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怪录——听子规讲古代志怪故事》
第22节

作者: 子规引月
收藏本书TXT下载

  在座的各位都佩服女子的通情达理,都赞叹女子的聪慧至极,但是贾家和这里相距三十里,使者最快也要明天才能够到。
  日期:2013-10-11 09:58:00

  第二天,使者赶到的时候,那贾家公子早就和吴家女子如皋射雉了(此处比喻男子以才华博得女子欢心)。原来是吴家女子看到了满车都是上好的嫁妆,也知道有误,但是又艳羡贾家的财富,心里忐忑不已,最终还是贪欲占了上风。今一听使者的话,假装说生米已经煮成熟饭,覆水难收。贾家女也垂涎于吴女的美貌,也不愿意换过来了。使者快马加鞭赶回禀报,翠芳一听,就想悬梁自尽,有人劝说:“王谢之婚,自古以来就是天意,月老在姻缘簿上偶尔钩错,才能成就这样一对如花美眷。现在贾公子已经娶了吴小姐为妻子,你也应该好好的对待谢公子,夫妻恩爱有何不可呢?”

  翠芳还是不肯答应。心里悲伤不已。谢家于是又派使者火速赶往王家说明这件事情,王翠芳的父亲听了以后,非常惊异,吟哦了良久才说:"难道这是命中注定吗?"于是立即找来媒婆说:愿意和谢家接秦晋之好。
  翠芳于是以父母之命,不得已答应了这门婚事,当天晚上,两个人就进了洞房,闹洞房的人们而已都很高兴,两个人开始喝合卺(jiň)酒(古代人用苦葫芦一分为二,最后合做一起,象征夫妻合二为一,永结同心,又因为葫芦味道是苦的,所以也蕴含了夫妻同甘共苦之意,喝完以后,把它丢在床底下,一仰一俯。表示男俯女仰,阴阳调和)。之后宾众散去之后,开始行夫妻之礼。
  后来贾家失势。家道开始衰败。吴小姐过惯了一段贵妇日子,不愿意再过穷苦日子,于是开始怨恨不已,没多久就死掉了。而王小姐帮谢家生了一个儿子,最后竟然考取了诸生(明清两代称已入学的生员),两个人恩爱不已,伉俪情深。而翠芳孝顺公婆,爱护子女的故事,一直都被大家津津乐道,广为流传。这真是 :
  人生艰难要咬牙, 好事多磨君莫怕 。
  鹏雁双双飞京华, 苦尽甜来成佳话 。
  这件事情,被称为雪媒 。

  “我羡你玉京游方少年,我羡你画屏间多妙选。”
  世间难得遇到此姻缘。滕六降雪造成一段奇缘 ,男女婚姻之事,经过了那繁琐的六道程序之后,不料在最后的关节突遭横变,在迎亲之时,与原本的配偶失之交臂,这难道不是一件奇事么。
  《孟子外书》的“文说篇”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滕文公卒,葬有日矣。天大雨,雪及牛目,群臣请弛期,太子不许。惠子谏曰:“昔者王季葬涡山之尾,栾水啮其墓,见棺前和,文王曰:‘先君欲见群臣百姓矣。’乃出为帐三日后葬。今先公欲小留而抚社稷,故使雪甚弛期。而更为日,此文王之志也。”孟子曰:“礼也。”
  这是一篇假托为孟子著作的书,讲述了雪神为何叫做滕六。
  其实名号为六,是因为古人在长期的观察中发现,雪花大多为六边形 于是雪花六出便成为一个成语。至于姓滕,这个确实是随意安排的。
  日期:2013-10-11 10:06:00
  26 妖道
  广西李通判(知府下掌管粮运、家田、水利和诉讼等事项的官员),在当地是富甲一方拥资百万。家中的金银珠宝更是堆积如山,更有豪宅千顷,桑田上万。生活也是极尽奢华 。
  最令人垂涎三尺的是,他竟然有七个老婆,每一个都是人间尤物,走起路来摇曳生姿,一回头顾盼生辉,让人怜爱不已。,通判竟日倚红偎翠。听雨高楼之上,把酒珍馐之间,日子过得是顺风顺水有滋有味,羡煞了旁人。
  可惜这种日子没能持续多久。
  通判二十七岁那年,得病去世。主人一死,家中树倒猢狲散,仆人卷走了所有的家中细软。偌大的一处宅院,如今看来荒凉无比,夜来风雨声,满地桃花堆积,宅院显得异常萧索。家中留下了七个年轻漂亮,妖冶风流的寡妇和一个七十来岁忠诚老实,步履蹒跚的老仆。勉勉强强,日子还过得去。
  老仆从小看着通判长大,感情极为深厚,这一下白发人送黑发人,老人伤心欲绝。于是禀告主母,要请和尚来念经超度通判的亡魂。七个小寡妇没经历过什么大事,只好一切听凭老仆打理。
  超度仪式正在进行中,就听见外面吵吵闹闹的,老婆出去一看,原来是一个道士吵着要来化缘。老仆很生气地把他赶出去,一边说:“好你个臭道好不明白事理,我家主人新亡,刚请来了高僧做法事,你也不看看这是什么时候,也不好好挑个日子,出去出去,我很忙,没时间搭理你。”

  道士也不生气,一双鼠眼滴溜溜转:“我知道您老人家思念少主,所以特地赶来做法,不为别的,贫道可以让李通判生而复生。”
  老仆这时候也拿不准注意了,只好进去和七位主母一起商量,七个女子很是激动,也管不了那些正在念经的和尚们了,穿着麻衣连忙跟着老仆跑了出去。哪里还有道士的踪影。这个道士就像一阵风,来了倒是有影子,走的时候一点踪迹也没有。
  老仆把宅院的四周都寻了一遍,又沿着房前屋后的主要道路寻了一次,还是没有找到,老仆不禁赞叹道士还真不是我等凡夫俗子。心里面不禁很自责,后悔自己出言不逊,没有把道士留住。那几个小寡妇也乘机数落了他一通,看在他年老的份上,才没有责罚他。
  第二天,老仆去集市上买东西,刚好碰见倒是也在集市,老仆一看见道士,喜出望外,一把揪住道士的道袍说:“仙师您原来在这里,我找你找的好苦,昨天多有得罪,七位主母也将老身啊买了个半死才休。今日再见难道这不是缘分吗,还望仙师不要计较昨日的怠慢,还望您能大发慈悲,救救我那可怜的的小主人吧。”

  说罢,老仆老泪纵横,道士见状,连忙对老仆说:"我也不是说吝惜我的法术,救你家少主,不是一件难事,但是阴司是有规矩的,如果要一个人还阳,那么必须要有人替死。否则的话,万万成不了。我只是担心你们家没有人愿意替死,所以我才走了 。"
  老仆一听,觉得有理,于是拉着道士一起回家,先让他在客房休息等候,自己和七位主母商议。七位主母一听,都像喝了哑药一样默不作声。一个个你看看我,我看着你。大姐叫二姐,二姐叫三姐……谁都不愿意来接话。老仆一看见这个场面,长叹一声:“主母们正处于青春年华,花苞一般的年纪,去做鬼自然是不能够的,老身年老体衰。这么一把年纪,早就应该去阴司了。我去替主人死。”

  七位主母这时才长舒一口气,又假意安慰了一番,眼角拼命滴出几滴眼泪。其实心里开心的不得了 。
  老仆来到客房,把结果告知道士,说 :"想我这样一把老骨头,可以吗 。"
  道士问他:"害怕吗 ?"
  老仆说 :"不 。"
  "那么你后悔吗 ?"
  "不 ,仙师,我已经想好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