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最后的秘密:灵学原理》
第55节作者:
代明坚 2012-12-14 17:01:00
101
奥威尔满头大汗地在一个石盘上用墨西哥蜥蜴血拼命书写“墨西哥魂符”,看上去跟玛雅文字极其相似。也是象形文字。人物和动物素描。那个石盘像书页一样可以折叠起来,当他写满了石盘后就把它合了起来,放在地上一个六芒星正中间。每个星尖上都点着一只蜡烛。这个神秘的仪式在阿拉莫斯那些大名鼎鼎的科学家们面前就这样堂而皇之地进行表演。
有人要求他对此进行解释,他说他正在“训练”鱼缸里那支看起来确实已经像一支军队的三文鱼。它们居然排成了某种方阵,神气活现的在鱼缸里逡游。在奥威尔的指挥下,它们还能随意改变队形,上浮或下潜,甚至摆出了一条潜艇形状。
实验相当成功!
但八百条数量太少了,远远不够战争所需的阵容。一辆没有任何标志的白色集装箱货车在几辆黑色吉普的护送下,沿着美加西部海岸朝阿拉斯加驶去。可能是因为奥威尔的魂符发生了作用,或者就是那些鱼缸里的幽灵的效应,车队经过的小镇都相继出现短时停电现象,连电话都不通了,还有些小镇下起绵绵阴雨,气温陡降五到八摄氏度。有人发疯,出现幻觉,看见死去多年的邻居站在门口。
后来西海岸这条美加公路被称为“墨西哥路”。
意为墨西哥巫婆走过的路,
接着他们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把那八百条被幽灵附体的三文鱼放进了阿拉斯加湾。结果相当于放进一台巨型绞肉机,看不见海底发生了什么,但海面很快就被鲜血染红了。接着浮起无数碎鱼块。这种情况持续了一个多月,奥威尔建议在海边筑起一座巨坛,坛上面是一颗直径三十多米的六芒星,他在坛中央面朝大海跪下来,身边尽是被海风吹得摇摇晃晃的蜡烛,人们看见一队黑影在海水下面掠过,往浩瀚的太平洋深处走去……但全世界惟一的“黑背”深水虾种群灭绝了。现在人们发现阿拉斯加三文鱼开始吃一种名叫“白背”的海虾。
2012-12-15 11:43:00
“幽灵部队实验”以“黑背”深水虾的种族灭绝告终。
当全世界各地的有钱人吃着清蒸阿拉斯加三文鱼时,有谁知道多年前还有一段这个故事呢?
所以,当奥威尔在阿拉斯加的“北极村”巴罗——一个北极圈内的小城接到图灵的电话时,他对这位老兄的怒气还没有完全消除,才说出了那句“再也没有三文鱼了”的话来。但图灵很严肃地向他抛出了一个更大的诱饵:“你一定想知道日本人在地磁线上挽出一个绳结的事。”
怒气冲冲的奥威尔又上钩了。
三天后,这位面孔黧黑,兼具墨西哥和英国血统的军方高级灵学专家就跟着一群美国大兵来到了西太平洋上的热带小岛——关岛。到处是绿色的伪装网,与热带高大的乔木相互牵扯着,防空火炮群全部覆盖在伪装网下面,停机坪上的飞机也被遮了起来,美国大兵们在热带芭蕉下面安装起了一台平时用于天文观测的射电望远镜。对准漫柯岛方向茫茫大海。但用肉眼都能看到大海那端是一片迷蒙,既没有海平面也没有飘着白云具有纵深感的蓝色天空,仿佛被一团混沌的雾气所笼罩。
但所有雷达都明白无误地告诉美国人,那是地磁结缠扰状态。
但这只是表象。根据此前无数次的精密勘测,他们认为菲律宾以东洋面上正在发生“未知事件”。具体位置在漫柯岛附近,但此前的军用地图从来没有标明过这片珊瑚礁的名字,一位美军参谋刚刚从纽约渡假回来,在百老汇看过一场名叫《黑喉的葬礼》歌剧,顺手就在小岛旁边写上了一个带有恐怖意味的名字:黑喉岛。
黑喉岛究竟发生了什么?从白宫到五角大楼甚至各盟国都想尽快搞清。
与奥威尔一同搭乘无畏号航母来的还有第一步兵师化学连。
防毒面具、生化毒剂检测仪、大型清洗设备、大型烟火发生器等是必需品,但这次他们带来了更令人匪益所思的东西:信鸽和锡合金探球。
这玩艺儿是图灵的杰作。
当时图灵已经在思考电子计算机的原理了。并且设计出一个“具有人类智慧”的开关组合结构。这应该是最原始的CPU。今天个人计算机的CPU上面集成了上亿个开关,但图灵这个才五十多个,但已经令人眼花缭乱了。电脑的所谓“计算”,本质上就是无数个电路开关不停的接通或断掉,所以电脑是二进制法则,一开一关只有两种结果,0和1,无数个0和1的重复和组合就是计算机的“运算”过程。你在键盘上随便敲出一个简单的汉字,从按键被按下到屏幕上蹦出那个汉字来,中间就经历了不知多少个“开关”的接通和断掉。这当然只是最简单的原理,甚至是比喻。图灵根据这个原理设计的最原始的计算机叫做“图灵机”。
图灵把他最初的思考变成了锡合金探球。
美国人当时是这样想的:暂且不理睬那个神秘的蝴蝶斑的成因,是否是日本人的阴谋都不管了,既然这是一个史无前例的有关地球空间异常的神秘现象,对其进行探测和研究是符合逻辑的想法。能得到什么结果走着瞧。
这确实上美国人的风格:走着瞧。
没想到的是,这一“走进去”,就“瞧”见了人类历史上最不可思议的事儿!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