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破西游便成精》
第37节

作者: 御风楼主人
收藏本书TXT下载
  2012-12-13 22:07:00
  第十章 二郎神——独立特行话小圣
  一、小圣不叛逆
  二郎神一直是众多神魔小说读者很喜爱的人物形象,这恐怕多得益于其在《封神演义》里的表现以及民间的故事传说。恐怕有不少人一直认为二郎神要比孙悟空厉害,甚至还编造出了二郎神杨戬会七十三般变化的说法,正好力压只有七十二变的孙悟空一头。其实这样的说法很可笑,是经不起推敲的,首先《西游记》书中从未出现过任何有关“七十三”的字眼,不要说《西游记》,就连《封神演义》也没说过,《封神演义》中说杨戬会“八九玄功”,而“八九”之数正是“七十二”;其次,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的数字都是有含义的特征数字,比如说天地人三才之数的“三”,阳数之中的“五”,阳数之尊的“九”,北斗星之数“七”,天罡数“三十六”,地煞数“七十二”,九九归真“八十一”等,孙悟空会七十二变正是暗合地煞七十二星之数,七十三却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再次,《西游记》中没有以变化数来断人实力强弱的标准,如来佛祖是“佛法无边”,镇元大仙是“神通广大”,从来没有说过如来、镇元子、太上老君等有多少变化。所以,二郎神迷们以二郎神有七十三变为理由来证明二郎神比孙悟空厉害,这种想法很可爱,却不实际。

  在《西游记》中,二郎神出现了两次,二郎神的第一次出场在也是在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时候,观音向玉帝推荐战斗人选,二郎神应邀出场。
  书中简单介绍了二郎神的身份、出处、势力和性格特征,观音菩萨这么对玉帝说:“陛下令甥显圣二郎真君,见居灌洲灌江口,享受下方香火。他昔日曾力诛六怪,又有梅山兄弟与帐前一千二百草头神,神通广大。奈他只是听调不听宣,陛下可降一道调兵旨意,着他助力,便可擒也。”
  二郎神的身份乃是玉帝的亲外甥,按二郎神自己所说,“敕封昭惠灵王二郎是也”,居于灌江口真君之庙,帐下有梅山六兄弟和一千二百草头神,曾取得过诛灭六怪的战绩。二郎神的性格特征和孙悟空略有些相似,都有叛逆的一面,所以二郎神虽然为神祇,受天下百姓敬仰和供奉,但是他却不居于仙洞、名山,更不居住于天庭,手下养着一帮虎狼之师,却“听调不听宣”。
  2012-12-13 22:08:00
  笔者认为,人们之所以喜欢二郎神,除了因其本领高强以外,恐怕大多还是因为其叛逆的性格,有个性,独立特行,标榜另类,因而粉丝不计其数。如果二郎神也像其他神仙一样,是维护统治阶级天庭的打手,恐怕喜欢他的人就不会那么多了。《宝莲灯》里也有二郎神这个形象,这里面的二郎神完全就是一副封建纲常卫道士的形象,招了不少人怨。
  那么《西游记》中的二郎神为何叛逆?他舅舅是玉皇大帝,他为何不服自己的舅舅?笔者以为二郎神叛逆不是其内心主观的意动,而是其被迫不得不如此。
  为何这么说?
  孙悟空在和二郎神对敌时,问及二郎神的出处,等二郎神说出自己的名号后,孙悟空道:“我记得玉帝妹子思凡下界,配合杨君生一男子,曾使斧劈桃山的是你么?我待要骂你几声,怎奈无甚冤仇;待要打你一棒,可惜了你的性命。你这郎君小辈可急急回去唤你四大天王出来。”
  从孙悟空的话里可以看出二郎神被迫叛逆的源头,自己的生身母亲因为思凡下界被玉帝压在桃山之下,二郎神为了救母亲,不得已不服玉帝命令,斧劈桃山救母。所以,二郎神无疑是叛逆的,但是,二郎神的反叛是小反叛,还是局限于纲常之内,他能够劈山救母,正说明了在生身大义与天条戒律冲突时,他不把天条放在眼里。但是,二郎神又反抗的不彻底,他客观上做了反叛的事情,和天庭有了一定的决裂,但是内心深处却又想回归到统治阶层上去,因此虽然不听宣,却还是听调。

  “听调不听宣”是何意?意思就是只听态度好的命令,不听态度不好的命令,一个噱头而已,说好听点是藐视天庭,说不好听点便是自我安慰、自欺欺人,“宣”和“调”,换了一个词而已,结果却是一样。
  恐怕这也是孙悟空初见二郎神时,言语中有许多鄙夷情绪在的原因。或许在孙悟空看来,二郎神这种被迫反叛且反叛不彻底的人,是不配和自己较量的。
  或许有很多读者会质疑笔者,问笔者凭什么就断定二郎神主观上不想反叛天庭?难道就凭一句“听调不听宣”?
  仅凭那一句话当然不够,笔者还有足够的证据。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