然多了一张照片。我不知道是谁不小心丢下还是有意放在我家门口的。我也没有怎么在意,就将这张照片拿回家,随便放在一旁了。没想到吃中午饭的时候,我爸无意中看到了这张照片,情绪忽然激动了起来,还一天到晚提心吊胆地说‘终于找上门了’,‘我还债的日子到了’这些话。你们也知道我爸患上老人痴呆已经有两年多的时间了,一直都混混沌沌,现在居然会对这张照片有这么大的动作。我怕我爸会是村里下一个死的人,所以我就过来找这位小兄弟商量商量。”
“这张照片是什么呀?”表哥问。
这位大婶将照片摆在了我们身前这张茶几上面——原来是一张拍立得的照片。我们每个人都凑近观看这张照片上的内容。
“是一个箱子?”这是我看到照片后的第一个反应。
照片显示的是一个四四方方的深褐色箱子,大小可以装下两个五六岁的小童。这个箱子有点老旧,用硬木制成,其上下四个角都包镶着一块厚厚的铁皮,旁侧两边还各系着一个粗实的铁环。而且箱子的正面,更打上了两排铆钉,给人的感觉就好像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某些明星歌手穿在身上那些闪亮夺目的表演服饰似的。从这个箱子的外观来推测,这绝对不是现今这个时代的产物。
“是金山箱!”司徒说出了他的观感。
我惊奇地看着司徒,“金山箱?是什么?”
“以前我们五邑的华侨从外国回来的时候,都会随身携带这种箱子。因为这些华侨是从当时叫做‘金山’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回来,所以他们就被称为‘金山伯’,而他们带回来的这种箱子,自然就成为了‘金山箱’。这种金山箱装着的多数都是这些华侨在外国生活期间的日常用品和新旧衣物,当然还有他们自身的一些贵重物品和在外国打工积攒下来的几十年积蓄。我们作为五邑人,无论是来自开平还是来自台山,这种箱子对我们来说也只不过是一种年代的见证。放在今天来看,这并没有多少实用价值。现在突然蹦出一张金山箱的照片,是不是照片上的这个金山箱,背后藏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司徒这段充满知识性的讲述,让陷入迷途如堕烟海的我,仿佛找到了思考的路向。
我推测说:“既然金山箱装的是一些贵重的物品和金银财宝,会不会是那几个老人知道后忽然心生歪念,将里面的东西抢去归为己有,于是这个金山箱的主人,也就是那个老婆婆就回来报复了?”
“应该不会。”司徒否定我的说法,“这些金山箱是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民国时期的产物,距离现在至少有八、九十年的时间。那个时候,村里死去的这些老人根本还没有出生,就算出生了也只不过是小孩子。况且过了那个年代,金山箱就成为五邑侨乡的历史。在往后的日子里,已经再也没有金山箱这种东西了。所以至白你说的这个假设,也就没有了发生的条件。”
“对呀至白,死去那几个老人,没有一个是超过七十岁的。他们出生也要等到十年之后啊!”表哥搭腔。
“我爸今年才68岁,是1944年出生的。”大婶向我补充,“更何况我也相信我爸绝对不是那种偷鸡摸狗的人。”
“这些年戚伯也为村里付出了不少,他的为人我们都比较了解。”表嫂开口,“外面那条水泥直路,要不是他说服你大哥出钱修整,说不定大家现在都还在泥巴中生活着。这几年村里大大小小的事情,没有戚伯的热心帮助,也不会做得那么顺利。为什么就会有人突然想加害于他呢?真是希望菩萨会保佑戚伯平平安安。”
我继续问:“大婶,那你父亲近来有没有说过什么特别的话或做过什么特别的事?”
大婶愁苦地摇了摇头,说:“没有。自从我爸患上了老人痴呆症之后,做什么说什么都是懵懵懂懂、糊里糊涂,言谈举止也不会有太多的动作。顶多就是坐在屋里一个人自言自语,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他平时都是由我二嫂来看管,他做什么说什么二嫂都会第一时间知道。一直以来二嫂都说他表现得很正常,就是今天看到这张照片之后,不知为什么他就忽然激动起来了。”
“想必是这个金山箱,勾起了在这位大伯记忆深处的某件事。而这件事,也许正正就是导致村里那几个老人自杀的最主要原因。”司徒分析道,“但现在摆在我们面前最大的问题,就是除了那几个自杀死去的老人之外,我们根本不清楚村里还有谁会知道这件事。如果死去那几个老人的家属知道这件事,哪怕是一点点也好,对我们也会很有帮助。”
“大婶,你父亲真的没有向你提起过他以前的事吗?你认真想一下。”顺着司徒的思路,我继续大婶发问。
大婶稍微思索了一下,摇了摇头说:“我活了都四十一年了,从来都没有听说过爸以前曾经跟什么人积下了恩怨,对方会回来找他寻仇、算账,更没有向我们提起过什么金山箱之类的东西。这么多年来,日子都是过得平平淡淡,简简单单。大事不是没有发生过,只是跟人命扯上关系的,倒是一件也没有。”
为了让这位大婶更有针对性地去回忆埋藏在脑海中可能被忽略的细节,我尝试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来引导大婶去思考。我说:
“大婶,我不是怀疑你父亲的人品。但是你父亲口中所说的‘还债’,肯定是指他以前亏欠了别人什么,不管是钱财上的亏欠还是人情上的,否则他不会下意识地使用这两个的字眼来表达自己的感觉。这种语言上的条件发射,跟我们的心理和大脑是息息相关的。如果亏欠的这件事不是很严重的话,比如说欠了两毛钱,这种小事对我们的心理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我们的潜意识也就不会自然而然地使用相对应的词语来描述这一件事情。”
我看得出大婶很认真地听我讲述,就是不知道她会不会听得懂我所表达的意思。我接着说:
“或许你父亲这几十年来的人品行为都很好,可是他年轻的时候呢?你还没有出生的时候呢?他做过什么我们都不知道。既然你父亲患了老人痴呆症之后依然记得这件事,还对此产生这么大的反应,这就说明,这件事对你父亲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而这种影响,甚至会波及到他平时生活中的行为。所以大婶,请你细心想一想,你父亲平日有没有对某些事特别在意?就是你觉得很普通很平常事,你父亲会特别在意?”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