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鬼事之皮胡子娘好狠心,煎饼凹子墩三墩》
第7节

作者: 黑眼睛彬叔
收藏本书TXT下载
  虽然在李家村见识了那些匪夷所思的事,但对于李建设讲的故事,我也仅仅只把它当成一个故事来听,不敢当真。后来我查阅了不少资料,寻访了多位来自农村的朋友,才知道,在乡下关于皮胡子娘的传闻有太多太多的版本,在这里,我只把李建设说的那个版本复述一下。
  他说很小的时候听他的奶奶说,以前有个姓孙的寡妇,拉扯着三个孩子——俩闺女,一小厮(男孩),大闺女叫桃花,二闺女叫桃叶,小厮叫芝麻。
  这天半夜,孙寡妇正搂着三个孩子睡觉,没憋住,“噗”的一声放了个臭屁。桃花和桃叶姊妹俩被臭气熏醒了,就问:“娘,谁放的屁这么臭呀?”   孙寡妇就说:“咦咦咦,你这俩孩子毛病可真多,俺肚子不舒服,放个屁通通气咋哩,还嫌弃你娘哩,快睡觉快睡觉。”   桃花和桃叶也没多想,闭上眼睛继续睡,刚要迷糊着的时候,忽然听到床头传来“嘎嘣嘎嘣”的声音,桃花就问:“娘,你在吃啥哩?”   孙寡妇说:“俺半夜咳嗽,吃点胡萝卜压压嗓子。”   桃叶说:“娘,俺也想吃哩。”   孙寡妇有些不耐烦,说:“唉,你这孩子就是嘴馋,俺吃胡萝卜你也要,给。”说着就递了一个给桃叶。

  桃叶接过来一摸,咋黏黏糊糊的,不像是胡萝卜啊,于是借着窗户透进来的月光一看,哎呀,这不是俺弟弟芝麻的手指头吗,她又想起刚才那个臭屁,马上就明白过来了,床上躺着的根本不是她们的娘,是个皮胡子精。桃叶悄悄把那半截手指头给桃花看了看,桃花在被窝里用手拧了她一下,表示知道是咋回事了。
  桃花就说:“娘,俺肚子疼,要去拉臭臭。”   皮胡子娘说:“下床在屋里拉就行。”   桃花说:“俺不,拉屋里有味,熏死个人哩。”   皮胡子娘说:“那你就去院子里拉吧。”   桃花又说:“外面太黑了,俺害怕,让桃叶陪俺一起去。”   皮胡子娘说:“行行行,你俩快去快回啊。”   桃花和桃叶姊妹俩摸黑下了床,来到院子里,先去饭屋(农村做饭的棚子)搬来了摊煎饼用的黑铁鏊子,然后支在院子的大榆树底下,点上火将鏊子烧的滚烫滚烫的,然后姊妹俩带着一条绳子和一瓶棉油(那时候农村炒菜用棉油,用棉花籽榨的油)上了树,又把棉油浇在了树身上,接着冲屋里喊道:“皮胡子娘,放臭屁,躲在屋里吃俺弟,你吃俺姊妹试一试!”   皮胡子娘闻声从屋里跑了出来,它本打算吃完她们的弟弟后再把她俩吃掉,这时看到她俩在大榆树上喊,就有些着急了,抱住树就要往上爬,可树上泼了棉油,滑溜溜的上不去,皮胡子娘爬了好几次都没能成功,就好声好气对树上的姊妹俩说:“俺真的是你们的娘,你俩听话,快把俺拉上去。”   桃花就说:“娘,俺这里有根绳子,放下去,你绑在腰上,俺们把你拉上来。”   皮胡子娘一听,连忙抓住绳子头,在腰里绑结实了,喊道:“好了,快拉吧。”   姊妹俩就拽住绳子往上拉,拉到树半腰的时候,姊妹俩突然一松手,皮胡子娘一屁股跌落在了烧热的鏊子上,屁股被烫的发出“嗞啦”一声。姊妹俩就这样一拉一松,一拉一松,第三下的时候,皮胡子娘就给活活烫死了,躺在鏊子上的果然是一只成了精的大黄鼠狼。

