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村旧事--说说一些不为人知的小山村发生过的奇闻!》
第17节

作者: 理通阴阳2014
收藏本书TXT下载
  说着手指向路边儿的草丛,那里有一坨粪便,山里的生灵多,路边经常能见到粪便,倒也不稀奇,周父就有点看不明白,用眼神疑问了一下老人。
  老人又开口说道:“这皮猴山附近没有人家,没人养狗,山里多野鸡野兔,没有黄鼠狼,没有狐狸,那这跟狗一样的粪便是哪来的?”

  周父一想,还真是,看来这窝气候还真是棘手。
  不过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眼下幸好有老爷子在坐镇,年轻时还斗过这种气候,多少有些经验。
  老人说完等了一会儿,又开口道:“若是我还年轻,道也能斗上一斗,可以你的功力,恐怕是斗不过,这窝气候已经发展起来了,不然不会出现这么大的仗势,也不会一下死这么多人。”
  周父听到这里就有点急了,现在如果不除了这窝气候,那等的时间越长越不利,等那窝气候真发展大了,这周围村里就没好日子过了,少只鸡少个蛋的还没事,就怕朝人使劲啊。
  可听老爷子的话风自己是斗不过的,该如何是好呢?
  老爷子一看周父犯了难,微微一笑,道:“年轻人,能被打死也别被吓死,凡事虽说不能莽撞,但也不可畏手畏脚,不管怎么说,人都已经来了,去看看再说。”

  说完带头朝皮猴山下的一斧劈走去,一行人到了地方,俯视看去,夜里有风,把沟底的草灰都集中到了一侧,几个黑乎乎的人形躺在那里,怎么看怎么别扭。
  周父这时想起了昨天自己被烤的迷迷糊糊的,好像趴在了软绵绵的东西上,此时从上面看去,按沟底坑的位置算来,自己那个时候不是出现幻觉,那个位置刚好有四具尸体,也就是说………………
  日期:2014-12-20 23:17:00
  就在周父感觉又一阵阵恶心的时候,一弯腰,却猛的发现一个不起眼的洞口,要不是从这个角度看,很容易就会忽略,周父暗自记下了位置,开始吩咐人手下去收敛尸体。
  这次来的时候专门有人抗来了筐子,方便把尸体弄上去,一伙人就开始忙活起来,固定好了绳子,周父带头下到了沟底,接着又跟着下来了五个小伙儿。
  身上都背着包袱,里面放着白布,周父带着四个小伙拿着筐子来到了他第一个碰到的尸体旁边,四个小伙子虽说都被警告了,也都做好心理准备了,但乍一看到实物,还是吐的稀里哗啦的。
  周父经历了昨天的事情,已经没有那么恶心了,而且此时周父对那个隐蔽的洞口充满了好奇,着急弄完尸体去看看这个洞口。
  待四个小伙吐的差不多了,周父从其中一个包里拿出了白布,开始收敛尸体,由于尸体昨天被大火烧过,而大家都知道的常识,肉一受热,就会分泌油脂,所以说收敛尸体的过程有些重口味,笔者就不过多描述了。
  简而言之,尸体都包裹好了,四个小伙儿开始一具一具的装到筐里抬到崖壁绳子的位置固定好,让上面的人拽上去。
  一具具尸体接连被运了上去,就在运最后一具的时候一个小伙儿一脚踩空,掉进了昨天周父跳进去的那个坑,就在伙伴们反应过来去拽的时候,他已经陷到小腿了,在伙伴的帮助下可算挣脱出来了。
  可随着他上来,小腿淤泥上却带着一块骨头,应该是上来的时候折断的,此时还露着白茬。
  日期:2014-12-21 00:44:00
  周父此时正在研究那个洞口,只见洞口已经被磨的油光水滑了,周围还有微微的爪痕。
  此时太阳已经升起了很高,周父拿着铜镜反光观察洞里的情况,可洞很深,铜镜反光有限,看不清里面是怎么回事,正在周父跟铜镜较劲的时候听到小伙儿在喊。
  周父就走过去看是什么情况,结果看到骨头后周父心念一动,捡起了已经被甩落在地的骨头,不顾淤泥的肮脏,用手把骨头擦拭出来,仔细一看,像是人的骨头,而且还是孩子。
  周父纳闷,就把这块骨头装进了自己随身背着的布包里。
  接着一伙人把尸体都运送上去,也都一个接一个的爬了上去,用小伙儿的话说:“这个鬼地方一分钟都不想多待,干完这事儿一个星期不用吃饭。”
  到了上面,周父跟老人说了下面的坑里有骨头,像是人骨头,老人听了没有吱声,摆了摆手招呼大家往回走。
  一行人把尸体运回了村,尸体的家人自然是哭的死去活来的,老人这时候发话了:“先都别急着哭,亡者以亡,眼下还得商量商量这丧事,活着的人还得继续活着不是。”
  村里几个有威望得老人都出头表示村里每家每户都帮衬点儿,先把尸体葬了再说。
  周父没心思管这摊子事,满脑子都在想那窝气候,有老人在主持,周父也就乐得清闲,一个人先回家了。
  因为昨天周父差点死在皮猴山,大家伙也没多说什么。
  回到家里,周父敏思苦想对付这窝气候的方法,可想来想去也不得要领。

  一直到中午,老人忙活完了回来吃饭,看周父茶饭不思,就开口道:“你是在是在下面发现了什么?”
  周父:“我看见了一个有水桶粗细的洞,看得出就是那窝气候的洞,可不知道该怎么弄。”
  老人一听来了兴致,详细问了问洞的情况,听完后一拍大腿道:“行了,有法儿治这窝气候了。”
  日期:2014-12-21 14:52:00
  周父大喜,忙追问。
  老人:“传说皮猴山的的洞都是相连的,山上三个皮猴洞,清初时候有皮猴害人,曾有人在山腰的皮猴洞架起了柴火烧洞,要熏死那窝气候,可火烧了一天,山顶的两个洞都冒出了烟,事后那窝气候一点儿事都没有。“

  周父一下子明白了:“这么说只要把三个洞都堵死,在沟底的洞口用柴火烧洞就能熏死那窝气候?”
  老人笑着点了点头。
  周父大喜,饭都顾不上吃就出门召集人手去了。
  一会儿人就到齐了,那个年代的人心都很热,有什么事儿只要有人开口,基本被拒绝的可能性不大,这次来的人很多,有近八十人,周父开始分队,分成了四队,并告知任务,准备辣椒,柴火,铁锨,镐,下午两点在这里集合。

  人都散去后,周父很是兴奋,回屋打算家伙事,被老人叫了过去,问了问周父的计划,从屋檐下掏出一块有拳头大小,黑色的东西给了周父,吩咐他如果出现什么意外,就把这块东西扔火堆里。
  周父虽然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但既然是老人吩咐的,拿着就没错。
  下午两点,一排小推车停在周家门口,车上装着柴火,辣椒,周父看人到的差不多了,没推车的都扛着工具,就带着人浩浩荡荡的朝皮猴山出发。
  到了地方,三个队都朝各自的目标而去,周父带着推小推车的队伍来到了山沟处,把车上的柴火辣椒都掀到沟底,人再下到沟底把柴火辣椒都搬到了那个洞口处。
  就此等了起来,一直等到其他三个队的人都到了,才开始点火。

  那三个队里每个队都有一个石匠,周父之前就嘱咐过,到了洞口用石头把洞口堵上,但要留出小洞,大小不超过拳头就行,一直到把整个洞都堵死。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