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笔记-大六壬指南》
第14节

作者: 寅虎桑柘木
收藏本书TXT下载
  陈启嗣看见儿子过来,停下手中的工作走了过来,原本英俊坚毅的面庞有些疲惫。昨天事情很多,随时准备防止倭寇进城打劫,又要修补城墙,陈启嗣哪里能睡的安稳。昨天开始就在和将士们一起工作直到现在,眼睛也没有闭过。
  “公献,你的伤势没有大碍吧。”

  “没事,只是母亲不放心,不让我过来。”
  “没事就好。”
  陈良谟和陈启嗣站在一起随口聊了几句家常,两人说是父子,其实有时候则更像是兄弟一般,感情也是极好,可谓上阵父子兵啊。两人面相也极为想象,都是面若冠玉,剑眉大眼,人高马大的。不过这也是因为没有专业看相的人在旁边,如果桑柘木醒来听到了,必定要嗤之以鼻,像是像,相又不像。这陈启嗣的面相本是不错,一双剑眉英气逼人,绝对是一个在战场上能让敌人颤栗的将军,但他双眼下垂,好好的面相就活生生的被破了,是英年早逝的象征。而陈良谟甲子脸,也是剑眉,但眼角向上微翘,象征着展翅高飞,这才是好面相,好的让桑柘木本人都有些嫉妒了。

  日期:2013-11-02 08:45:00
  两人聊着聊着就从家常聊到倭寇之乱。细心的陈良谟看了看正在修缮城边的将士微皱了眉头,将士们大多有些心不在焉,修补也很粗糙,有些担忧的轻声问道。
  “这朝廷的军饷还没下来吗?”

  陈启嗣顿时脸就黑了下来,说道倭寇还不是他们最担心了,折腾了这么多年也就这点出息,就知道来抢劫,抢完就走,难成大器。然而军队最需要的是什么,自然军响。可是城中大大小小的将领都欠了不下一年的军响,能不罢工继续给你干活就不错了,你还能指望他们能好好干吗?为这事陈圭不知道多少次上报朝廷,结果挺不错的,朝廷也同意了。最后军饷是拨下来,却是留到扬州就已经没了。

  “唉,别提了,朝廷只有忠贤,没有皇上啊。”
  忠贤,指的自然是大太监魏忠贤。明熹宗昏庸无能,一天到晚就知道搞着刀锯斧凿油漆的工作,压根就不理朝政。奸人当道,这钱哪里还能下来,中途已经被贪污没了。连杨涟都被他搞下台了。要不是扬州倭寇不断,需要陈家镇守,魏忠贤早看陈圭不爽了,指不定要使出什么下三滥的手段对付陈圭,不过陈圭也乐得自在,只是军饷还是个问题。
  “肃宁那个破城给别人都不要,那个死太监就修的跟个碉堡似得,我们打倭寇就没钱!可苦了老百姓”
  陈良谟想到了那个死太监,心情也好不到哪里去。魏忠贤自己的家乡肃宁一个破城,屁的钱都没有,还花大量金钱就搞,又弄瓮城又加厚城墙,又放大炮的。先别说在扬州,就是宁远这个军事要地总共也没有几门大炮,他就给自己争光了。
  “哈哈,他还给自己立庙要做圣人呢。这种人终于报应的一天。”
  陈启嗣哈哈一笑,笑的有点苦涩,拍了拍陈良谟的肩旁。
  陈良谟还要说,却见探子来报,原来陈圭老爷子和哥哥陈治安已经回来了。陈启嗣和陈良谟急忙下城到门口迎接。

