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怪录——听子规讲古代志怪故事》
第24节

作者: 子规引月
收藏本书TXT下载

  月桂树下有一只蟾蜍,一只不会说话的蟾蜍,一只蟾首人身的蟾蜍。她望着那个男子,想起了人世间的另外一个男子,不楚潸然泪下 。
  云母制成的屏风染上一层幽深黯淡的烛影,银河逐渐低斜下落启明星也已下沉 。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这个故事民间有很多版本,屈原在天问里面的看法是,后羿有了外遇,背叛了嫦娥,嫦娥一气之下跑到天上去了,后来嫦娥后悔了,他相信了人世间的温暖,对比起月宫的清寒,也许她更向往在人世间等到温暖 。
  (据《淮南子 》《山海经 》《酉阳杂俎》)
  日期:2013-10-11 10:33:00
  28  定命录
  你相信命中注定吗,唐人在定婚店这个故事里给我们讲述了一段关于月老由来的故事,也许冥冥之中是有天意的,韦固最后终于是和那姑娘在一起了,今天我要讲的这个故事,也是一个关于婚姻的定数的故事 。
  从前,有一个秀才,名字已经无从知晓了,在他长到二十岁的时候,便急着要结婚,但是遗憾的是,他托媒人找了好几十个对象,都没有成功,不知道是他太挑剔,还是女方看不上他,他也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呢,他就去找了个算命的来确定一下,算命的说:“寻找配偶,婚姻成定与否,这个必须是命里的姻缘注定,贫道掐指一算,你的妻子现在应该两岁。”说完算卦的摸了摸自己的胡须,等着秀才给钱,秀才心里很急迫,于是又问:“那么她在什么地方?姓什么?”算命的回答道:“在滑州城南,某姓某氏,父母是种菜的,有一个独生女儿,她就是你命里的妻子。”

  秀才很不高兴,认为以自己的才学和家庭都不低,好歹也应该找一个大户人家的姑娘,虽然不是皇帝的千金,宰相的小女,至少也应该门当户对,听了算命的话,心里很懊恼,半信半疑之间,他赶往了滑州,到城南一带寻访,您还别说,真有这么一个菜园。

  他心里怦怦直跳,怀着惴惴的心情问了问问种菜人的姓氏,和算命的说的丝毫不差,他又问种菜人有没有孩子,那人回答说只有一个女儿,刚刚两岁,秀才非常的不高兴。他想,如果我弄死了这个孩子,那还有什么命中注定不注定的呢。
  于是有一天,他趁女孩的父母外出的机会,偷偷潜入女孩的家里,诱使女孩到跟前,将一根细针插入女孩的脑袋里,然后偷偷摸摸逃离滑州。
  他以为女孩一定死了。心里为自己的做法很满意。可是虽然女孩虽然遭到他残忍的迫害,所幸并没有死。在那女孩五六岁左右,她的父母都死去了。当地的官员见她很是可怜,便将她作为孤儿,让廉使收养了,就这样过了一二年。
  廉使见小女孩乖巧伶俐聪明懂事,就把她当作自己的亲女儿来抚养,对她非常好,廉使也因为政绩突出调到别的州里,这时候的女孩已经长得亭亭玉立了。
  当年那算命的秀才参加了科举考试获得了功名,做了一个管理文书的小官,平时和和廉使是没有接触的。
  一次因为公务上的一些往来,两人有了一些联络,秀才递上名片拜见廉使。廉使见面后很欣赏秀才的气质才华,对他毕恭毕敬,言谈之间问候了他的婚姻状况,秀才回答说尚未婚娶。廉使知道他出身于书香世家,而且秀才的举止也是彬彬有礼,很爱惜他的才华有意向将女儿嫁给秀才,于是派了人去讲明情况,秀才毫不含糊痛快答应。

