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石》
第44节

作者: 武陵牛郎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主人公李志明感叹:不想当贾雨村的外交官就不是一个“好法官”。
  日期:2013-10-03 23:08:42
  正文-
  下午四点多,李志明与王芳开车出发。谢盛寒的别墅位于滨海市的东区富贵花园,是滨海最早的别墅小区。李志明知道大致方向,但怎么就找不到入口,绕了几圈后,才找到。车到别墅门口,谢盛寒和瞿扬忠已在门口等候着。谢盛寒摁下遥控器,别墅大门徐徐打开,李志明将车开进院里。
  下车后,见院子里停着三台车,李志明笑着说:“老谢,你家多少人,买那么多车?”

  老谢指指奔驰和皇冠,说:“只有这两台,那台是扬忠的。”说着就来到皇冠车边,说这皇冠是一个多前才买的,是二手车。
  瞿扬忠说:“二手车?看起来很新呐。”
  老谢笑了笑,说:“是重新喷了漆。这车只要15万,不过右边的门有点问题,准备修修。”
  瞿扬忠笑着说:“你又不是没有钱,还买二手车。”
  老谢呵呵的笑,说:“这车性能好,比奔驰省油。”
  大家摇摇头,表示不理解。

  谢盛寒带着大家参观了他家的别墅,上下三层,大概300多平米。李志明感觉装修很豪华,但装修的风格有些老套,与谢盛寒的气质差不多。
  望着豪华的设施,李志明不禁有些感叹,法院里的年轻人正在为房子的首付发愁呐,而这装修费就能买一套80平米的公寓。人与人一比较,差别真是太大了。
  日期:2013-10-03 23:09:33
  参观完房子,谢盛寒招呼大家在院子里石凳子坐下。谢盛寒的老婆回老家探亲了,他的远房侄子端上茶水。李志明拿起塑料水杯,感觉杯子很软,是很便宜的那种。
  在聊天时,谢盛寒看到地下有几双破旧的拖鞋,拿起来看了看,便吩咐侄子在外面去修补一下,侄子说修理费还如买新的。谢盛寒说,修补一下还可以穿,侄子说那就修修吧。
  听叔侄二人的对话,李志明暗自发笑,这亿万富翁比自己还省。抬头扫了大家一眼,发现瞿扬忠两口子也有些忍俊不禁的样子。
  谢盛寒没有注意到大家的表情,将拖鞋仍回原地,说:“这两年,我们俩口子基本上不在家里,屋里乱七八糟的。”
  瞿扬忠问:“谢哥,在哪里发财?”
  谢盛寒摸摸自己的脑袋,说:“我在郴阳市搞了百把亩地。”
  李志明说:“怎么,不炒股了,搞房地产了?”
  谢盛寒坐的是塑料椅子,他将背朝后靠了靠,伸了个懒腰,说:“最近几年炒股来钱太慢,也有风险,我想试试房地产。”
  李志明说:“谢哥,你那地很便宜,放上一两年,可能要翻一番了。”
  谢盛寒转头看了李志明一眼,似乎有些不屑,说:“我不想炒地皮的,我是真正想搞房地产开发,今后主要精力就在郴阳了,这房子就让侄子看着。炒股也搞,只是玩一玩了。”
  随后,大家向谢盛寒讨教炒股的经验。

  说到炒股,谢盛寒就侃侃而谈了,又将当时炒股的辉煌事迹侃了一番,有些经验,真让人顿开茅塞。
  李志明在想,老谢的这番言谈,比起大学里政治经济学的教授来,恐怕不知强了多少倍,而今的神马专家学者,动不动就扯一些国外托罗什么“司机”的,搞的很高深的样子,实际上就是个砖家。十三亿人挑不出个把踢足球好的,挑出一些“叫兽”、“砖家”来,还真是容易的很,一抓一大把。
  见大家神情,似乎听得很专注,谢盛寒又继续说:“不过炒股来钱太慢,这几年行情也不太好,就赚个两三千把万,没得劲,所以我想转到房地产来。”说这话时,神情有些轻描淡写的样子。
  大家都点点头,都微笑的看着谢盛寒,但心里,很有些羡慕嫉妒。

