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怪录——听子规讲古代志怪故事》
第35节

作者: 子规引月
收藏本书TXT下载
  楚宾,真乃好名字,夫妻恩爱,楚宾孝敬公婆,乡邻盛赞。
  情虽不寿,天不假年,结婚三年,楚宾黯然而没。未能为李家留下香火。
  翌年,李云娶上司前南郑县令之女沈氏为妻。
  洞房之日,高朋满座。
  他喝得有点醉,想泡个澡。

  朦胧中,他似乎看见了楚宾。
  不,是真的楚宾,拿着一包药,对他说:"你曾说过,非我不娶,如今你却要娶沈氏为妻,我也没什么好送给你的。送你包香料吧。
  接着,她把香料倾倒入澡盆,似乎怕药效不会尽早发挥,又取下簪子搅拌一阵,就消失不见了。李云早已吓得说不出话。
  此时,李云感到十分愧疚,他想起身,可是视线逐渐模糊。
  等到家人发现他的时候,他的肢体已经软得似棉花,全身筋骨,已经被药水泡散了,一双眼睛圆睁,似有不甘。(出《闻奇录》)
  附上原文:

  前南郑县尉李云,于长安求纳一姬,其母未许。云曰:“予誓不婚。”乃许之。号姬曰楚宾。数年后,姬卒。卒后经岁,遂婚前南郑令沈氏女。及婚日,云及浴于净室,见楚宾执一药来,径前,谓云曰:“誓余不婚,今又与沈家作女婚。无物奉,赠君香一贴,以资浴汤。”泻药末入浴斛中,钗子搅水讫而去。云甚觉不安,困羸不能出浴,遂卒,肢体如棉,筋骨并散。(出《闻奇录》)
  日期:2013-10-11 20:57:00
  42  善鬼
  大唐时期,在今江西庐陵,有个以经商起家的财主,他叫田达城,虽然很有钱,但是乐善好施,所以深爱乡里乡亲爱戴,大家都愿意和他来往,都称他为"田善人"。
  他在新城造了一个庭院,闲来无事,他便会在这里居住,品茗赏月,闻夜风之清幽,听鸣虫之呢喃。倒也非常自在。
  这天晚上,他还是一如往常,在吃完斋饭之后,坐在院内的藤椅上欣赏夜色。忽然,他听到了一阵敲门声,笃,笃,笃。
  他连忙叫下人去开门,可是下人打开门之后发现,一个人影也没有,下人连忙跑来回报他,他以为是乡邻小孩子家的恶作剧,"这些个小伢子。"他也没在意。
  不一会儿,敲门声又响起,仆人再次又开门,像上次一样,田财主觉得奇怪,但也没说什么。
  再次敲门声响起的时候,他连忙起身,仆人们连说:"老爷不用,让我们来就好。"他说"你们都下去吧,我去看看"。他走到门口问:"门外敲门的是人是鬼。"门外沉寂了一阵,财主正准备回身的时候,门外回答:"我不是人,家住在龙泉,因为家乡遭了水灾,没有办法才来叨扰您,乡亲们都说您是好人,求求您让我居住几天,等我房子建好以后马上就走,得罪之处,万请见谅。"

  田财主很为难:"我听说人鬼殊途,人怎么能和鬼在一起呢"
  鬼说:"田善人,我不会祸害您的,您是一个仗义疏财的好人,我只是住上几天,能够结识您,是某的福气"
  田只得答应,那鬼又说,那您让某住哪儿呢?田财主说说,那就住堂屋吧。鬼干恩嘛万谢就回去了。
  过了几天以后,鬼又在晚上出现了说他已经在堂屋住下了,不过有件事要注意下,家里面的一切事情都要照旧,干了不要因为我来了而受影响,你还可以照常宴请客人,只不过呢,要注意家里的火,以免万一家中发生了火灾,你以为是我干的。
  田财主于是把堂屋收拾好让鬼居住。

  这天晚上,月色皎皎,田诗兴大发,不禁对月吟咏。鬼在空中说:"没想到你也会作诗"田财主笑着说:"你以为如我之辈,皆肠满肚肥脑中空乎"鬼说:"某和善人开玩笑,某也会作诗。那我们作几首,善人以为何如"田某又笑,鬼便说可以取纸笔来,田莫取来纸笔,摆上酒鬼谈论诗词之间的道理,让财主叹为观止,连连称好。
  桌上的纸笔干和酒却不见动过。众人一眨眼的功夫,桌上的酒就不见了,诗作得非常好,标准的柳体,笔锋苍劲遒健。
  旁边有人问鬼姓什名什,鬼说:"我如果我的名字说出来,将会对善人你不利,这样吧,我写一首诗吧,我的名字就一藏在这首诗里。"
  于是鬼就写了一首诗,诗是这样的:“天然与我一灵通,还与人间事不同。要识吾家真姓字,天地南头一段红”。
  众人看后,脸一茫然,都不知道写的是什么。
  日期:2013-10-11 21:00:00
  这么一天,鬼和财主说:“我呢,有个小儿子,即将娶樟树神的女儿为妻,因而将要在某日办喜事,所以想借你的后厅用三天,同时也报达你这么久以来对我的容忍,对我的照顾,对我这么大的恩泽。你看可好?”
  财主连忙说别这么说,于是把后厅让了出来,用布慢把房子围上。
  三天以后,鬼说:"打扰之处,谢谢您的体谅,今天喜事已经办完了,后厅还是还给您用吧,恩重如山,愧不能报答。不过你们家那个老仆人,应该狠狠打她一百个板子。"
  财主连忙道歉,把那女仆召过来,刚刚打了几板子,那鬼就求情说算了算了,财主于是让人把那女仆扶走,等女仆伤好后问那老女仆到底做了什么错事,那个女仆说,她看见后厅遮着幔帘,她便去偷看,看见里面的婚礼的一切礼仪,和人间的丝毫不爽。