  不久他们结为夫妻,廉使送了许多的嫁妆,他的女儿长得如出水芙蓉,煞是好看,秀才满心欢喜很是喜欢。
  某年某月的某一日,秀才偶然间想起了当年算命先生那一番话,认为真是瞎扯淡。但是结婚以来每到阴天,他的妻子总是头疼,这样的状况持续了好些年,一直没有治好,秀才给他她找来了最好的郎中,郎中说:“你娘子的病在脑袋上。”然后医生拿药敷在秀才妻子的脑袋上,一小会儿过后,从脑袋上取出一根针来,于是困扰秀才妻子多年的病终于好了。
  暗地里,秀才派人拜访了廉使的一些亲朋好友,问他女儿的来历,方才知晓,正是种菜人的女儿,这时候他相信了算命人所说过的话。(出《玉堂闲话》)
  日期:2013-10-11 10:51:00
  29 季弘遇新妇

  大唐咸通年间,有一士人,叫张季弘,膂力惊人,骁勇非凡。
  曾有一次,他于雨中过胜业坊,因为道路泥泞,前行缓慢。一僧人骑驴负薪,迎面而来,正挡住季弘去处,于是他也不和僧人商议,径直向前抓住驴的四蹄,连人带马丢进路边暴涨的溪水中,僧人从水中钻出,狼狈不堪。路人见了,都惊骇不已。季弘拍掌大笑而去。
  后来他就职于襄州。这一天,他外出公干,返回时薄暮时分,他前行于官道,思忖今日不能回家,想就近找一人家借宿。
  路边稀稀疏疏有几处人家。有一个简陋的小旅舍,他前往投宿,一进门,只听见一老妪对儿子说,还不快点去做饭,等下恶人回来了,又要挨打了。老妪见了他连忙说家门不幸让客人见笑了。弘说我刚才听闻你说恶人,是不是说你的媳妇儿,妇人回答说:
  "客人远道而来不知晓情况,新娶的媳妇臂力雄伟,壮勇无双,是以犬子老身及乡邻都惧怕她,生怕有所怠慢,是以刚才唤犬子早奉茶饭。"
  "老人家不必多虑,我道是何事,要说其他的,我张季弘不敢夸言,要说臂力,倒可一谈,汝不必惧怕,今日弘则为你除去此祸害。"
  老人一听,带忙和儿子下拜说:"贫苦人家,家无长物,但也愿竭力所需,作为酬谢!"
  张季弘带忙扶起他们说岂敢岂敢。
  四方乡邻听说了以后,都跑来在大门口围观。
  日暮时分,新妇砍柴归来,只见新妇和平常妇人装束没什么不同,身后背一大捆柴火。见众人围,大声呵叱,大伙一见她,顿时作鸟兽散。
  新妇一进屋,便说:"茶饭可曾备好。"
  老妪唯唯诺诺,两臂颤颤,眼往后院瞅,新妇厉声问:"吞吞吐吐,做矣便是作矣,叫那混虫滚来见我。"老妪连忙说,休怒,休怒,有客至矣,已在后院。
  妇如风一般径直往后院,放下柴火后,见张季弘坐于院中一盘石上,旁边有一赶驴的鞭子,弘见她来,便以鞭执地,说:"我早在京城就久仰你的大名,听说你倚仗自己力气大,不敬夫姑,可是真事。"
  新妇敛衽拜道:"押衙在此,容妇道来,不是妇不待见夫姑,是姑嫌恶妇也。"
  老妪见有人在,便壮胆说:"押衙在此,汝休得糊弄,老身何曾嫌你,还强词夺理耶!"
  新妇上前道:某日姑嫌我砍之柴难以着火,骂咧不止,实乃天气阴晦所致;某日晨嫌奉茶太凉,而我已置于炉火一夜矣;某日午间,见我与一陌生男子言语,疑我有私于他人,男乃我娘舅之小子。某日……"
  新妇每说一件事,就伸手在张季弘所坐石板上用中指一画,只见所画之处,裂缝森然,已达数寸,画了几道以后,说:"着役评个公道,究竟是我负于夫家,还是姑嫌恶我。说说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