  李志明暗想,每年随便就赚两三千万,还嫌少?自己如果每年有个百把万,就游山玩水去了。钱多了,不用出去,还不是等于一张纸?谢盛寒的钱可能一辈子花不完,还费那么多劲折腾啥,想不通。想想自己每年就10万左右,每九晚六,还被大小老板喝来呼去的,不禁有些黯然。
  正文--
  这时,谢盛寒叹了一口气,大家不解的望着他。
  谢盛寒说:“我这辈子就只有一个遗憾,家里就缺个带把的。”
  大家望着他,“带把的”是啥意思?

  谢盛寒笑着说:“我只有一个女儿,没有儿子,财产以后还不是归外姓的了。”
  噢,原来如此,大家都笑了起来。
  瞿扬忠笑了笑,说:“谢哥,现在是什么年代了,还是那些老思想,儿子女儿都是一样的,要不,招个上门女婿吧。”
  谢盛寒笑了笑,摇摇头。
  瞿扬忠的太太卫红玲也笑着说:“现在女儿比儿子还贴心些,儿子是娶了媳妇忘了娘,白养了。”
  瞿扬忠和卫红玲生的是个儿子,她说这话是恰当的,当然也有自豪的成分。
  差不多聊了个把钟头,谢盛寒看看时间,说:“快到七点了,附近有个客家王餐厅,味道不错,就去那里吃饭吧。”
  大家步行五分钟,就到了客家王餐厅。餐馆门面不大,摆了十来张桌子,但很干净。
  日期:2013-10-03 23:10:06

  正文
  大家落座后,谢盛寒举着菜牌,要大家随便点菜,大家客气的推让着。
  瞿扬忠笑着说:“谢哥,这里你熟,还是你点吧。”
  谢盛寒放下菜牌,随口点了六七道菜,并点了三瓶啤酒。李志明估计,包括酒水,不可能超过四百块。
  在餐桌上,大家又聊到老家的一些情况。
  谢盛寒说:“我身上一般要带上万把块钱,每次回去过年,只要满60岁以上的老人,我都会发500块。老家修路,我都捐了款。但县里那帮当官的,我是不巴结的。”

  李志明不禁有些敬佩,以前老家有人说他吝啬小气,看来是不了解情况。说小气这话的,估计是县里某些官员,也可能是一些揩油的亲戚朋友。从刚才所见,谢盛寒虽然是亿万富豪,但该省的绝不浪费,而行善却很慷慨。看来,他与国外富豪的特质真有些相似,这才是真正的与国际接轨。
  谢盛寒说:“这几年,我投资7000万建了龙泉县第一条步行街,名字是盛寒步行街。后来,又开发了县里的第一个商品楼盘盛寒花园,可能年底就可以开盘了。几千万的投资,没有向银行借过一分钱。”看谢盛寒说话的表情,很有些自豪的样子。
  瞿扬忠笑着说:“谢哥,你可是真正搞实业了。现在搞房地产,哪个不向银行贷款。”
  李志明说:“这次赚了不少吧?”

  谢盛寒摇了摇头,说:“我对房地产是门外汉,这几个项目并没有盈利。”
  瞿扬忠说:“那还不如炒股,每年也有几千万的,又还不求人。你看,我搞个小公司,这个所那个局的,那些牛鬼蛇神,都要好好招呼,生怕得罪他们。志明,你们体制内的,可能没觉得,生意不好做呀。”
  谢盛寒笑了笑,说:“老婆也多次劝我,说隔行如隔山,要我收手,回去炒股。不过有了龙泉的经验,郴阳这个项目,我想好好搞一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