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年,慈禧殡天,次月,江西景德蜡尸馆一具金尸被盗》
第45节作者:
默寒046 日期:2013-11-06 19:18
张半瞎在这上面踱步,绕着中心走了一圈,最后在中间偏东的位置找到定穴道:“在这。”
我看他说的这处,土质平平,野草丛生,没什么特别的地方,问他怎么看出来的。他解释道:“因为这里是唯一的金穴。”我有些好奇,向他学习了才知道金穴是地理先生点的宝穴,就是放棺材的金井。由于洞里的雨陵楼常年阴湿,不适合安放尸体,老道才把自己女儿的墓穴点在山顶上。“十三骑龙如雀舌,玄武嘴长高处截,不见去水乃为良,宛宛中心真结穴”,这里竟是处骑龙穴,承天接地。可惜的是,时代变迁,气候变化,山下河道换路,地下水大面积遗失,水位下落,造成山上的地含水极度干涸,棺材埋在底下会被干裂开,尸体会脱水缩成干尸。
日期:2013-11-06 19:18
我随口说道:“这块都埋了棺材,底下还兴建围龙屋干嘛?老道死了也不入土为安,盘腿打坐是何居心?”
柏语笑笑,厌我说:“可能别作怪?”
张半瞎说:“古人就是这么浪费。”
日期:2013-11-06 19:19
扒开杂草,摸到土质确实坚硬无比,南方湿度大,土还能这么硬,土地的蓄水能力可想而知。我们没有刨具,掰了树枝削成楔口型,直接学穿山甲撅屁股使劲划土,张半瞎说的“三尺能见棺”果然不假,但这中间耗费了我们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和几十支枝桠。
日期:2013-11-06 19:19
棺材上有多处残红,边上和四角皆裂开缝。张半瞎仔细地扫去棺材面上的细土,让我俩让开,因为老道的身份特殊,棺材中可能有防盗墓贼的机关毒物。我和柏语站得远远的,看着张半瞎把棺钉一颗颗撬出,然后吸足一口气,慢慢地拉开一点棺盖。我和柏语屏息静候,两眼独独瞅着棺材。可是,最后张半瞎把整个棺盖抽走也不见里面冒出什么飞镖走箭毒粉黑烟。
日期:2013-11-06 19:19
我走到墓坑边,看到里面有一具干净的白骨,我低头对张半瞎说:“活骨头了。”
张半瞎不知何时戴上了白色的手套,伸手捡骨,棺里还有女尸生前穿的衣服和首饰,几刀草纸。他捧起头骨时,里面一下掉出一团黑乎乎的东西,仔细看,是些密密麻麻乱糟糟的不知名虫子,已经死了。我有密集恐惧症,所以看得虐心不敢正视,问张半瞎是什么东西,他说是吃尸体的土虫。
日期:2013-11-06 19:19
他用手指戳戳骷髅头,原来骷髅头内部覆盖着一层纱网似的黝黑,张半瞎说女尸身上有剧毒,这些虫子是吃了她的肉才毙命的。捡骨到最后时,我看到女尸的头部正下方坏通了一个石舂大小的洞,棺底中间部位有七颗铜板,成北斗七星勺状。铜板不是铜钱,它们没有铜眼,乍看是光溜溜的两面,捡起来看,一面是一花,一面是条伸爪蹬足的龙,铜锈斑斑。这种花我好像有些印象,在哪里见过。
日期:2013-11-06 19:20
张半瞎简单地收拾了残局,没动棺材里的其他东西,唯独捏了枚铜钱装走。我们把土重新填好,张半瞎把手套脱下丢在土堆上面。
下山经过嘎基洞,过了木桥,便来到丝带小道,峭壁上的野树枝条重合叠嶂在小道上方,站在这个位置俯视下去真觉得比云南的茶马古道还凶险,来时走在上面心中涌起的澎湃重新席卷上心头。
日期:2013-11-06 19:20
我毫不犹豫地说:“我有点怕哎!”
柏语也毫不犹豫地说:“你要是怕就只能在山头上呆一辈子了,不然你从其他地方找找,看有没有下山路。”
日期:2013-11-06 19:20
万时山是多峰多珠,山山横立,崎岖陡峭,山上山下相通的路要么藏于密林要么垂于青山,不是当地人根本难找到入口出口,这也是为什么许多来此旅游的人容易迷失山中不得归,派进山的警察无能为力,只有靠住在山脚下的老农民们才可以搜山找到迷路者。
日期:2013-11-06 19:20
我跟在后头踌躇了半晌,看到他俩皆跨上小道,硬着头皮一步挨一步,盼着这段折磨人的磨练赶紧过去。下小道后,我急着解裤带去放了泡,回头尴尬地说:“恐高真不是屌味道!”
我们原路返回旮旯村,张半瞎在村子打听到了嘎基洞老道,不过大家仅仅只是知道有这么个人,而且老道的后代人搬出村子到下广东去了,一些事情不得而知。不过,村子里有人说老铁匠可能知道。
日期:2013-11-06 19:20
村民口中说的铁匠住在村子的西北角,那里只有他一户,与世隔绝的样子,大老远就能听到铁器锤打的声音,“叮叮当当、叮叮当当”。土屋一面贴满了牛屎粑粑,这是一种燃料,等牛屎晒干后,可以起煤炉,虽然烟大,但是燃烧效果很好。土屋摇摇欲坠的样子,里面挥锤敲打的老头却结实得过分,正应了那句老话“半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千锤百炼人”。
日期:2013-11-06 19:21
老头相貌有五十多岁,满头大汗,赤裸着上身系着蓝色的大布围腰,看到我们后立马用一口的粤语和我们打招呼说:“Lei Hou 啊你好啊”
我最喜欢说话带笑的人,老头如此客气地微笑,我不禁想起了外公,心中忽然有些感触。
日期:2013-11-06 19:21
张半瞎把老道的情况向老头一说,老头立马熄炉歇锤,慌忙批上衣服,把我们往东边的大屋请,提壶泡茶,才说老道和他有点亲。我们知道古代有传统,“三代过后能开亲”,说明当年为亲的人往后血缘关系渐渐淡薄。老道和老头的关系大概如此,他不是老道的直系后代,再说已经过了百余年时间,连他的父亲的父亲恐怕都早忘了老道的坟前墓后的位置。
日期:2013-11-06 19:23
老头说老道姓余,是从西部哪个地方搬到广东来的,后代一直定居于此,直到解放后不久,直系子孙才南下去了虎门。张半瞎说了嘎基洞中雨陵楼、新娘嫁、老道干尸镇墨蛇、山顶骑龙穴诸事,老道大跌额头,表示惊讶,说这些事他只有过耳闻,但从未有人知道围龙屋雨陵楼的位置,进去嘎基洞的人也从来没有出来过,传说是被黑蛇精吃了。
日期:2013-11-06 19:23
张半瞎说他拿回了余老道女儿的骨殖和魂魄,要在村子坟岗寻一处地重新入葬。老头起身作揖答谢,笑态动人。张半瞎又招呼老头,起了葬的旧墓,必须要由本家人亲自取回棺材,填土,磕头,烧寒衣,送黄纸。
我坐在一旁,觉得他们谈话何其乏味,琢磨起我自己家的老祖先,貌似我连我老太(我爷爷的父亲)都不知道是谁,我爸爸也少有说到他爷爷。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