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我就要嫁人了,今晚留下来陪你》
第42节作者:
那时迷离 他问我:“你是谁?”这厮居然在线。
“我是肖雅同事,你的冬水,委托我劝劝你。”
“劝我点什么呢?我劝你还是别劝了。聊点别的吧。”
扯淡总比无聊强。我就这样有一搭没一搭的和鱼儿闲聊。(姑且这么叫着吧,因为我也不知道肖雅大师兄叫啥。)我也是在盘问户口似的对话里知道他居然是在我向往已久的江南。我在网上搜集一大堆江南图片,给鱼儿发过去,你家那里有没有这样子的山,这样子的水?鱼儿不屑的说,比这美的多。然后发过来一些照片。
轻烟淡水的江南,细雨霏霏的堤岸,草长莺飞的季节,桃红轻染的湖水,虫燕呢喃的美景,悠然采花的篱下……
每天在北京这样钢筋混泥土筑成的高楼林立里行走,看到美图,躁动的心情瞬间沉淀。
这是一个很解风情的男人,怎么就不得肖雅欢心呢。很好奇,1个小时过去了,关于肖雅的事儿他却避而不提。
我问他:“你和肖雅,我都不知道怎么回事,也不知道怎么劝,从何说起啊……”
他发来一个难过的表情:“我俩都是北航毕业的,她是我师妹,低我二届,我大三的时候她刚入学,一起参加社团活动认识的。共同的爱好就在一起了。毕业前我答应她留在北京奋斗,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民房,那一年我吃了太多苦头,人才济济,找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实在太难了。为了她,我隐忍,做过保险,扫楼发名片,还被传销骗走仅有的1个月劳务报酬840元。作为北漂,蚁族,我绝不承认我是弱者,但是汪洋中的一叶扁舟,再挣扎也是徒劳,我对北京失望透了,不是我不愿意留在北京坚守我的爱情,是北京的冷漠无情抛弃了我。相比较我更喜欢二三线城市,安逸稳定,自给自足。每个人的理想不同,在生活面前,没有高贵低贱之分,只有选择不同,走不同的人生路而已,你说呢?”
如果是刚来北京的那股子干劲,我肯定轻蔑的说:“懦夫,经不起北京考验的人,也配叫男人啊。”
可是此刻疲惫的我,含着一眼的泪,听他倾诉,深表同感。
“你才在北京待一年,我都漂四年了,岂不是更应该抱怨?不坚持肯定不会有收获啊,其实北京还是很宽容的,给爱奋斗的人很多平等的机会。”
“那我问你,你是怎么打算的,一直漂下去?结婚生子以后呢?十年二十年以后呢?”
“那么远啊,我想想,可能赚了很多钱以后,累了,就回老家就业或者做个适合自己的生意。”
他说:“呵呵,你未来追求的,我已经实现了啊。在老家有一份自给自足的工作。我在我们中学当化学教师。清闲,平淡,但是我很知足。休息的时候可以去钓鱼,去游泳,去打球,去爬山,去远足,寒暑假去遥远的山里帮助善良而缺乏温暖的孩子,去一座陌生的城市找到迷失的自己,去陪伴父母看望那些不在身边的老伙伴,听他们忆苦思甜。可惜,却唯独没有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能相依相偎相知,爱的又美又暖……”
我感叹道:“听你这么一说,我还真挺羡慕你的生活。我在北京漂了4年多了,回想起来,满怀希望的来淘金,耗费了最美好的青春,如今还是一场空,除了银行卡多了几位冷冰冰的数字,其他方面一无所有,曾经的理想简直是痴人说梦。”
被眼泪打湿的抽纸已经在电脑前堆了一堆,看吧,我就是这样一个感性的人,在深夜被一个陌生人撩哭。
“鱼儿,我也想家了。”
“俗话说,父母在的地方才是家。要常回家看看,那里是你的根。”
“嗯。肖雅去过你家吗?”
“我曾经多次劝肖雅到我的家乡来看一看,可惜皇城根长大的孩子那种优越感太强烈,吃惯了大餐从不把家常野菜放在眼里,她拒绝了我,在她看来,我这是对生活的无奈妥协,难道一定在北京奋起拼搏的人,才是强者,是英雄?这是我们的观念差异,所以走不到一起。”
“我能再帮你劝劝肖雅吗?”
“不用了,我已经放手了。地域差异,观念问题,等等注定我们没有办法走到一起。我不会强求。说说你吧。”
“我吗?”也许是觉得陌生,所以没有防备的就打开了心扉。
我说:“漂在北京,没有经济基础谈爱情是很奢侈的,曾经也有这么一个男人相依相偎相知,就在前不久我们分手了。原因跟你差不多吧。毕竟在北京生活已经实属不易。”
“这么轻描淡写,但是内心深处一定伤的很深吧?”
“这是当然啊,结局比你的还悲惨,呵呵,不说了。”
“人生就是一本看到开头猜不到结尾的书,充满未知神秘,所以且行且珍惜。一个人在北京奋斗的女孩儿,内心足够强大才可以,你做到了。”
明明是应该我劝他,结果他反过来劝我了。
关于过去那俩人,那点事儿,响应以楚楚为代表广大涯友强烈要求,差不多就杀青吧。我也够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