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钱水河里的朱漆大棺材
元宝看到那口棺材,非常意外。
他今儿起的早,要不平常这时根本不会到河边来。
有些事情就是这样,不偏不巧的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就这么赶上了,如果不是因为昨天高兴的过了头,他今天也不会起来的这么早。昨天店里收了一对汉白玉的玉瓶,这对玉瓶小巧玲珑,只有两寸来高,瓶身上面各雕着一个女子婀娜的背影,那背影随着光线的变化在瓶身若隐若现,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其风姿神韵,任何言语都不足以形容其中之万一。虽然只有背影,看不见脸,但因雕工手艺高超,将这背影刻画的极为细腻传神,使人一观之下,不自禁的心驰神摇,恨不得让这瓶上的人影立即转过脸来,看看正面什么模样。
据那位来卖玉瓶的客人说,这对玉瓶,乃是他们家祖传的宝物,玉瓶上面的女子,本来一个背面,另一个却是正面,他祖父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得到了这对玉瓶,看到了玉瓶上那正面女子的脸后,就患了相思病,自此茶饭不思,每日只是盯着瓶身上面那女子的脸呆呆出神,不久之后便郁郁而终。常言道红颜祸水,这瓶上的女子虽不是真人,但勾魂夺魄的本事却犹胜真人。为了防止再生此类事端,他祖父过世时,命家人把这对玉瓶封存起来。不许任何人再见这女子面容。从此这对玉瓶便被束之高阁,多年不见天日。直到最近,家中遭难,急等钱使,才又重新想起了这对玉瓶,谁知拿出来一看,发现不知怎么,这玉瓶上本该是正面的那女子,也背转身去了,一双玉瓶就成了现在这样两个都是背影的模样。
家人见了这等情形,都是啧啧称奇,纷纷猜测,定是祖父生前的思墓之情感动了这画面中的女子,所以祖父仙去之后,这女子便背转身去,不再以正脸示人。
元宝听他说的玄乎,自然不信,这种人他见的多了,把拿来的物件吹的天花乱坠,神乎其神,不过是想抬高身价,多卖几个钱罢了。但这对玉瓶看着实在可爱,尤其瓶身上面所绘的那女子,光看背影已经如此神妙,若是正面,那还不得西施重生,天仙下凡。况且玉器这类东西,除了玉质本身的成色外,还要看雕刻者的工艺如何,这对玉瓶刻工细腻,一看就是出自最好的雕工之手,光凭这份工艺,放到市上也能卖个好价钱。于是元宝没有犹豫,就把这对玉瓶给收了,等老黄办完事回来,拿出给他看。
老黄是如意斋的掌眼,年纪六十有余,长的干巴精瘦,貌不惊人。他在古玩界里有个外号,人称黄三眼,意思是说他看东西一看一个准,象是比旁人多生了一只眼睛。
老黄拿起那对玉瓶一看,当即便道:“宝少爷,这可是个好东西啊!”