  就这样过了一年,那鬼告辞离去了。
  财主因事要去广陵走一趟,过了很久都没消息,家里的人都心急如焚,想不出对策,返时候那只鬼又出现了,说:"你们是不是担心善人的安危呀,没事,让某去替你查看。"鬼的办事效率还是很高,第二天就回来了,说善人很好呢,马上就回来了,他在扬州娶了个小老婆,现在两人住在一起,我昨晚把他们帐子的后幅烧了个洞,哈哈,和他们开个玩笑。说完大笑着走了。
  财主回来以后,夫人拧着他耳朵:"都给我跑扬州去找小老婆,这下好了,帐子被烧了吧。"财主大惊,问夫人何以得知,他老婆告诉他是那鬼说的。
  再后来,财主派人去龙泉找那鬼的家乡,终于没找到。

  原来鬼也有善良的呀,烧蚊帐一事有趣,子规很好奇这鬼的名字呢,有人能破解出来么。
  (出《稽神录》)
  日期:2013-10-11 21:08:00
  补上红线原文: 

  红线
  唐潞州节度使薛嵩家青衣红线者善弹阮咸,又通经史。嵩乃俾掌其笺表,号曰内记室。时军中大宴,红线谓嵩曰:“羯鼓之声,颇甚悲切,其击者必有事也。”嵩素晓音律,曰:“如汝所言。”乃召而问之,云:“某妻昨夜身亡,不敢求假。”嵩遽放归。是时至德之后两河未宁,以淦阳为镇,命嵩固守,控压山东。杀伤之余,军府草创。朝廷命嵩遣女嫁魏博节度使田承嗣男,又遣嵩男娶滑亳节度使令狐章女。三镇交为姻娅,使使日浃往来。而田承嗣常患肺气,遇热增剧。每曰:“我若移镇山东,纳其凉冷,可以延数年之命。”乃募军中武勇十倍者,得三千人,号外宅男,而厚其恤养。常令三百人夜直州宅,卜选良日,将并潞州。嵩闻之,日夜忧闷,咄咄自语,计无所出。时夜漏将传,辕门已闭,杖策庭际,唯红线从焉。红线曰:“主自一月,不遑寝食。意有所属,岂非邻境乎?”嵩曰:“事系安危,非尔能料。”红线曰:“某诚贱品,亦能解主忧者。”嵩闻其语异,乃曰:“我知汝是异人,我暗昧也。”遂具告 忧,敢言其苦。嵩乃发使入魏,遗田承嗣书曰:“昨夜有客从魏中来云,自元帅床头获一金合,不敢留驻,谨却封纳。”专使星驰,夜半方到。见搜捕金合,一军忧疑。使者以马棰挝门,非时请见。承嗣遽出,使者乃以金合授之。捧承之时,惊怛绝倒。遂留使者,止于宅中,狎以宴私,多其赐赍。明日,专遣使赍帛三万匹、名马二百匹、杂珍异等,以献于嵩曰:“某之首领,系在恩私。便宜知过自新,不复更贻伊戚。专膺指使,敢议亲姻。彼(按《甘泽谣》“彼”作“役”)当捧毂后车,来在麾鞭前马,所置纪纲外宅儿者,本防他盗,亦非异图。今并脱其甲裳,放归田亩矣。”由是一两个月内,河北河南信使交至。忽一日,红线辞去。嵩曰:“汝生我家,今欲安往?又方赖于汝,岂可议行。”红线曰:“某前本男子,游学江湖间,读神农药书,而救世人灾患。时里有孕妇,忽患盅症,某以芫花酒下之,妇人与腹中二子俱毙。是某一举杀其三人,阴力见诛,降为女子,使身居贱隶,气禀凡俚。幸生于公家,今十九年矣。身厌罗绮,口穷甘鲜。宠待有加,荣亦甚矣。况国家建极,庆且无疆。此即违天,理当尽弭。昨往魏邦,以是报思。今两地保其城池,万人全其性命,使乱臣知惧,烈士谋安,在某一妇人,功亦不小,固可赎其前罪,还其本形。便当遁迹尘中,栖心物外,澄清一气,生死长存。”嵩曰:“不然,以千金为居山之所。”红线曰:“事关来世,安可预谋。”嵩知不可留,乃广为饯别,悉集宾友,夜宴中堂。嵩以歌送红线酒,请座客冷朝阳为词。词曰:“采菱歌怨木兰舟,送客魂消百尺楼。还似洛妃乘雾去,碧天无际水空流。歌竟,嵩不胜其悲,红线拜且泣。因伪醉离席,遂亡所在。(出《甘泽谣》)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