  后来在乡下,老人们专门讲这个故事吓唬那些不听话的小孩子,一边讲还一边唱:皮胡子娘好狠心,煎饼鏊子墩三墩!
  日期:2012-11-23 22:42:55
  (六)
  我和李建设到了济南后,马不停蹄的直奔报社而去。我们从李家村坐上车时已经是下午3点半,到报社的时候,已经晚上7点多了。此刻的报社大院里灯火通明,编辑们在忙着校版,印刷车间的工人们在忙着调试设备。我和李建设找到刘主编,他正在审核刚编排完成的报纸小样,只有他在样版上签了字,才能最终定下明天的报纸版面,然后交给印刷厂去印制。

  趁着他校版的功夫,我带着李建设去了印刷厂食堂,印刷厂工人都是夜里工作,这个点饭菜还是热乎的,恰巧那天是周三,只卖大包子,我一下就买了八个猪肉白菜的,我三个,李建设五个,先把肚子填饱了。
  等刘主编忙完后,我和李建设把李家村闹鬼的大体情况跟他一说,他很郑重的点了点头,说道:“这样吧,国伟,这个月的稿件任务就不给你计了,我跟杨总编商量一下,你就安心帮李家村处理这事吧。”
  我叹了口气,扮出很为难的样子,说:“领导,说实话,看着李家村的乡亲们成天担惊受怕的,我也很想帮忙,可我就是一个小小的记者,又不会什么降妖除魔的道术,哪能插的上手啊!”言下之意非常明了,就是让领导你给拿主意呗。
  刘主编是老油子,肯定看出了我是故意装腔撇调,于是笑了笑说:“正好我有个同学,在这方面很有研究,让他帮忙,这事保准不在话下。”说完,拿起桌上的电话就拨了出去,撂下电话后又从办公室车队要了一辆采访车,吩咐司机去槐荫区纬六路上接一个人。
  我和李建设忍不住相视一笑,看来这事有戏了!

  我们报社离纬六路挺远的,开车打个来回起码要一个小时。在等人的这段时间里,刘主编跟我们聊了很多,他说他也是从农村考学出来的,对于农村这些怪力乱神的事,不能全信,也不能不信,所以当他读了李建设的来信时,就觉得很有必要去派记者到当地采访一下,考虑到我也来自农村,跟村民相处起来会容易些,于是就派我去了。说着,他还不忘夸奖李建设几句,说那钢笔字写的那叫一个板正,单看笔迹就知道写信的人是条正直果断的汉子,直把李建设说的眉开眼笑,合不拢嘴。

  采访车接来的是一位四十岁左右的中年男人,戴着大框的玻璃片眼镜,腰板笔挺,面容白净,比刘主编看上去还要斯文一些,周身散发着一股子古代书生才有的酸腐气。
  刘主编一介绍,我们才知道,这位名叫王大路,大学教授,对易学、玄学颇有研究,对风水堪舆、镇妖驱鬼也略通一二。这让我很费解,实在想不到,一位大学教授竟然还研究这些在当年根本上不了台面的东西,如果让他的学生知道,不笑掉大牙才怪。
  王大路对李家村闹鬼一事表现出非常浓厚的兴趣,尤其当李建设把夹在本子里的那根金黄色的毛发拿给他看时,他眼睛顿时就亮了起来,说没错,这毛就是cedc鼠狼身上的。
  我听后,心里一哆嗦,还真让李建设给说准了,就问:“这么长一根毛,那黄鼠狼得多大啊?”
  王教授沉吟片刻,说:“农村里养的狗你应该见过吧,就那么大,这黄鼠狼少说也有百年的道行了。”

  日期:2012-11-24 22:04:47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