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茅山术法,绝密手札,失落在民间的真实手记》
第16节作者:
我兮萧莫愁 日期:2013-11-01 21:03:00
“冯嫂,我……我昨晚不知怎么就昏倒了,再次醒来的时候……什么也不记得了……”
李锦微微低下头,轻叹一声。
“怎么?你记不得了?”
冯嫂诧异地问道,似乎不太相信李锦的话,继而又问道:“那,那你总见到我家男人了吧?他现在什么样?”
“对不起冯嫂,我真的什么都记不起来了,请容我想一想,如果记起了一定第一时间告诉你!”
李锦肯定地回道,但说着此话,心里不免有些心虚,前面的话其实都是假话,如果这些假话能让冯嫂的家维持下去,就算是违背良心又能算的了什么?
见冯嫂还想说些什么,一旁的六猴儿马上上前阻止道:“冯嫂,我们少东家确实什么都不记得了,昨晚眼睛疼了一宿,到现在还没好,是吧少东家?”
日期:2013-11-01 21:04:00
说着,六猴儿不着痕迹地向李锦使了个眼色,李锦顿时明了,佯装不适地揉了揉眼睛,道:“疼啊……”
“小五,又疼了么?快来喝点热汤,喝完看看怎么样,来来来……”
老刘头突然抓住李锦的手腕,将其拽到一边,并指着桌案上一碗热汤说道:“喝吧,喝完就好了。”
李锦的母亲这时又犯了难,向李山根抱怨道:“都是你!昨晚上怎么就放心小五去什么三里头村,现在弄成这样,若是小五的眼睛有什么不好,看我怎么收拾你这个死老头子!”
眼看着人家老两口抱怨不断,在场的王大栓有些尴尬地向冯嫂说道:“既然李锦想不起来,那就等他把病养好了再说吧,反正也不急于一时,眼下最为重要的是赶紧找到大喜那孩子,可别为了死去的人而把一个大活人放着不管!”
“村长你说得对!我是一时脑子转不了弯,差点把大喜给忘记了,那好吧,大兄弟,你想起来的时候一定要告诉嫂子,嫂子这么些年过得不容易……呜呜……”
冯嫂再度抹起了眼泪,随即被王大栓搀扶着走出老李家的大门。
日期:2013-11-01 21:22:00
看着冯嫂渐行渐远的单薄背影,李锦深深叹了一声,道:“希望你不要怪我,这一切,也都是希望你能为冯良支撑起一个家啊……你若倒下了,即便是冯良受苦受难,也一定不会安心,这样做,最起码让他在另一个世界不再有太多的牵挂……唉!”
说起冯良,李锦突然想到了那两个全身黝黑的恶鬼,它们究竟是什么来路?还有就是,冯良已经是身形残缺,它们为什么还要折磨他?
略一思忖,李锦突然想明白了什么,冯良被抓的时候,原本要说出大喜的下落,但就在紧要关头,那两个恶鬼出现,将其阻止,难道,难道那两个恶鬼与大喜的失踪有关?而且,玉珠姐也是同样的方式失踪,想必找到了大喜的下落,便能找到玉珠姐!
只是人家可是恶鬼,昨晚那一幕每每想起还是能让李锦浑身发颤,只是那么一下子,自己就昏倒在地,若真是交上手,只怕连人家的衣襟都沾不上,这该怎么办呢?
俗话说人鬼殊途,能够在特殊的情况下看到那些本不存在的东西已经是一件奇事,若还想和鬼斗,那只有请道士……对了!前天遇到的那个老道长,不就是茅山道士么?只可惜现在不知道他身在何地,不然请他帮忙,想必会有一些办法……
一件件棘手的事让李锦压力大增,微微有些喘不过气的感觉,回过神,李锦猛然记得,今天可是姑父言文忠出殡的日子,忙回头向父亲问道:“爹,老言庄那边安排的怎样了?”
日期:2013-11-01 21:40:00
李山根黯然神伤地叹道:“还能怎样,起杠的人已经确定好了,要不是听到你出事,只怕这会儿就差不多要上路了!”
“啊?”
李锦仰头看了一下天色,居然都到下午了,忙整了整衣衫,急道:“爹,那我们快去帮忙吧,唉,都是我耽搁是正事……”
因为每个地方上的习俗不同,有的地方出殡是早上,先由唢呐手在村里吹奏一阵,村民们听到嘹亮的唢呐声,从梦中醒来,就知道要起灵了,起灵,就是出殡,有的地方上则是下午起灵,比如说这一带。
待李锦赶到老言庄时,已经有人将棺材抬出大门外了,并用两条长木凳支撑着摆放,其中有两个村民正在绑着椽子,前后两条,可见是四人大杠!
日期:2013-11-01 23:34:00
这会儿棺材钉早已钉下,老言庄的村民们也都大模大样地出来帮忙,唢呐队其实说起来也就三个人,是找了隔壁村的隔壁村,总之十里八乡也就那么俩人,一个老人揣着纸篮子走了出来,蹲在一边等候着,纸篮子之中的被称作“引路纸”,要紧跟着唢呐,走在队伍的最前面。
或许是在等李山根主持大局,所以请来的唢呐队还在一边晾着,看到李山根到来,众人一下子有了主心骨,端纸盆的端纸盆,并由孝子言坤双手接过纸盆,来到亡父的棺材跟前,李山根看了看天色,顿时点头道:“起灵!”
言坤双膝跪下,然后猛地用力摔碎纸盆,并烧纸,紧接着嚎啕大哭起来——
适时的,有人递上“哭丧棍”,由孝子双手接住,并同时接住灵牌,一只手拄“哭丧棍”,一只手扯纤布,并抱着灵牌弯腰大哭,唢呐奏起,揣纸篮子的老人则扬起手扔出一个炮仗,随之向半空撒出一把纸钱,而抬杠的人也缓缓抬起,并有一人顺势将长条木凳踹倒。
要说出殡的习俗不应该这般简陋,但老言庄着实也弄不出多大的排场,仅仅过得去就是了,亲朋好友随后跟着,大部队缓缓向墓地哭奔,出村之时,但凡遇到哪户人家的大门,必然有人在大门口燃起一个火堆,一为“路祭”,二则为驱邪。
日期:2013-11-01 23:58:00
到了墓地,要先围绕着“墓穴”转一圈,示意死者踏看“地方”,熟悉环境,才好安息,转完了,把棺材放置在墓穴之前,孝子跪地,由看墓穴的“先生”确定棺材的摆放位置,以及下葬的时间,时间一到,抬杠的四个人小心翼翼地将棺材抬平,然后一点点地落下。
填土的时候要由孝子填第一锨土,然后是所有的亲戚都得填上几锨,以作最后告别,接着众人就都动起手来,行动迅速,人人卖力,插条扁担以定中心,防止坟头偏斜,李山根不断地给填墓人散烟,并有管事的老辈分人不住地高喊:“好好耩,孝子给你们磕头了!”
孝子言坤,以及傻堆儿,则一个劲地磕头作揖,很快一个墓冢就堆起来了,冢上撒上五谷杂粮,孝子与众人一起跪拜烧纸,火化纸活后,埋葬即告结束。
待返回时,天色已经渐渐黑了下来,李锦不知怎的,总是精神恍惚,心里微微发慌,由父亲在三姑家招呼大伙儿吃饭,他则一个人返回长生村老李家。
钻进房间,李锦头重脚轻,一下子栽在床上,老刘头前来探望时,李锦已经昏迷过去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