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力量——和驱魔人在一起的日子》
第36节

作者: 不理咖啡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11-02 08:39:00
  和尚不能杀生,因此在烹饪大米之前便需要把混杂在大米中的米虫挑出来放生。这正是师父安排给慧可的任务。这活并不重,却颇为耗时,要将合寺僧众每天所吃大米中的米虫全部清理干净,前前后后要花费一个时辰。作为新入寺不久的小沙弥,慧可又不能误了早上的晨诵,因此只能每天二更天起床。好在慧可是穷人家出身,从小帮着老子娘干活,吃苦吃惯了,因此还顶的下来。
  今天的安排却与往日稍有不同,拣完米虫之后,慧可不用像往日一样去大殿做晨诵。因为师父已经安排他早上去伺候虚云师兄。
  想到能够随侍那有名的虚云师兄左右,慧可心中便不由一阵兴奋。听在寺里呆了多年的长老们说,虚云师兄如自己一般,也是虚岁十三时入寺。不过他很快就显出了自己的不同寻常之处。
  第一次诵经课传授的是《金刚经》,虚云拿着经书翻了片刻之后便丢在一边,传经师父看见后便过去训斥。虚云当时便是如此作答的,“师父,非是弟子不诚心礼佛,而是弟子已将全篇经文记入心中,不需看经书了。”
  传经师父自然不信,只当他是为了推卸责任口出大言:“出家人不打诳语,虚云你这样却是罪过不小。”

  虚云知道传经师父不信,也不答话,直接就开始诵念经文:“诸相非相,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
  日期:2013-11-02 09:00:00
  传经师父一开始还有些恼火,但是越听越惊讶,听到最后,心里早忘记了开始对虚云的训斥。因为虚云这一诵念,竟然将整整三十二篇,共计五千一百八十字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全数背出。
  传经师傅不敢置信,心下有些怀疑虚云入寺前已经通晓《金刚经》,便又拿过一本《仁王经》来给虚云诵读。虚云也不推辞,把《仁王经》翻阅一遍后,当即就放下出本背出了全文。《金刚经》经文浅显,篇幅短小,在世间流传最广,因此虚云要是在入寺之前得他人传授也不足为奇。可《仁王经》为禳灾祈福之经,故古来以之为护国三经之一,民间并不流传,虚云能将此背下,显见是真有过目不忘之能了。这件事当天就传遍寺中。

  虚云师兄不仅记性惊人,而且法理通明,辩才无碍,因此十六岁就上讲经堂,十八岁为讲经堂维那,前年,也就是他二十四岁年,以一个资历较浅的“虚”字辈做了讲经堂的首座,辅助主持教导全寺僧众的修行。
  大相国寺为国开堂,宫中皇亲国戚多有来寺礼佛的。当今赵官家笃信佛祖,自他即位以来,已四次亲自巡幸本寺。去年官家来寺礼佛,为他讲解诸经的正是虚云师兄。据在场的师兄说,虚云师兄当天的表现可称的上是口吐莲花,理法精湛。官家听完虚云师兄的讲法后,叹道:“大和尚天资惊人,若非已敬心礼佛。今日我大宋当多一金榜题名,天街夸官之进士矣!”自此,虚云师兄更是名声大作,听说连那些眼高于顶的读书人也争相与之交往。

  日期:2013-11-02 17:08:00
  2、
  慧可将刚刚烧滚的水倒入眼前的两尊兔毫盏中,盏中早已放入了几片龙凤团茶,一时满室皆是茶香。近一二十年前,龙凤团茶从福建路传入汴梁,很快便风行于京中。不过因为产量有限,路途遥远,因此价格居高不下,一斤左右茶饼就可换得二两黄金。因此慧可动作小心翼翼,生怕打翻茶盏,那样的话可少不了一番重罚。
  慧可将两盏茶分别送至屋中相对而坐的两人,东向而坐的那名僧人正是有名的虚云师兄,只见他天庭饱满,面如银月,再加上眉目清秀,且不论肚皮里的货色,光是卖相就可看一看,难怪能得官家的赞誉。
  对面端坐的是一位峨冠博带的读书人,年纪看起来也不过三十。慧可虽不知道他的具体身份,但是只看虚云师兄将官家所赐,平日视若珍宝的龙凤团茶拿出来招呼他,就知道这是一位不能怠慢的贵客。
  慧可送上茶盏之后,束手端立于虚云之后,只听见对面那年轻公子笑道:“大和尚,出家人理应念头通达,不拘于外物。为何我今天总觉得你有些郁郁之色?”
  虚云和尚先道了一声“阿弥陀佛”,才回答到:“惭愧!
  小僧也是最近碰到一件疑惑不解之事,每每记挂于心。
  倒被小山兄你抓了个正着。着相了!”
  虚云和尚对面这位公子姓晏名几道,正是当朝宰相晏殊的第七子,乃是汴京城内一等一的衙内。不过他并非那种倚仗家势,为非作歹之人,相反还颇有才名,平素里喜欢与一种士林众人来往,因此多被用别号“小山”称呼。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