  只见一批军队浩浩荡荡从远处回来,却是有点灰头土脸的意味。尤其是在前面的骑着骏马的陈圭和陈治安,虽然都是人高马大很有气势,但却是一脸懊恼。在旁边骑着白马,拿着羽扇的书生般的中老男子心情也不怎么好,这正是陈圭的军师刘远明。原本料事如神,多次打的倭寇连连败退,但自从来了个精通六壬的家伙之后,刘远明的法子就没这么灵了,总被先一步料到,多次吃了空。
  “父亲,此次战况不好吗?”
  陈启嗣上前扶着陈圭下马,陈圭总归是有些老了,有些力不从心了。陈圭刚下马就喊了声晦气。
  “倭寇又打劫了一个村子,我们赶过去就没有人影了。”
  旁边的陈治安道,这并不是他第一次跟随爷爷出征,已经好几次无功而返了。到了府内,陈圭直接对着最前面的一个凳子坐了下来,陈启嗣,陈治安,陈良谟以及刘远明则坐在下位。
  “倭寇越发的猖狂,大家说说有没有什么办法。”
  人都没有说话,暗暗思考,反而是陈启嗣先开口道。
  “倭寇中有一个叫安倍晋一郎的倭寇精通六壬,料事如神往往能先我们一步行动,要想能有效的对付倭寇,就必须要先对付安倍晋一郎。”
  “如何对付安倍晋一郎?哎”

  陈圭叹了口气,他何尝不知道对付安倍晋一郎是关键,但哪有那么容易,那个龟儿子总是躲在背后出谋划策,打仗自然见不着他人。
  “可否也能找个精通六壬的人来对付安倍晋一郎,毕竟安倍晋一郎的六壬术是在中土偷学的,必定没有我们这土生土长研究术数的人厉害。”
  陈启嗣继续说着,这是一直是他的想法。也曾让陈治安帮忙注意寻找,但那种都是高人隐士别说是找不到了,就算是找到了也未必真的愿意来帮忙。
  “我找过一阵,有点消息了,但我觉得不能把希望寄托在这个上面,毕竟能不能有效还是未知数。”
  陈治安发言道,虽然他在认真的找那些高人,但他对于这些所谓的术数并不是很信任。
  “父亲,爷爷,我最近倒是一直研究六壬之术,若是过段时间未必不能与安倍晋一郎争锋。”
  陈良谟上前道,对于桑柘木这个赋他早就势在必得。
  陈圭看着儿子孙子都这么有出息,有些欣慰。脸色也缓和下来。但对于陈良谟说的话却不是很放在心上,自古一来学习的六壬的人也不在少数了,但这些人又有几人能到大师水平,他曾听闻这种术数极为复杂光是入门就要三年,对于陈良谟说要学成六壬也只是觉得是对自己的一种安慰而已。又看向旁边始终不着一语,低着头暗暗思索的刘远明。
  “远明,你的看法呢。”
  “我觉得屡次无功而返的原因有三。”
  刘远明邹然抬头说道,眼神中充满了自信。
  “哦,说来听听。”

  陈圭顿时来了兴趣,这刘远明跟着他几十年来从来没让他失望过,他倒是想听听刘远明的见解。
  “其一,倭寇过于分散,总是分开袭击打劫搞的将士们顾了这个不能顾那个苦不堪言,若能将其拉在一起一网打尽必定能重创倭寇,但怎么网在一起是一个问题。”
  “其二,就如少将军所言,安倍晋一郎是一个刺需要拔掉,但我们没有精通易学的人,这个就需要我们多留意能不能找到高人隐士。自然,公献能学会六壬则更好了。”
  众人点了点头,对于刘远明的看法都表示赞同。刘远明顿了顿继续说道。
  “其三,也是最为重要的,朝廷军饷迟迟不来,都欠了将士们不少薪俸,将士们家里难以安顿,若是再拖下去,士气大减。”
  “唉,说到底还是要钱啊。”
  突然陈圭眼前一亮,看着李远明的样子似有什么把握,急问道。
  “远明,你有什么办法吗?”
  “办法是有,但也说不定是一个馊主意。”

  陈良谟无语了一阵,这刘叔叔什么都好,就是爱卖关子,只见刘远明顿了顿继续说道。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