日期:2013-05-03 16:11:00
元宝接手如意斋以来,第一次花大价钱收这么贵的东西,听他这么说,便知道自己没看走眼,喜道:“是么,我看这对玉瓶讨人喜欢,就买了下来,你说说它好在哪里。”
老黄指着玉瓶道:“暂且不说这对玉瓶的玉质如何,单说这雕工,那可是早已失传了的绝活,在早年间,这种技法,被称做阴阳绘,就是在一幅图中,其实还暗藏了另外一幅画面,只有在特定的光线和温度下,藏在里头的画面才会显现出来,就跟变戏法一样神奇。因此常被人以为,这画是活的。可惜这门手艺,现在早已经失传了。”说着连连叹了两声。
元宝听他这么一说,才知原来那客人所言非虚,这瓶身上面的女子以前可能的确是正面,大概在暗盒里封存的太久,长年不见天日,因此才把藏里头的那幅背影显露了出来。跟老黄一说,老黄点头道:“不错,正是这样,不知其中奥妙的人只以为是这瓶身上面所绘的女子在作怪。其实只是雕工以高超的工艺将两幅画面融合在了一起,又加以密术,才会出现这种玄妙之极的效果。”
元宝平白捡了个大偏宜,乐呵呵收起玉瓶,当晚便请老黄去隔壁的金满楼撮了一顿,也是不巧,金满楼的大厨这天刚好有事不在,替手的小厨师是河北人,所谓南甜北咸,浙江淡,广东鲜,山西醋,河北盐,河北人做菜那是出了名的重口味,元宝晚饭吃的咸了,回来又接着喝了半宿茶,天还没亮就被一泡尿憋醒,起来清了肚里的存货,打算躺回去接着睡个回笼觉,却怎么也睡不着了。
于是破天荒起了个大早,打开店门,将店内上下桌椅板凳都抹拭干净,又将地连拖了两遍,这才拿了拖把,去河边冲洗。如意斋门前是一条宽阔的大路,隔路不远就是钱水河,这河穿城而过,将钱水街一分两半,平时河边人来人往,极为热闹,但现在时间尚早,河边静悄悄的一个人影也无,元宝来到河边,将拖把放进水里捅了两下,一抬头,就看到了那口奇怪的大棺材。
其时天色刚明,晨雾还未完全散尽,那棺材静静泊在水中,半边沉进水里,露在水面上的部分色泽鲜亮,被水光一耀,红艳艳的似要滴出血来。元宝打眼一看,还以为是只木柜,但随即发现不对,木柜一般都是方方正正,那东西却两米多长,一米多宽,上面弧形盖顶,怎么看都象是口朱漆大棺材。问题是,河水里怎么会有口棺材呢?
若是在荒山野岭的某座古墓当中,骤然见到这么一口大棺材,那一点儿也不奇怪。可这里是市区,河水两岸除了住宅就是商铺,突然冒出这么大口棺材来,难免不叫人有些吃惊。
日期:2013-05-04 10:18:00
棺材斜倚在桥墩上,隔岸有一米多远,看样子应该是顺水流来,被桥墩阻隔,才在此处泊停。元宝隔水细细打量,见那棺材铮明瓦亮,色泽红润如新,竟象刚刚才造好的一般,棺身上面层层叠叠绘了许多金色纹饰,隔的远了瞧不太清,但感模样怪异,并非一般祥云仙兽之类。
元宝越看越是好奇,心说这棺材来的突兀,怎地上面花纹也如此古怪。将拖把立起,伸进水里划拉几下,想要将棺材移的近些,好看清楚,上面绘的花纹究竟是些什么。谁知棺板厚重,拖把在水里又使不上力,这么胡乱一划,不进反退,反而将棺材推的更加远了。
元宝见这个法子行不通,当下回转店里,找出一根过年放袍仗用的大竹杆,出来站到钱水桥的拱桥顶上,拿竹杆抵住棺身,用力一推,棺材晃晃悠悠,往河岸移近数寸。元宝大喜,站在桥头,象撑船一样,一点点将棺材挪往岸边,眼见就要成功,突听身后有人大声叫道:“哎哟,宝爷,大清早的,你这儿干嘛呢?”
元宝全神都注在那口棺材上,心无旁勿,毫没留意身后有人,陡然听到人声,吃惊之下,手中竹杆偏了半寸,没落到实处,身子一滑,险些连人带杆一起闪进河里。惊魂未定,抬起头来,见说话之人章头鼠目,额顶无毛,却是钱水街有名的混混儿,王二秃子。
这王二秃子,钱水街无人不识,谁家若是短了什么财物,吃了闷亏,必是此人手笔,找不着旁人。因他生下来顶上无毛,又行二,所以家里给起了个小名叫二秃子,这名叫的久了,原本的大名倒不大有人记得。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